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胜区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强化统筹,做好要素保障,为东胜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凝聚合力 共编清新营商环境“融合网”

协同作战,划好统筹“平行线”。

东胜区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直各部门一把手为成员。成立专项工作队伍,明确专职工作人员,借助专业机构专家团队力量,定期调度工作任务,针对存在问题组织业务培训、会商交流,为任务有序推进提供运行保障。各任务牵头部门成立工作团队,配强业务骨干,为具体任务落地提供专业保障。“三条线”同步运行,形成“领导部署、专班推进、部门落实”的协同作战新局面。

创新机制,划好监管“交叉线”。

不仅在人员上实行高标准优配,东胜区还进一步创新监管体制机制,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推动营商环境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新模式推动新变化。东胜区积极发挥部门联动,促进创新监管和效能提升。构造非现场监管新模式,通过数据采集、远程监测、数据分析等技术,对管理对象进行实时或定期的评估和监督,实现监督管理更加便捷高效。目前,应急管理局、交管大队等19个部门已实现非现场监管。

高标准激发高活力。东胜区主动激发企业能动性,以“诚信建设”引导自我监管。全面落实信用奖惩机制,在全区范围开展诚信典型选树活动。今年上半年推荐上报22家企业申报“自治区诚信示范企业”、2家企业”申报“自治区诚信标杆企业”。目前,共有诚信标杆企业4家、诚信示范企业99家、诚信达标企业11540余家。

同发力促成共发展。东胜区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机制,创新群众监督机制。将企业办事人员、新闻媒体、律师等多个行业领域的人员选聘招募为“营商环境体验官”,参与体验监督全区服务发展、市场监管等方面工作,以普通市民身份建言献策,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升。今年以来,15名营商环境体验官共反馈问题30条,诉求办结率100%,特别是针对酒店餐饮“停车难”问题的反馈,累计开放45处3779个单位内部停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获社会群众广泛好评。


提质增效,划好发展“重合线”。

东胜区以信息化助力工作提速增效。通过鄂尔多斯市营商环境任务调度系统,每月调度各项工作任务开展情况,2024年完成市级4.0任务61条、完成率达79.2%,位居全市各旗区首位。此外,以分析点评助力工作提质。编发工作专报,定期通报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和创新亮点,持续深化改革,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新实践、新经验,在国家和自治区级以上媒体发布营商环境信息86篇。同时考核奖惩助力工作提效。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向考核”,每季度将排名后10%部门列入“蜗牛席”;印发营商环境专项考核办法,作为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月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年考评”机制,倒逼营商环境指标任务落地见效。

深化改革 提速群众满意度“服务轮”

“一站式”受理。

“我今天是来拿证的,现在办事效率太高了。”在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来办证的维邦金钰府项目负责人史利文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东胜区提供服务“一站式”,创新“帮办代办”服务,精准施策助力投资项目落地,围绕59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组建42人“帮您办”服务团队,通过实施绿色通道、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特事特办等服务举措,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今年来,完成15个新建项目90个审批服务事项的帮办代办。同时打造窗口“一站式”服务,推行“综合一窗”受理改革,纳入1315项进驻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今年一体化平台综窗办件量达1.8万余件。“东胜区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试点”被评为自治区典型案例。


“一枚章”办事。

东胜区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首批将12个部门68个事项划转至东胜区政数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申请材料、办理环节、时间和跑动次数分别压减17%、16%、70%、47%,今年综窗办件量达3.7万余件。同时推行“水电气暖”一件事,建立联办机制,实现一表申请、联合审批等线上办理,优化审批程序,实现“水电气暖”进一窗、集成办。

“一条线”办结。

东胜区形成企业开办“一条线”。推出企业开办全程“保姆式”服务,完善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功能,制作企业开办一张表单,安排专人全程帮办代办。发挥自助服务终端优势,可自助打印营业执照、自助申领税务Ukey、自助领取印章,实现企业开办半日办结。开设“政银合作”帮办服务点,设置“企业开办服务大礼包”套餐,实现企业开办“零距离”“零成本”。同时推出一条线“智慧办税”创新服务。试点上线征纳互动平台,集合远程问办、远程教学、音视频通话功能,实现233项“非接触”办税缴费事项网上办。推出“问办一体”小程序,针对63项高频业务实现“一次都不跑”在线轻松办理。2024年以来,新增减免各项税费2.34亿元,东胜区税务局管辖的三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被自治区税务局评定为涉税专业服务信用等级TSC5级。此外,推动政府采购电子化“全链条”运行。简化供应商企业入驻程序,降低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门槛,实现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供应商常态化征集。东胜区在第16届、第17届全国政府采购监管峰会中被评为“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先进单位”和“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百强区县”。


