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8月,红三军团红二师师长郭炳生带着少数亲信叛变投敌,本文从四个方面来叙述:1.郭炳生和彭总关系介绍、2.郭炳生叛变投敌前后经过、3.郭炳生为什么要叛变投敌?4.郭炳生如果没有叛变可以授什么军衔?本文主要参考内容为彭雪枫和李志民两人的回忆录内容,以及吴奇伟、陈诚、蒋校长等人的往来电报内容!

郭炳生和彭总关系介绍:

郭炳生是彭总当年参加湘军时老班长郭得云的儿子,彭总刚当兵时,郭得云作为老班长对彭总非常照顾,并且郭得云也非常有正义感,所以彭总和老班长关系非常好,郭得云虽然后来也当了排长,但后来还是辞职回乡。



1921年彭总当连长时候为当地除了欧盛钦,彭总被抓后逃脱,随后又逃往老班长郭得云家中暂避。后来郭得云病逝前将儿子郭炳生托付给彭总照顾,当时郭炳生也才十三四岁。



彭总将郭炳生带到身边照顾,彭总为了让郭炳生有个好的前程,将他送到学校读书,1926年,郭炳生毕业后来投奔彭总,当时彭总是营长,彭总将他留在身边当勤务兵,彭总对郭炳生很是照顾,1927年彭总带着郭炳生参加了平江起义。



参加红军后,郭炳在初期表现很好,作战勇敢,指挥能力也突出,打了不少漂亮仗,因此很受彭总等人重视,从普通士兵干起,历任连长、大队长、支队长、纵队长(相当于师长)、师长等职,1929年9月,郭炳生就担任了纵队长,此后历任红五军第三师师长、红八军第六师师长,1932年春,郭炳生担任了红三军团红二师师长,是红三军团的主力师长。

郭炳生叛变投敌前后经过:

1932年8月,郭炳生叛变前夕,红二师三个团分散在各地,当时敌军大兵压境,红二师三个团在师长郭炳生、政委彭雪枫、政治部主任李志民三人分别率领下分散突围作战,彭雪枫突围出来后前去寻找郭炳生和第五团,彭雪枫打听到郭炳生已经带着队伍往北崇仁、抚州方向前进,这是白区方向,彭雪枫根据郭炳生平时的表现以及他这次的举动,预感到郭炳生这次可能要带着队伍叛变投敌。

彭雪枫



于是彭雪枫将师直和第七团安排清楚后,带了15个人一路北上追郭炳生和第五团,在百姓的指引下,行走了五天后,彭雪枫带人终于在在崇仁境内追上了郭炳生和第五团。



彭雪枫追上第五团后,首先遇到的是前哨连,刚开始前哨连对来人有所警觉,保持战斗姿势,当听到来人是彭雪枫后,前哨连的战士们瞬间列队欢迎彭雪枫的到来。可见这些战士们并不知清楚郭炳生要带着大家投敌去。估计当时彭雪枫看到这个情景后就有信心将第五团带回去。

彭雪枫随后见到了五团团长白志文,彭雪枫告诉白志文自己已经写信给李主任(李志民,时任红二师政治部主任)告诉第五团,要第五团在巴山等他,怎么把队伍带到了这里?白志文这才吞吞吐吐地告诉彭雪枫,称李主任走后,郭师长告诉众人,敌军几十万大军将会对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他们不能再回去了,他要带着众人回湖南打游击,由于这个团的战士好多都是湖南人,大家听郭炳生这么一说,众人就这样跟着走了。

彭雄把彭雪枫拉到一旁,告诉彭雪枫,郭炳生带着大家往北走时候,告诉众人彭雪枫已经牺牲了,并且地图也是他本人拿着。彭雄告诉彭雪枫自己坚决要回去,不和郭炳生走。

面对彭雪枫的询问,郭炳生辩解称: “东渡赣江的时候我就提过意见,不能离开我们老家到江西来打仗,这两年事实证明,仗越打越被动,所以我想把队伍带回湖南。”郭炳生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时确实不适合搞大兵团作战,但是这也不是他没有经过同意的情况下就带队伍出走的理由。就算想回去打游击,也可以跟彭总说清楚,然后再行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好了,实际上郭炳生带着五团朝着抚州开进,这也不是回老家打游击的方向。

