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东北战场起初期的形势对于国军相当有利,杜聿明甚至把林彪的东北野战军打残。一路长驱直入,进攻沈阳、占取长春易如反掌。为何却止步于松花江畔,再也不能推进一步。
难道是其真的没有自己的后劲力,还是有其他什么顾忌的地方,让其不得不进行休整防御。其实当时杜聿明之所以能够轻易取胜,也是有着投机取巧的因素。否则不会占据这么大的便宜,轻易获取这么大的战果。
前期掌握机动兵力优势
东北战场初期形势不是我军所能掌控的,当时我党主要还是以大局为重。并没有对于老蒋的国军抢占地盘,作出任何过激反应。这使得当时国军的主力部队得以空运或海运至东北地区,最终形成敌我军事力量对比转换。
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增加至40多万人,我军当时仅有23万人。而两军的装备也是不可同日而语,杜聿明就是仗着自己的精锐部队强。利用机械化部队的优势,进行集中兵力向我解放区进攻。
我军面临着这种绝对优势的碾压力量,还处于分散状态,必定承受不住杜聿明军队的全力一击。当时东北地区是我党的经营范围,所要守护的防区范围大。这就使得杜聿明的机动兵力优势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和谈大局的军事让步
这只是军事防区以及兵力对比,还有机动兵力,加上装备问题的限制。但不能说明我军就不能打仗,当时有一个限定因素。就是军事战争要服从政治大局,我党正在重庆谈判中极力斡旋,希望和平解决国内分歧。
叛徒出卖的军事泄密
这就使我军面临巨大的限制,打起仗来束手手脚。而反观国军则是无安全没有顾忌,上来就是全力一击,直接亡要害打击。当时长春、四平、公主岭问题,我军损失惨重,也是因为中央下令必须坚守。目的就是守住此地,争取谈判的主动有利地位。
这对于我军而言,弊病相当大。就是直接用自己的有限兵力直接硬悍敌军的机械化大军攻势,这样的代价肯定牺牲很大。这才有林彪不得不撤往江北,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准备下次的反攻。这不能说是军事失败,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需要而已。虽然代价比较大,但也说明我党高层对于避免内战爆发的最大诚意。
叛徒出卖的军事泄密
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之所以撤退途中,损失如此之大。并不是军事部署有问题,而是当时王继芳叛变,其本人作战科机密成员,掌握我军军事布防情况。这一情况被杜聿明掌控,之前不清楚我军详情,不敢过于冒进。
直到掌握这种第一手情报,就直接把部队进行分散,直接打击我军要害。这就造成我军相当被动的局面,各部队损失惨重,难以支援与联系。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大的疏漏。叛徒的致命一刀,是林总唯一的遗憾。否则绝不至于惨败至此,被迫退往江北休整。
南北互动的支援 打破被动局面
按理说东北野战军损失如此惨重,杜聿明应该抓住这次机会进行彻底剿灭我军主力部队。要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的机会,否则等到林总缓过劲来,攻守之势就会调转过来。到时该有他头疼的时候。
只是此时的杜聿明已经是兵力使用到极限,已经无力再推进至松花江以北的北满之地。首先就是机动兵力不足,大部分兵力用于防守占领城池,手中的力量不足以碾压江北我军的反击。
其次就是拉法、新站之地一个主力团被围歼,使得杜聿明意识到没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贸然北进必将遭受我军严厉打击。再次就是老蒋的战略重心在关内,对于东北局面只求掌控局面,而不是全面占领。为此特意宣布15日停战时间,进行休战。
最后就是我军的反击,当时南满根据地积极进行牵制,使得国军主力只能镇压,难以保持对江北主力的优势。这时北满与南满两个解放区进行互动,共同调动国军的部队。趁机歼灭国军有生力量,使得战场局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结语:杜聿明前期占据和谈大局的便利,我军为顾全大局主动部分退让。又因为叛徒出卖,给予我军严重的打击。加之自己的机动兵力优势,才赢得初次会战的胜利。只是随着和谈失败,我军开始积极反攻。
尤其是松花江作为生死线,成为我军大后方,保留有生力量与战略生存空间。以及南北两线互动,使得国军处于疲劳调动应对的不利局面。其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直接使得国军的优势力量被打破。只能处于被动孤立防守的态势,东北局势出现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