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首届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举行。2024年是深圳建市45周年,此次征文大赛作为深圳读书月的一部分,以“深圳故事:书写奇迹之城”为主题,由阅文集团主办,鼓励广大网络文学创作者以深圳城市为蓝本,挖掘深圳独特的开放型文化,从不同类型和视角讲述深圳故事。此次征文历时两个月,吸引近700部作品参赛,经专家多轮评审,最终7部作品脱颖而出。特等奖由《关内关外》获得,小说通过两代深圳人的视角,展现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深圳从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转变。评委认为,该作品深刻展现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城市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将在深圳土地上奋斗的个体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
小说作者人间需要情绪稳定,是阅文集团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代表性作家,现居深圳。曾在大型高新企业营销领域工作十余年,见证中国高科技产品在海外从寂寂无名到声名远播的历程。代表作有《破浪时代》《一路奔北》等。《破浪时代》获第六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一路奔北》获第八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两部作品均已授权出版。
将在深圳奋斗的个体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
特等奖作品《关内关外》通过“深一代”与“深二代”的视角,展现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深圳从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转变。故事围绕陈家贵、林显成、罗伟杰等60后人物的奋斗与挑战,以及80后姜李、吴景明、黄斯年等“深二代”的成长与探索,展现了时代巨变下个体命运的起伏。作品不仅记录了深圳的快速发展,也探讨了现代化进程中人性的挣扎与社会的变迁。以个体命运为线索,描述出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变迁演进。
作品以两代深圳人的命运线索与生活理念的交织碰撞,深刻展现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城市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将在深圳土地上奋斗的个体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宏大的背景和幽微细节编织贯通,精准地捕捉了城市与人相互依存、互为动力的现实意义,兼具历史纵深感和时代厚重感。
网络作家人间需要情绪稳定是新一代的深圳移民,回想起自己初来深圳的那一幕,她仍然记忆犹新:“我是千禧年后来深圳的,作为一名清澈又愚蠢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来深圳南山科技园一家公司报道。抵达科技园的时间正逢正午,盛夏的阳光炙热,高楼大厦倒映着天空,是代表科技感的蓝。这一幕虽然大都市派头十足,并不能让我这个已经到过北上广的年轻人感到震撼。直到我注意到宽敞的马路上没有一个人,让我立在天地间如此渺小,莫地在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感到了一种如原野般的空旷。几分钟后,时间来到12点整,数以万计的人如同洪水,从无数的办公楼中涌出,井然有序地在马路上穿行,如果那时候我有一台无人机俯视,想必和非洲的动物大迁徙一样壮观。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深圳果然厉害,没有一个闲人,又隐隐有一种感觉,自己没选错,这个地方是一个能够展开大格局,书写大篇章的奇迹之城。”
深圳的快速变化给了作者脚踏实地的生活体验,也激发了她的创作冲动与灵感。人间需要情绪稳定表示,“我已经定居深圳十多年了,我一直从事海外市场拓展,以深圳为跳板,我先后在欧洲、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区域辗转。对于很多海外的城市,尤其是欧洲古城,可以说是十几年如一日,街还是那个街,人还是那些人,没有任何变化,可对于深圳而言,可谓是日新月异,穿着短裤人字拖的深圳人,眼中的激情比天气还炙热,在各领域穿梭,路上有根草都想知道有没有商业价值。而我因为工作原因,居然也亲眼见证了深圳制造的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在海外从寂寂无名到声名远播的过程,这种冲击很大,不诉诸文字实在浑身难受,由此有了我的第一部深圳故事文学作品《破浪时代》。”
用《关内关外》致敬在深圳的千千万万普通人
《关内关外》这个名字一看就是深圳故事,尤其是2018年撤关之前来过深圳的人都知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道3米高的铁丝网将这里划分为关内关外,关外机器轰鸣,关内高楼林立,来自五湖四海的“城市移民”蜂拥而至,那张小小的边防证,承载着无数人的淘金梦,进入关内的检查口,是见证奇迹的入场券,书中的故事也就此展开,上部村中城围绕60后陈家贵、林显成、罗伟杰的“深一代”,下部城中村围绕80后姜李、吴景明、黄斯年的“深二代”。以此来探讨我们的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生,要过的关到底是什么?是3米高的铁丝网,还是横亘在人心中的壁障?
