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之中,皇权衰落,各方豪杰纷纷登场。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各方英雄各显神通,出现了一大批的武将和谋臣。这些人可以说构成了中国最丰富多彩的一个篇幅,当然其中不乏很多出名的君主,刘备就是以仁义为基点,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刘备作为一个仁君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其中最有名的一段就是刘备携民渡江。话说当时刘备的军队驻扎在樊城这个地方,本来兵马就是不是很多。面对大军南下的曹军,自然是无法抵抗,所以并准备撤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忍心丢下这些老百姓遭受曹军的蹂躏。

便一路上带着这些自愿跟随刘备的百姓,在他的军队的护送之下,全部往南方迁徙。当时还有人劝刘备说是百姓的走得比较慢,不如放弃这些百姓。但是他却坚持说百姓没有放弃我,愿意跟随我,我怎么能率先抛弃百姓呐?于是没有同意这种意见。


当然,不管真假与否,至少他非常爱民的形象在当时很多地方都是广为里流传。正是因为这样,在荆州的时候才会有不少的名士愿意跟随刘备,同时很短的时间中,刘备的军队就能够招募大量的兵马。这些结果其实就和刘备的名声有很大的关系。

难道刘备真的就是这样一个真仁义的人吗?其实答案是显然的,首先我们看看刘备这个人,他的家中虽然祖上是中山靖王,但其实到他父亲这个时候已经是非常的落魄。所以他早年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学识。所以儒家仁义,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入他的内心。


其实刘备知道自己虽然是名门之后,但是家中近几代人都没有在朝中当官,所以按照当时的门阀制度来看,刘备其实就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人想要成就一番功业,要么有才,要么有德。毕竟你得先有过人之处才能号召一批人来跟随你。

刘备就是走的后一条路线,毕竟在当时的制度下,对于一个人的品德是很看重的,一个人能不能做官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家族背景和个人品德,才华反而其次。正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很看重一个人的品德,所以刘备才会以仁君的形象出现。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不能放弃这些百姓,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农业。而农业最重要的就是人口,所以只要有人口,只要有劳动力,就不怕不能东山再起。毕竟当时整个国家也就不过几千万人,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其实还有大量的土地是出于未开发的状态。


也就是说土地是有多余的,而在乱世中,人口是比土地跟重要的一种资源,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在哪里都是无所谓的,所以为什么老百姓会跟着他走呐?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被逼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