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公布了成都实验区2024年度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名单,其中,金牛区10所学校被评为中外人文交流成都教育实验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是2023年教育部首批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创建校,成功创建了五大中外人文交流项目,涵盖国际友校结对子、中外课程共建共享、多语种教学支持等关键领域。这些项目不仅促进了与国(境)外学校的线上线下双向交流与访问,还针对中外课程教研进行深入探讨。
此外,学校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国际理解特色活动,例如成都国际友城文化节嘉年华、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展演等,旨在持续丰富中外人文交流活动范围、类型及形式,为中外人文交流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中学校
一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中学校在对外交流工作上都秉持着“引进来”“走出去”的态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学校培养的校合唱团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多次斩获大奖,足迹遍布德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唱出了中国声音、展现了金牛气派。
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多种小语种班,与德国、法国等国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及合作项目,并达成培养协议。目前,学校有多名学生被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优秀大学录取。
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依托专业优势、地理优势,以天府文化技艺为核心,围绕3个战略,通过基地筑路、科研探路、课程引路、平台拓路打造了1224“芙蓉品牌体系”。
近日,学校承办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Teachers for STEM”活动,与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的27位教育行政人员和学者交流分享了各国STEM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发展经验,此次活动为职教出海打下了又一坚实基础。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对外交流活动,2023年,“汉语桥”印度尼西亚教育工作者访华团赴学校参观交流,期间,学校向印尼教育同仁展示了“立人”课程体系和智慧工程课程建设方案,并就未来合作达成了更深的意向。
2024年4月,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授牌学校为“国际优才生源基地”,5月,来自该校的教授走进成都铁中,以《交通电气化——从高铁磁浮列车到电动汽车》为主题为学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讲座,不仅激发了学生们探索工程知识的热情,更加坚定了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信念。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通锦校区
近年来,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通锦校区成功举办了2022年四川-和歌山友城青少年线上交流会,接待了来自美国、西班牙、印尼和香港地区等地的师生,通过直接的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文化互鉴的机会。
学校编撰的“一带一路”课程、“国家文化”课程和为外国来华学生提供的菜单式中国文化“交子”课程,是其教育创新的亮点。学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世界青年外交官大赛、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等国际竞赛,此外,开设了多语种外语选修课程,包括日语、法语、俄语等,为学生提供了掌握多种语言的机会。
成都市茶店子小学校
“讲好中国故事,交流多源文化”,成都市茶店子小学校不断加强对外合作,致力于与国际教育同仁共同探索中外教育异同,感受彼此文化魅力,让友谊之树常青。
2024年3月,法国莱茵奥斯维尔学校一行走进学校访问交流,参观了学校文化建设,并了解了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传统的民族乐器演奏、奇妙的扎染制作工艺、古老的中药百草探寻、智能的光伏发电技术等吸引了来宾们驻足细探,大家对学校清新雅致的建设风格、鲜明活跃的文化特色、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校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校依托“互联网+”特色校的建设,和友好学校突破了距离和时空的限制,与友好学校能够在云端愉快交流,中外学生间的深厚友谊日渐深厚。
学校不断扩充线上教学资源库,尝试了更加多样的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如民族音乐、舞蹈、中国传统手工等,丰富的中外人文交流活动更好地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也让学生日益开拓国际视野。
成都市五块石小学校
成都市五块石小学校以墨香传递中华文化,让中外双方都在有趣的活动中领略汉字之美。
2024年4月,学校举办了“以汉字之名,阅世界之美”主题活动,通过自制汉字纸扇、成语接龙、品名吃茶、演绎茶道等传统文化向各位来宾一一展示,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和谐之美。
成都市迎宾路小学校
成都市迎宾路小学校通过赵门武术课程,创新开展“325”国际理解教育模式:即3个核心——趣味性、国际性、实践性;2个结构——对外交流课程和对内国际理解课程;5个策略——跨学科整合、项目式学习、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信息技术融合、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和国际视野提升。
学校积极开展中外武术交流,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定期邀请国外学生来校培训,并派遣教师赴海外授课,通过跨文化活动、武术技艺展示与文化对比,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
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以国际理解教育为内核,涵养“中国灵魂”;以国际友好学校共建共享课程为平台,培养“国际视野”。
目前,学校已形成“同心圆”式中外人文交流课程框架,让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成为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潘欢欢 区教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