“一张网”快办。

东胜区纳入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办案”,探索办案“一张网”。以民间借贷案为突破开展要素式审判,利用司法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智能提取要素、智能归纳争议、智能计算本息、智能生成文书、“电子书记员”智能庭审,民间借贷案件审理效率实现质的提升,区块链赋能“律师调查令”,为律师取证护航。东胜区获评全国智慧法院典型案例、入选《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电子书记员智慧庭审系统软件”获得由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此外,东胜区推行“用地清单制”和“一张蓝图”规划,构建空间规划“一张网”。积极推行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将区域评估成果进行共享,并纳入“一张蓝图”,形成区域评估成果底图。在建设项目前期,相关业务部门结合各自区域评估情况,对拟选址用地提出审核意见,最后生成用地清单一览表。同时,东胜区还推出分支机构与连锁机构集中登记审批制,实现“全程网办、全域通办”。在全市率先推行连锁门店及大型企业分支机构集中变更服务机制,依托“一网通办”平台,使大型企业、连锁门店分支机构集中登记实现“全程网办、全市通办”,一次性办理多家连锁机构营业执照注册登记业务,实现“一次办多事、异地好办事、线上能办事”,服务老百姓大药房注册17家连锁门店。

“以前来办证,有时一天只能办1家的营业执照,这次批量办理,一次性就把8家的营业执照全领到了。”在东胜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办事人员赵丹手捧着崭新的营业执照开心地说。

统筹保障 勾勒美丽东胜“新愿景”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只有将环境做好、让城市宜居,人才才能在城市中生活下去,企业才能在城市中发展起来。

点上着力,抓“领头雁”。

东胜区通过搭建产业招引平台,制定招商引资实施方案,明确产业图谱等,增强民企投资信心。截至目前,主要领导外出考察40余次,回访近80家企业,国内(区外)到位资金38.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62%。此外,还搭建企业培育平台。推出“个转企”改革,设绿色通道助个体户转型,2023 年以来16户个体户成功升级为公司。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机制,累计获批各类科技研发平台29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1家,培育初创企业288家,带动就业3564人。同时,东胜区积极搭建人才聚集平台。推出人才新政“20条”,制定引才计划,设引才工作站10个、聘请引才大使22人,2024年东胜区开展“寻找城市合伙人”等招商引智活动活动27场,引进人才2287人,举办招聘活动17场,提供岗位2.8万余个,新增就业7162人。


线上延伸,育“优等生”。

东胜区始终聚焦政策扶持精准发力。围绕“科技突围”工程,获批低碳、富碳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研发示范项目、氢能源管道系统工程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1项,获批资金1300万元。同时,完善“政金企”常态化对接机制。打造线下“金融超市”,搭建融资服务链,今年协调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7843笔,金额416.34亿元,为企业转贷、续贷。在助力解决商业纠纷方面,建立“四所一庭”协作联动机制,成立12家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在罕台庙撖家塔村成立“无诉讼”示范村。2024年有效调处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742件,全方位多元化解决矛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面上覆盖,建“大舞台”。

东胜区坚持“一老一小”优先发展,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优质学位2400个,引进教师490人,建成学科人才工作站29个,国家级名校长工作室2个;建成12个为老服务场所,基本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获评医养结合示范区。在丰富市民精神生活方面,东胜区举办特色文旅活动180余场,新推出旅游线路6条,1-10月份,累计接待游客580.41万人次,带动实现旅游收入114.52亿元。同时,为持续提升居住品质,东胜区建成中心城区引黄供水工程,日最大供水量从11.6万吨提升至16.8万吨。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5%,赛台基湖区水质有效改善,中水综合利用难题切实解决,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风雨多经志弥坚 关山初度路犹长。”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东胜区将继续围绕建立全国一流营商环境这一重要目标任务,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谋划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用实干奋斗托举东胜区“三区四城”美好实景,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东胜新篇章。

(来源:东胜区发改委 记者:傅雨维)



编辑:任施瑶 审核:田志强 白慧敏 刘冬

校对:鲁敏

新闻热线:0477—813931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