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去世,褒贬不一。
赞者称其勇,敢于追逐自己的爱情。斥者贬其劣,是插入别人爱情的第三者。
“小三”这个标签,一下子就把人钉到了道德耻辱柱上,所以想要扳回来似乎很难。因为我们的主流爱情观,是容不下第三者的。
琼瑶在爱情上可能有道德上的瑕疵,但所有的过错和污名,不应由她独自承担,起码是她和平鑫涛共同的责任。作为为人夫为人父者的平鑫涛,追了琼瑶16年,最后让陷入恋爱脑的琼瑶也为之疯狂,最后两人才有了被外人鄙斥的婚外之恋,最终走到了一起。
琼瑶的小说,以及她付诸现实中的行为,本质上是对爱情的一种态度,是她在爱情面前的价值取向。每个人,在爱情面前的选择,从来都是多元的,有人家庭至上,牺牲自我,宁肯自己遍体鳞伤,也咬碎钢牙往肚子里咽,用自己的背负支撑家庭的完整。事实上,这种隐忍,除了让自己痛苦之外,也会让整个家庭陷入痛苦,给孩子带来阴影,没有爱情的家庭,负价值太多,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为什么现在离婚的人越来越多,一言不合就离婚,并非对婚姻不负责,而是对待爱情的基础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婚姻不再是人身依附关系,就如同契约合同一样,双方合作不睦,那就好合好散,撕毁之后各走各路。现在的人,踏入不幸的婚姻不再等同于踏入坟墓,一辈子都永难出头。敢于追求爱情和婚姻的幸福,并非滥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进步。
我们固然要追逐忠贞不渝的爱情,推崇恩爱白头的夫妻关系,可彼此间如果没有爱了,天天都是“看一眼都想吐”的心情,生硬地绑在一起还有什么意义?
你说琼瑶是“小三”也好,恋爱脑也罢,但得承认她对待爱情的态度, 是非常执着和倔强的,为了爱情可以疯狂,可以玉石俱焚,也正是因为这种纯粹,琼瑶才能写出那些烧心的言情小说。在这方面,琼瑶是作家当中,少有的现实与虚构高度吻合的作者。
任何一种文学体裁和题材,当它足以引起拥趸疯狂时,它一定有其内在的原理,是一种不能忽视的文化现象,起码它契合了一些人的心理需求。爱情作为亘古不变的文学主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直有人在写,但能够像琼瑶这样有影响力的并不多见。
琼瑶的小说并不是写得有多好,而是她赶的时代好,她的作品早一点出来就是毒草,晚一点出来就是矫情,早一点晚一点都不合时宜,都不会引起轰动。但她恰巧出现在八90年代,正是人们爱情观和婚姻观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没有琼瑶,也会有这瑶那瑶。
不是琼瑶的小说影响了很多人,而是时代造就了琼瑶。再毒的草,如果扔在荒漠中,最后也是一把烂草。
没有琼瑶,爱情和婚姻依然会出现今天的样子。琼瑶的作品没那么大能力,影响不了几代人,更不会带坏人,把现代人的爱情观念强加到琼瑶头上,有失公允,她也配不起。但若有了爱意,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对于琼瑶的自杀,在很多人的理解当中,感觉不可理喻,琼瑶经济自由,条件又好,怎么会做出这种选择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放弃生命,选择以这样决绝的方式告别世界,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确实,在“好死不如赖活”的惯性思维下,自杀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是下下策,所以怀疑琼瑶遭遇了什么样跨不过去的槛,也是情理之中。
但实际上,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开世界,对86岁的琼瑶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琼瑶说,她不愿意当卧床不起的老人,不想浑身插满管子离开。琼瑶的担心并不多余,当她卧床不起奄奄一息的时候,爬都爬不起来了,她还怎么主宰自己的一切,苟活于世,没有体面地离开,是她不能接受的方式。
5年之前,92岁的平鑫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琼瑶断然选择不插管,就是不想让心爱的人带着满身的管子离开,她认为体面地离开好过一切,哪怕时间早一些。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讲,即便有最后一口气的可能,也要折腾一下,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琼瑶选择在自己还能够行为自主,头脑清醒的时候离开,肯定也是经过了痛苦的抉择,能在活着的时候安排自己的余生,自由的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体面离开,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琼瑶写了遗书,也写了诗,同时还化了妆,穿着大红的衣服,留了最后的影像,并且在视频中读了自己的诗,她就像赴一场盛会一样赴死,还有比之更美好的告别吗?
看到琼瑶,想起当年的梅艳芳。她在去世前一个半月,仍然要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开一场自己的告别演唱会,她所有的亲属和朋友,没有一个支持的,哭着阻拦她,但梅艳芳最后还是坚持开了演唱会。她当时已经是癌症晚期,因为身体流血,穿着纸尿裤,她穿着最向往的婚纱和歌迷告别。
她忍受了痛苦,把体面留给了歌迷。琼瑶的告别,莫不如是,不像是在和生命道别,更像是在和朋友话别,你看不到生死的纠结和痛苦,只有轻轻语诉的坦然。
所以,对琼瑶自杀的解读,没必要用惯常的思维来分析,到底是插满鲜花还是插满管子,这是个人的选择,不需要任何人同意或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