人间需要情绪稳定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无论是60后,还是80后,还是现在的00后,当他们走向社会的伊始,心中总是怀揣梦想,择一城而居是第一步。深圳是奇迹之城,所谓奇迹就是不同寻常,这种不同寻常,待久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自然规律都讲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不巧了,深圳正好没有秋冬,永远在生,永远在长,所以来到这里的人,就像一锅沸腾的水,永远激情,不知疲倦。我经常出差在国内各个城市机场里,甚至在国际机场,看到那种单手拿着发光手提电脑在走的人,十有八九是深圳打工人。”
人间需要情绪稳定表示,“深圳最神奇的还有,深圳在冬天繁花似锦,簕杜鹃、马蹄甲、异木棉,开满全城,在这里就很难讲,人道洛阳花似锦,偏我来时不逢春。深圳在春天落叶,它的老叶不是一叶知秋,零落成泥,而是被新生的嫩叶硬硬挤落的。所以我常常想,是不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季节也会投射到深圳的年轻人身上,不然为什么他们对新事物充满欲望,对自己永远充满危机感。”
人间需要情绪稳定说,“我在深圳看到经历的一切,让我很喜欢深圳古代的一个称呼,1573年,明朝建县管理深圳及香港,名为新安县,寓意去旧鼎新,化危为安,感觉还真是冥冥之中注定,古人若与如今的我们相知,都得为自己的预言能力拍案叫绝。为了让这本书更具深圳特色,我在写作上尝试带入一些白话,但我不是广东人,也很遗憾我没有语言天赋,普通话不标准,英语只能商用,日语只能阅读,白话呢,只能唱k。好在深圳包容,好在这本书的人物,大多都是移民,他们来到这里,从0到1与这个城市融合,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最终成果,想必也和我差不多。”
谈及书的创作过程与初衷,人间需要情绪稳定表示,“作为一本现实题材,要符合基本的史实史料。深圳速度三天一层楼,史料更是浩如烟海,还好我在深圳的十多年,周末喜欢去图书馆和博物馆,对1840年后的深圳近现代史还是比较熟悉的,基本上这本书的骨架早就在我心里的。决定写这本书后,我开始做田野研究,走街串巷去了很多城中村、人才市场和工厂,深圳本质是一个很开放的地方,本地人还是新移民,基本上都很愿意交流,我运气也好,遇到的人个个健谈,说子女,说工作,说感情的。慢慢就能在深圳发展脉络骨架上,创造出人物和故事,长出丰满的血肉。这里非常感谢为我提供帮助的路人,你们行色匆匆,却愿意为我的问题停留,你们隐于人潮,但故事很精彩,这本书既是致敬深圳,也是致敬在深圳的千千万万的普通人。”
深圳读书月给普通人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如此优秀的展现平台,让这些故事从大街小巷走出,让这座城市的普通人不再面目模糊,奇迹固然伟大,奇迹背后的个体,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值得留下痕迹。
访谈
“我想呈现深圳的那股劲”
南都:为什么会想要创作《关内关外》这部作品?最初的灵感来自哪里?
人间需要情绪稳定:在深圳十多年,一穷二白过来,它也不嫌弃我,待出感情来了。灵感来自过去深圳特区的管理线,1982年后,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这道线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内外,俗称关内和关外。关内关外发展不同,关外机器轰鸣,关内高楼林立,吸引五湖四海的“城市移民”蜂拥而至,手持边防证,往来关内关外,往返的这种轨迹,好像蜘蛛,编织一张网,用来淘金。
南都: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印象是什么?
人间需要情绪稳定:我是千禧年后,作为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来深圳南山科技园一家公司报道。抵达科技园的时间正逢正午,盛夏的阳光炙热,高楼大厦倒影着天空,是代表科技感的蓝,很有派头。神奇的是,宽敞的马路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居然让我在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感到了空旷。几分钟后,时间来到12点整,数以万计的人如同洪水,从无数的办公楼中涌出,井然有序地在马路上穿行,如果那时候我从上空俯视正午的科技园,可能和非洲的动物大迁徙一样壮观。我当时心里其实冒出一句话,深圳还真没一个闲人。
南都:写深圳故事,你最想呈现的深圳特点是哪几个?你觉得深圳故事跟其他城市故事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人间需要情绪稳定:我想呈现深圳的那股劲。因为我是做国际贸易的,所以这些年一直在出差,辗转国内外。时间久了,我很容易分辨深圳人,就是机场里那种举着发光的手提电脑在走的人,或者一上飞机打开小桌板写材料的人,十有八九是深圳打工人。
深圳很多酒吧里,男男女女坐在一起,本来很多是下班过来放松一下,结果很多人也不看帅哥美女,也不搭讪,聊着聊着就开始搞创业计划。
如果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能深圳就是劲大,自然都这样。深圳在春天落叶,它的老叶不是一叶知秋,零落成泥,而是被新生的嫩叶硬硬挤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季节投射到深圳的年轻人身上,不然为什么他们对新事物永远充满欲望,对自己永远充满危机感。
南都:为了写作这本书,前期做了哪些准备?
人间需要情绪稳定:我在深圳待了许多年,本来周末喜欢去图书馆和博物馆,对1840年后的深圳近现代史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基本上这本书的骨架早就在我心里的。
怎么样让这本书长出血肉,我选择做田野研究,走街串巷去了很多城中村、人才市场和工厂,深圳本质是一个很开放的地方,本地人还是新移民,基本上都很愿意交流,我运气也好,遇到的人个个健谈,说子女,说工作,说感情的。于是我就在深圳的基本发展脉络上,把这块土地上来过的人故事加工,创造,最终写出了这本书。
南都:作为一个有过职场经验的人,写作现实题材的时候,会把哪些职场经验/技巧写进书里?
人间需要情绪稳定:职场这个环境还是比较具有冲突性的,人与人之间有利益冲突,情感冲突,企业与企业之间有竞争冲突,恰巧冲突是形成故事的重要元素,对我来说算是源源不断的素材来源。另外呢,我的职场经验也能基本保证我的作品不脱离现实,里面的对话和情节都是符合商业逻辑的。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