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毛主席的身体时好时坏,会见外宾往往需要根据他当下的身体状况做出即时的调整,尽管深受病痛折磨,主席的脸上却从未表露出半分疲态、痛苦。

1975年,德国总理施密特来到中国访问,在这场长达三小时的会谈中,两人聊到了苏联,探讨了美国,剖析了国际形势

会谈结束后,施密特由衷地赞叹道,毛主席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在交谈中,毛主席的一句话,让他感到一阵头皮发麻,同时又受益良多。

那么,毛主席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用自己的眼睛捕捉到中国的进步

1975年7月,毛主席经历了一场眼部手术,虽然术后一只眼睛尚能视物,但为了保护视力,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由工作人员来读给他听的。

垂暮之年的毛主席,身体时好时坏,可他一直在暗暗地与自己的身体“较劲”,坚持工作。

10月31日的上午,中南海迎来了一位外宾——德国总理施密特。那时的毛主席,即便是行走,也需要工作人员在一旁搀扶,即便如此,毛主席依然坚持着与每一位客人握手。



实际上,早在60年代的时候,德国国防部长施密特就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在政治舞台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中国正在以一种缓慢而持续地在不断向前发展

在中德还未建交之时,施密特便已经从“外面”观察了一番,即绕着中国跑了一圈,来用他国的视角来观察中国。

而当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恢复外交联系时,施密特更是迫不及待地向当时的德国总理勃兰特提议,要与中国尽快建立外交关系



其实,那时德国曾收到过访华邀请,但后来由于发生了“间谍事件”, 勃兰特黯然下台,施密特成为新一任联邦德国总理。

在上台后的第二年,施密特便来到了中国访问,那时,周总理与毛主席的身体都已经大不如前,是邓小平前来迎接了施密特。

看到邓小平的第一眼,施密特想到了一个词——顽强,他知道邓小平的一些过往,看着眼前这位个头虽小,但颇具风度的领导人,施密特心中不由得涌起一丝敬佩之意。



随后,两人便一同乘车进城,初次到访中国,施密特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印象最深的,便是那道路上的几千辆没有灯的自行车。

在与邓小平的谈话中,施密特感受到了对方坚定而有力的发言,他依然清晰地记得,邓小平在同他告别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我们支持德国重新统一。”

施密特爱抽烟是出了名的,烟瘾很大,在谈话时,邓小平也是一支接着一支,这让施密特倍感亲切。



而此次能够会见毛主席,对于施密特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惊喜。由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因此施密特在访华前并未能确认是否能见到这位伟大领袖。

据施密特回忆,他与毛主席的会见地点是在“故宫北边”的一处不起眼的房子里。

从外观上看,这所房子显得颇为普通,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寒酸”。走进屋内,更是简陋得让人惊讶:

只有一些办公用的桌子和家具,墙上连一幅挂画都没有。



正是这样一个“寒酸”的会见地点,却见证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谈话,在这场谈话中,施密特不仅领略了毛主席的睿智与风采,更收获了许多经验和启示。

毛主席去世前接见的最后一位西方政要

在身体的重负之下,毛主席连言语都略显艰难,为了能顺利地进行会谈,毛主席一般情况下会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条上,再由旁人翻译。

施密特非常喜爱读书,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非常敬佩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中国所取得的成就。



而在访华前,施密特还专门读了一些毛主席的诗词,毛主席听后,谦虚地表示:

“我所取得的成就还远远不够,我也不会写诗,但我懂如何打仗,如何打胜仗。”

“您两者都会,您是人民的领袖。”施密特回道。

在这场长达三小时的会谈中,两人聊到了苏联政策,探讨了美国局势,剖析了国际形势。

施密特是那种直言不讳之人,当毛主席询问我方大使的情况之时,如果是其他领导人,不管如何,可能会说不少好话,施密特却说:

“这还要看他今后的工作如何了。”



随后,两人聊到了苏联问题,施密特为了激起毛主席的反应,便单刀直入地向毛主席说明对苏联的看法。

他认为,只要保持对苏联的充分警惕,并构建强大的防御体系,就无需过分担忧苏联的威胁。毛主席却说:

