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抛洒了漫天的尘埃硝烟。随着烟尘的慢慢散去,留下了些难以磨灭的印痕迹斑。远的不讲,就说邳州市八义集镇王庄村的陈德利、王秀岩两位百岁老人吧,他们虽已作古多年,但他们的高尚品德和非凡业迹仍代代相传,仍然是今天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可爱可敬、可圈可点……
还在我孩童的时候,就常听大人们惊呼:咱庄的陈德利老人百岁了,算上闰年闰月都一百多岁了呀!“咱庄”两字说的多自豪啊!彰显着荣耀和骄傲呢。
美丽的王庄村大致分为圩里、圩外、东庄、西庄。陈德利老翁住在圩外陈孙两姓人的聚居地。门前鱼虾汪塘、芦蒲高扬。波光粼粼、杨柳成行。是附近居民的休息闲聊处。老人生有运章、俊章、连章等四个儿子和一个闺女,儿孫满地,四世同堂。虽说农家贫苦,但也其乐融融。不过那时正是日寇侵华期间,災禍横行、饿殍遍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德利一家也不能幸免,不仅饱受饥荒,还受日本鬼子的铁蹄践踏,惨不忍睹啊!我常想在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能活到百岁,谈何容易!可惜老人在解放前夕去世了,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
王秀岩老人,住在东庄东头后排,东庄多为王姓族人,也有孙、张人氏。老人生有洪太、洪殿、洪栋、洪敏、洪杰、玲英六个子女。门前十里渠沟,波光粼粼;家东麦稻两熟,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怡人宜居。但在旧社会也是个多災多难的地方。
王秀岩老人一生积德行善,脾气倔强。大公无私,不畏强权。早在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就同情革命,拥护共产党,是著名的乡贤和掩护地下工作者的红色堡垒户,曾掩护过许多革命志士脱险,其中包括睢邳铜三县工委书记王席之。老人虽家贪,但他克服重重困难,让子女们求学成才,均皆成为国家栋梁或为国效力的公务人员。可谓四世同堂,五世其昌。新中国成立后,老人更是一位响应党的号召,拥护国家政策的典范楷模。
王庄村的两位百岁老翁,他们后裔数百人众,更是了得……或躬耕田垄,耕云播雨;或戎马戍边,保家卫国;或鏖战商场,精打细算;或春风化雨,教书育人;或政壇拼搏,摸爬滚打;或能工巧匠,奋战工矿;或科技兴国,一技绝尘……他们都是王庄人、神州人,就是不当外国人。他们和全村人民一样,个个乐为国家民族呼风唤雨,人人皆为江山社稷出力流汗。
行文至此,我忽然意识到:两位老人,不管是在风雨飘摇的旧世界,还是在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他们长寿的共同祕诀,也可以称为基因吧:不拘小节、豁达大度——格局高远天地大,积德行善福寿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