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曾经,毛主席在这里顺利地与朱德同志完成会师,并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时隔三十八年,毛主席于1965年重返井冈山,在完成井冈山的工作离开之际,他嘱咐汪东兴将两位嫂子请过来见面。
毛主席
这两位嫂子的身份有何特别?她们究竟是何许人?值得毛主席这般重视,并且亲自派人请来会面呢?
原来,这其中居然有这样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毛主席重上井冈山
建国后,国家发展进程逐步迈向正轨,各个领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对于井冈山,毛主席一直执念颇深,总是想着回井冈山看看曾经的人和事。
于是,1965年5月21日,毛主席决定前往江西省考察,在汪东兴等同志一行人的陪同下,轻装简从地乘车往火车站方向驶去。
途中,由于道路崎岖的原因导致水箱耗水严重,司机赵毅雍花费了许久才找到水源。
对此他诚惶诚恐,生怕被毛主席怪罪处罚。
然而,毛主席并未有丝毫责怪之意,并且语气平和地说:
“回想当年去往井冈山的途中是何等窘迫与不堪,今天能这么悠然前去已经是很大的欣慰了。”
汽车很快驶到了火车站,毛主席与司机赵毅雍等人告别,并在同志们的陪同下乘上专列疾驰而去。
同时,汪东兴同志担心主席安全,指派毛主席的司机赵毅雍载空车并带领十几辆车照常前往醴陵。
汪东兴
虽然司机赵毅雍不理解这样“声东击西”的安排,但还是带领车队以浩荡声势快速开往醴陵车站,等待毛主席的到来。
下午1时许,醴陵县公安局局长顺利接到毛主席。
毛主席亲切地向大家问好,大家激动欢喜之余满是惊讶,因为此前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次的任务是迎接主席。
毛主席出站之后,面向井冈山的方向驻足良久,看着模糊又熟悉的山丘林壑,眼中满是期待与怀念。
前去井冈山的路上,有位船夫无意间看到了车内的毛主席,激动地向毛主席挥手喊道:“毛主席!”。
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连忙出言提醒:“不要惊扰到主席!”
船夫心里满是忐忑与紧张,毛主席见状,对警卫员说:“不妨事!”,并且向船夫问好。
船夫悬着的心一下子就变得兴奋起来,一直冲毛主席挥手!
一路上,遇到百姓,毛主席都会和善亲切地向乡亲们打招呼问农事。
毛主席和老百姓
毛主席平易近人的举动,深受乡亲们的爱戴与拥护。
除此之外,毛主席与大家的互动真正地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其乐融融。
随即车子驶到了井冈山,毛主席下了车,站在黄洋界上眺望着远处矗立的山峰和景象,仿如昨日,恍如隔世,既觉陌生,又过于熟悉。
往事如闪电般一幕幕闪现在脑海里,一瞬间毛主席不禁感慨良多。
之后的一周里,毛主席几乎都是在处理政务,安排工作,看书直到深夜才入睡。
衣食住行一切从简,生活上不奢靡,工作上不松懈。
与此同时,毛主席还为井冈山作了一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留下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样的佳句为人们传诵。
在全部工作做完之后,毛主席让汪东兴同志将井冈山的两位嫂子请过来见见。
汪东兴同志立刻派人将她们请了过来。
两位银发如雪的婆婆一进门,还未开口说话,毛主席就立即迎过去亲切地喊道:“老嫂子啊!““这么多年,难为你们了!”
毛主席口中的“嫂子”是谁,为何得到他如此大的礼遇?其实,这中间埋藏着几十年前的辛酸往事。
▶双雄接受改编
两位嫂子叫谢梅香、兰喜莲,她们分别是井冈山烈士袁文才、王佐的遗孀。
正因为她们的丈夫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以及他们的冤情,才让他们的妻子值得毛主席这么大的敬重。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和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害共产党员,导致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大革命失败。
当时共产党处境艰难,于是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武装起义。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
秋收起义
随后,毛主席召开会议,决定战略转移,由主攻大城市转向农村,党内同志王兴亚建议:
“如果以后败北,不如就退到井冈山我老朋友袁文才、王佐那儿去!”
