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1979年12月25日,苏联的军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阿富汗,开始了那场堪称“地狱式”的长达十年的战争。

说来你可能不信,苏联真以为这场战争会是“速战速决”的快餐式操作,“一阵风就投降了”。然而,结果是让苏联陷入了“泥潭”,生死未卜。



为何不听劝告,偏偏要去“撒野”?

那是1979年12月25日,寒冬时节。苏联的军队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跨过了阿富汗的国境线,开始了这场被后世称为“阿富汗灾难”的战争。

就像是一个自信满满的青年,刚从家里出门,带着“我能行”的豪气,结果一路跌跌撞撞,竟然连路都找不着。你会想,苏联这样一个超级大国,怎么就不小心摔了一跤?

然而,在这背后,却藏着一连串奇怪的决定和错误的判断,根本不是“突发奇想”的冒险,而是“误判连环套”般的决策逻辑。



苏联当时的高层,尤其是克格勃和国防部的头儿,完全被错误的情报和自己的私心所驱动。你说,这两个曾经关系颇好的国家为何走到这一步?

这段历史的开端得从1979年的那个绝密报告说起。安德罗波夫写了一份手写的绝密文件,内容无比清晰——阿明“可能背叛我们”,他在和美国人秘密接触。

你可能觉得这位安德罗波夫太过敏感了,但问题在于,他不仅仅觉得阿明的背叛可疑,还相信美国不会在阿富汗有所作为。



那时候的苏联高层还迷之自信:美国在阿富汗肯定不会干预他们的行动,他们根本不需要担心。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己给自己做主”的心态——“我先看着办,其他的不用管。”

这时候,乌斯季诺夫出场了。他自信满满,给出的是最简单的军事结论:只要派出苏军进入阿富汗,这个小小的政权问题,立马迎刃而解。

你可以想象这位部长在做这个决定时的情形:他们完全认为阿富汗的人民民主党政权,会顺利跟他们站在一起,而那些反叛者会像鸵鸟一样缩头,局面很快就能控制住。



然而,他们完全低估了阿富汗的复杂性。你看,阿富汗不仅仅有一堆不听话的部族,还有全世界最具弹性和韧性的游击战士。

在那片土地上,任何外来侵略者都得为自己的自信付出代价。那些所谓的“反政府分子”,在阿富汗的广袤山脉中,每一块岩石、每一根草丛都能成为他们的庇护所。

但在苏联高层的眼里,这一切都被简化成了一个简单的任务:迅速打垮阿明的政权,找一个新政府来代替。

而他们对于阿富汗的复杂社会、政治环境没有丝毫重视。其实,这一切不过是对“游戏规则”的误读罢了——他们没看清楚阿富汗不是一个可以轻易翻牌的扑克局。



“战斗力不行,钱又花得慌”:阿富汗战争的重重困境

说到打仗,光是决心和勇气可不够。其实,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初衷和计划也并不算太复杂,他们信心满满,认为这场战斗最多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实现他们的目标。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们狠狠地一记耳光。“山高水远,战斗力严重不足”——苏军的难题就是如此简单。

想象一下,苏联派遣的军队其实并没有准备好面对这种具有高度机动性和极端复杂地形的战争。要知道,苏联的坦克和重型机械设备很难在狭窄的山道上顺利推进。



而且,那些在城市打过仗的苏军,根本没有应对游击战的经验。结果,苏联开始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打好这场战争”——而在没有应对策略的情况下,结果就是节节败退。

然而,真正让苏联陷入泥潭的,还不止这些。战争带来的巨额开销,直接让苏联的经济雪上加霜。每年50亿卢布的战争开销,让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苏联经济更加艰难。

而且,苏联还不得不支援阿富汗政府,支付大量的经济援助。想象一下,本来自己经济就有问题,结果还得倒贴去支持一个毫无基础的傀儡政权,这对于苏联来说简直就是经济自杀。



如果说经济问题让苏联的领导层开始焦虑,那么更加严峻的“人民问题”更是加剧了这一切的困境。苏军的伤亡越来越严重,早期的“无伤亡作战”也逐渐被新棺材、伤员和丧命的士兵替代。

在苏联的士兵回到家乡时,民众的情绪变得越来越激烈。你想,普通百姓听着那些无休止的战争传言,看到每天从阿富汗送回的伤亡数据,心情能不复杂吗?很快,国内的民众开始对战争产生了质疑,甚至变得愈加反感。

当时,1983年底,战场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峻,而苏联的媒体一直对外界保持沉默,甚至有些地方故意忽视“死亡数字”的公布。



到了1984年,这场战争的伤亡问题变得难以掩盖。可以说,苏联的“民意动摇”才是战争最不可忽视的挑战之一。

忍痛撤退:戈尔巴乔夫如何结束这场“无底洞”战争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了。你可以想象,这位新领导人看着眼前的局面时心里是什么滋味。战争拖得越久,国内的民怨越深,而国际压力也越来越大。

关键的是,苏联在阿富汗的“成功”早已变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想,撤军成为了当务之急。戈尔巴乔夫显然意识到,继续打下去,苏联不仅会丧失国际地位,经济也会走到崩溃的边缘。



所以,他决定要“变通”——不再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而是走一条外交道路。戈尔巴乔夫的第一步便是寻找“背后支撑”,他希望通过美国的配合,达成一个相对平稳的撤军协议。

毕竟,苏联如果单方面撤军,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国际压力。所以,他通过各种渠道与美国接触,争取在撤军过程中达成共识,不能让美国在背后插手干预。

日内瓦谈判,历时六年,虽然结局并不完美,但最终带来了撤军的具体计划。1988年,苏联开始了撤军的第一阶段,最终于1989年2月15日,最后一批军队撤出阿富汗。



撤军的过程可谓艰难而谨慎,但相比狼狈撤退,苏联通过外交和协议,给自己保留了“面子”。回头看,苏联在阿富汗的失败,实在是一场“作死”的战争。

参考资料:

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历史原因探析.黑龙江史志.201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