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中旬,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74团负责改扩建场部公路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一个震撼的考古发现。

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当地村民的围观与哄抢,也揭开了一个被尘封千年的古墓之谜。

事情发生在新疆昭苏县波马一带的一个公路建设工地。

当时,工作人员正在为铺设公路路基而挖土,突然,挖掘机的一铲子下去,竟然挖出了大量金光闪闪的金银器皿和丝织物。

看到这些金光灿烂的物品,不仅工地上的工作人员震惊了,连附近的村民也纷纷赶来围观。

然而,由于当时文物保护的法律和意识尚未普及,村民们对这些金银器皿的历史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纷纷开始哄抢这些宝物。

就在群众哄抢的过程中,很多出土的文物迅速消失,墓葬内的许多珍贵物品也未能得以完整保存。

当地的文物部门和公安机关在得到消息后,尽最大努力收缴流散到民间的文物,但不幸的是,部分文物,特别是一些极为珍贵的文物,已经消失无踪。

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的响应相对迟缓。

当时,新疆伊犁州文物管理所所长安英新接到通知时,已经过去了几天。

由于交通不便,安英新和同事需要乘坐一趟每天只有一次的长途班车,从伊宁出发,前往昭苏波马。

一路上,车厢内的乘客谈论着这批出土的文物,使得安英新意识到此次发现的文物绝非寻常。

安英新和同事赶到现场后,立即展开了调查。

当地的团领导也向他们详细汇报了出土文物的情况,并安排相关部门办理文物交接手续。

在调查过程中,专家确认出土的文物属于公元6至7世纪之间游牧部落贵族或部落领袖的陪葬品。

通过对出土文物的进一步研究,专家认为,这座古墓位于丝绸之路沿线的波马古城旧址。

波马古城自秦汉时期至隋唐宋元时代,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周围分布着数千座古墓。

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新疆文物考古所曾进行过初步的考古发掘,发掘了20余座墓葬。

这次出土的墓葬,距离上次发掘的墓葬仅1.5米远。

可惜的是,由于群众的哄抢和不当处理,这座墓葬的具体结构和文物信息已经无从考证。

在现场,警方和文物部门仅能收回约70多件流散到群众手中的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镶嵌红宝石的金面具、虎柄金杯、金盖罐、金剑鞘、金戒指、金箔、铠甲残片、铁箭头、丝织物残片等。

最令人惋惜的,是两件至今未能追回的文物——一根镶嵌宝石的黄金权杖和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白瓷盘。

据当地群众的证言,这两件文物在出土时曾经被见过,但此后再无踪影。

黄金权杖尤其珍贵,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饰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民族权力结构和游牧部落历史的重要实物证据。

黄金权杖的失踪,使得这次考古发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永远成了谜。

虽然黄金权杖和白瓷盘失踪,但出土的其他文物依然充满了历史的价值。

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金面具。

金面具高17厘米、宽16.5厘米,重量达到245.5克,几乎是根据墓主人的面部特征打造的陪葬品。

这件面具的制作工艺异常精细,采用了金银器制作中的镶嵌、锤揲、焊接、抛光等多种技术,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

面具上的眉毛由金丝和红宝石镶嵌,眼部则镶嵌了两颗大红宝石,给面具增添了几分威严与神秘。

从金面具的制作工艺和细节,可以推测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面具的面部特征显得威严而充满力量,凸显出墓主人的贵族身份和部落领袖的形象。

面具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游牧民族部落领袖的悠久历史,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民族文化和权力象征。

如今,这些出土的金银器皿和丝织物已经成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尽管一些珍贵文物依然下落不明,但这些已被收缴和保存下来的文物,依然为研究中国古代游牧文化、丝绸之路的历史以及古代民族的社会结构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