“你的观点很有道理,但形势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十年或二十年后,一切都将大不相同。你们的威慑战略不过是一种假设。”

在欧洲问题上,毛主席与施密特产生了分歧,而毛主席的一番话,让施密特一阵头皮发麻。



当被问道,如何看待中国与美国、苏联之间的关系发展时,毛主席回答了三个字:“要打仗。”这让施密特为之一惊。

在毛主席看来,永远的和平是难以想象的,那种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现实中的国际关系则更多地基于利益与权力的博弈。

而纵观整个欧洲,尤其是丹麦、荷兰、比利时,对于战争表现得过于恐惧且缺乏团结。

如果它们在未来十年里仍然无法团结一致、不联合,仍旧依靠美国,学不会自力更生,那势必要对此付出代价。



“欧洲那么多国家,相互闹矛盾,太散、太弱了。”这是毛主席对欧洲的评价。这一点,直击欧洲要害。

这一观点,如今看来仍然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与预见性。毛主席与施密特总理会谈中的这些看法,不仅在当时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它们准确地预料到了欧洲的走向,并揭示了美国对欧洲的影响与操控。如今,美国的小动作不断,而欧洲各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

从当前的欧洲局势中,我们不难看出毛主席当年的那番话是何等的深刻与准确。



施密特也深知这一点,但他也明白,欧洲的联合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那些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国家,要想完成这项联合,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谈话结束时,施密特总理引用了中国的一个成语——“水滴石穿”,毛主席听后,笑着回应道:

“我的水不够,穿不了石了,得靠您的水了。”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施密特是个“中国通”、“中国迷”,是中德关系的开拓者和推动者,曾访问中国十多次。

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退休之后,都矢志不渝地推动着中德之间的友好交往与合作。

在众多为国家利益而颂扬中国的政治家中,施密特显得尤为独特,他并非那种随波逐流、为讨好某国而轻易说好话的人。



早在20世纪60年代,当世界还在对中国持有种种疑虑之时,施密特便以独到的眼光,预见到中国即将崛起的未来,并将中国视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世界大国

卸任总理的职务后,施密特并未停止对中国发展的关注,他通过阅读着关于中国的文章,实地参观中国,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

在他看来,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与蓬勃生命力,是那些早已消亡的古文明,像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的文化根源远比欧洲文化要深远得多,西方国家在评判中国时,应当摒弃所谓的优越感,以中国的标准来衡量。



他曾先后出版了《大国和他的领导者》、《未来强国》、《与中国为邻》等著作,详细记录了与中国领导人的谈话和自己的评价。

施密特让世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关注中国,来消除对中国的偏见,他表示,中国是“明日世界的赢家”,中国的未来会超出世人的想象。

前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曾对施密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是西方政治家中对中国理解最为全面、深刻的一位。

当年施密特首次访华时,除了毛主席让他难以忘怀外,还有一个人令他印象深刻,这个人就是邓小平。



那时,他就意识到,眼前这位个子不高、颇具风度的领导人在将来一定能给中国带来巨大变化。

1984年,施密特受邀访华,观看了中国的阅兵式,在那整齐划一的队伍与铿锵有力的步伐中,他感受到的并非炫耀武力的狂妄,而是中国军人身上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六年后,施密特再度访华,这一次,他是以一个老友的身份前来,他曾以一个“旁观者”的老友身份对邓小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们是好朋友,应该互说心里话,中国不要放弃改革路线。”



尽管这一举动在德国国内引起了诸多非议,但施密特却坚信自己的判断。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他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在邓小平的引领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国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直言不讳地表示:

“我喜欢这个人。”

2015年11月10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施密特与世长辞,享年97岁。

结语

伟人之所以伟大,往往在于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远见卓识,毛主席的目光总是投向远方,洞察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施密特作为一位对中国充满热情的西方政治家,他通过深入了解中国,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同时,他也见证了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立足,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立场。

这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的繁荣和军事实力的提升,更在于文化自信的树立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只有真正做到了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资料
施密特首访中国因邓小平烟瘾大倍感亲切. 南方都市报
6位外国人看毛泽东:令人极感兴趣而高深莫测的人.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毛泽东告诫施密特:欧洲太散、太弱. 领导文萃
毛泽东晚年的外事活动.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