彭雪枫随后句句切中郭炳生的要害,对他的说法进行了有力反驳,郭炳生不得不低头认错,表示要带着部队回去,自己要做检查……彭雪枫看到郭炳生已经这么说了,就没有继续逼郭炳生,反而宽慰他,主要是为了让他安心把部队带回去。

第二天,彭雪枫带着众人返回,众人行至半夜,当时下起了大雨,天又很黑,这时候郭炳生趁机带着几个亲信脱离第五团,到乐安前去投敌。当时距离敌军较近,又遇上大雨,彭雪枫没有派兵前往追赶,安抚好大家后继续带着队伍南返,经过几天行军,彭雪枫终于将这个团带回驻地。

9月12日,吴奇伟给何应钦发去了电报,电报中称郭炳生率部前来投靠。9月13日,何应钦致电蒋校长,称郭炳生前来投靠。14日,陈诚再次致电蒋校长,但陈诚这次夸大了说辞,在电报中称郭炳生带着四百多人投靠,实际上也就几个亲信,那里来的四五百人,大部被彭雪枫带回去了。



由于郭炳生是红三军团主要将领,再加上他和彭总的关系,这件事很快就被大肆宣传,郭炳生还被任命为新编第37师师长,郭炳生本人在就任时还向蒋校长发去了电报,电报中称自己要痛改前非,将率部参加“围剿“。1933年,郭炳生率部参战,与昔日战友们兵戎相见,郭炳生依然身先士卒,多次率部参战,郭炳生这么拼,一方面是为了纳投名状,另一方面这也是郭炳生的特点,作战时冲锋在前。郭炳生在后来的一次作战中被击毙。

郭炳生为什么要叛变投敌?

第一:反围剿损失较大,郭炳生革命意志动摇

郭炳生叛变投敌前,刚刚经历了第三次反围剿,在反围剿作战中部队损失较大,他对接下来的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信心不足,从他告诉彭雪枫自己为什么要带着队伍走的理由就可以看出一二三。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当着众人面这样说了,之前他从军团部开会回来后就给彭雪枫发牢骚,对前途担忧,还说“看来是要完了“,唉声叹气。

当时彭雪枫就对郭炳生的悲观情绪进行了反驳,给他讲述这些年是怎么一步步地粉碎围剿,但是郭炳生认为敌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投入重兵,没办法取得胜利,觉得不如把队伍带回去打游击。彭雪枫不管怎么给他讲道理,他都听不进去。所以当彭雪枫得知郭炳生带着队伍朝着白区走时,他就意识到郭炳生可能要叛变,随后追上去,将这支队伍带了回来。

第二:居功自傲、贪图享乐

郭炳生参加红军后,虽然作战勇敢,作战时冲在第一线,屡屡提升,两三年时间从一名勤务兵被提升成了师长,这确实是打出来的。但是郭炳生倨傲自傲,甚至将缴获的东西据为己有,带着一些亲信吃喝。郭炳生还带有旧军队习气,经常发脾气训斥战士们,自己也不学习进步,还经常埋怨彭雪枫。

第三:固执己见、不思学习

据李志民(李志民担任过红二师七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回忆,郭炳生乡土观念重,不思学习,作为老乡,李志民有时候也劝说他几句,但当时李志民是他下级,他连彭雪枫的话都听不进去,更不用说李志民的话了。

实际上彭总也知道郭炳生的问题,彭总得知后专门派黄克诚来帮助郭炳生,这么多人做郭炳生工作,都没能让他从思想转变过来,可见其有多固执,也为他后来的叛变投敌埋下了伏笔。

郭炳生如果没有叛变可以授什么军衔?

郭炳生如果没有叛变,顺利发展下去可以被授予什么军衔,可以参考两个他当时搭档。郭炳生当时担任的是红三军团的主力师师长,1929年底就已经担任师长(纵队长),当时黄克诚、彭雪枫等红三军团将领的职务都低于他,好多后来的开国上将当时都没他职务高。1932年郭炳生叛变投敌时,他的政委是彭雪枫、政治部主任是李志民。1955年大授衔时,李志民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志民



彭雪枫后来担任过八路军的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的支队长、师长,如果没有牺牲,可以被授予大将军衔。参考这两位搭档后来的发展,郭炳生如果没有叛变,至少可以被授予上将军衔。如果他不固执己见,能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学习进步,以他的指挥才能发展顺利的话,完全有机会被授予大将军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