袁文才、王佐是井冈山占地为王的绿林好汉。
他们都是被封建势力压迫不得已才落草为寇的。
曾经袁文才与原配妻子伉俪情深,岂料妻子外出务农时遭地主谢冠南强奸,妻子不忍受辱自缢。
袁文才一纸诉状告到官府,无奈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想到谢冠南还被他找人追杀,并且绑了袁文才的大哥,开枪打死了袁文才的母亲。
因此袁文才同意了好友胡亚春的建议,上井冈山加入了“马刀队”。
不过袁文才并未做烧杀掳掠危害老百姓的事,而是以“劫富济贫”的口号保卫一方百姓。
而且,在中国共产党员被抓入永新县里监狱时,他和王佐曾亲自带人前去营救了一批共产党员。
而且,袁文才在共产党员龙超清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配合共产党员对付国民党和豪绅。
经过与共产党员的接触,他有一定程度的意识觉醒,自觉将部队转变成了农民自卫军。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三湾改编的同时,也派人修书一封给袁文才送去。
年轻时期毛主席
希望袁文才和王佐两位“山大王”能够同意自己上井冈山。
袁文才接到书信后,心中极为恐惧慌张,他们虽然占据了险要的地势,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势。
但面对大革命的部队,不论是数量战斗力还是武器装备上,都是一个长期散漫且非正统军能相提并论的。
于是袁文才写信婉言回绝:“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
毛主席表示自己无心吞占井冈山,袁文才和王佐才同意与毛主席见面商议。
待到见面后,毛主席不带多余警卫员,并用百余支枪赠予二人,二人以大洋和粮食回赠。
毛主席的真诚终于让袁文才、王佐二人消除戒备,最终同意毛主席带领部队上山。
袁文才和王佐
次日,毛主席和部队便驻扎在了茨坪,党代表们下山到农村动员百姓加入共产党,不久便成立起了党支部。
军队逐渐庞大起来,革命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袁王二人深受毛主席启发,遂接受改编,王佐常常对人说:
“听毛委员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二人对毛主席非常尊敬,听从毛主席的指挥和教导,战绩卓著,迅速成为共产党的一支中坚力量。
1928年4月,毛主席与朱德同志带领的湘南起义军在宁冈县顺利会师,见了面,两个人的手紧紧相握在一起,成为了具有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刻。
于是朱毛两人的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袁王二人的部队也被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第二团。
两支军队的汇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也开启了全国的革命斗争的新开端。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现实的难题。
井冈山土地贫瘠,人口稀少,耕地欠佳,粮食供给困难。
这一经济问题在朱德上山后急剧凸显,朱德队伍加上湘南农军有一万人,吃饭都是极大的困难。
朱德
再加上湖南和江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形势变得日益严峻起来。
于是,1929年1月,朱毛两人带着红军主力3500人下了井冈山,剩余人留守井冈山根据地,其中主要包括袁王二人和彭德怀同志的队伍。
1930年2月24日,由于土客籍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两方之间存在的误解,袁王二人被误杀。直至全国抗战胜利后,二人名誉才得以恢复。
▶接见烈士遗孀
多年来,毛主席对井冈山两位英雄的不幸始终耿耿于怀。
他经常想起他们二人英姿勃发的模样,想起他们一起打仗的日子,所以总是念叨着要回来看一看故人。
谢梅香,袁文才的妻子,秀外慧中,贤良淑德,和袁文才育有两子三女,一子一女夭折。
袁文才离世后,谢梅香为保丈夫骨血平安,在山洞一住就是三年。
三年后,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并接受教育,就把袁文才的原部下肖福开为上门夫婿,婚后育有一子,其子别名冠以夫姓袁。
为了怀念丈夫,她偷偷将与袁文才有关的东西保存下来,其中有毛主席送的皮革裹腿。
兰喜莲,王佐的结发妻子,一个三贞九烈的妇人,和王佐育有一子。
在丈夫离世后,她并没有像丈夫的妾室罗夏英一样改嫁,而是在兄长王云隆的苛待下,含辛茹苦地将儿子王寿生抚养成人。
三十八年后,当毛主席再见到这两位嫂子时,亲切地叫到:
毛主席
“老嫂子啊,这么多年真是难为你们了!”
毛主席的一句“老嫂子”令她们一时间泪眼婆娑,这声称呼仿佛将他们三人拉回了茨坪的那段时光。
那一年,袁文才王佐二人迎接毛主席及其军队上山,安排在茨坪。
他们对毛主席充满敬佩之情,设宴款待,牛羊上桌,珍馐美酒畅饮,大家欢聚一堂,好不乐乎!
平日里,寨里兄弟和共产党员们或在田陇帮农民忙农活,或一起制造炮仗、手雷、小型步枪。
共产党员积极给寨里兄弟们传递新思想,号召大家醒过来不做封建思想的奴隶。
不止如此,那天,毛主席更是亲自上门给她们的丈夫亲自授业解惑,分析时局变化,讲解小家和大家的联系与区别。
毛主席的一番话让丈夫袁文醍醐灌顶。
下午,谢梅香炖了只鸡给毛主席送过去。
“毛委员,我看您腿伤还没好,这不,给您炖了只鸡补补。”
谢梅香说着就将饭食送到毛主席手里。
“诶,有劳嫂子了!”过了几天,谢梅香又纳了一双鞋送给毛主席。
那时候,所有的将士以及百姓在一起就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的,话革命话家常,笑声常常荡漾在井冈山。
现在回想起来,好像隔了一个世纪,又好像是昨天大家还欢聚一堂似的。
想着想着,三人不禁湿润了眼眶,眼里是对曾经的怀念和今天故人再重逢的喜悦。
毛主席在离开之前和谢梅香兰喜莲二人合了影留念。随后,乡亲们和毛主席红着眼眶互相挥手道别。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时间就像宋代诗人蒋捷说的一样,它很是无情,任我们如何追赶,还是被它果断地抛下,并且加速跑开直至消失不见。
然而,时光无情,岁月有痕,人亦有情。
虽然往日的时间早已无迹可寻,但是岁月是有记忆的,人是有感情的;
共产党更是有情有义的,他们时时刻刻惦记着人民,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不会忘了人民,更不会忘了为党和国家做出伟大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