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日历书“大战”打响。记者发现,今年的日历书市场呈现出一些有趣的新变化,不仅新题材日历书出现,还在设计、数字化等方面下足功夫。

整体来看,2025年日历书更多聚焦考古、文博、中医药等传统文化IP,数字化、互动性也增强了一本日历的内容容量。日历书的多元化、精美设计和收藏属性等特征凸显。

文博题材大爆发

日历书追求文化味儿

日历书市场上,传统文化主题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以《故宫日历》为代表的文博类日历书,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续的品牌影响力,仍然是消费者青睐的对象。

《故宫日历·2025年》既是日历,又是故宫文物书籍。全书共400多件珍贵文物,600余张文物图片,设计精美,堪比艺术级画册。日历书内容包含“蛇”相关文物等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精品。《故宫日历:书画版·2025年》从故宫博物院所藏近16万件(套)书画珍品中,精选近400件山水楼阁书画作品,时间跨越唐代至近代,将泱泱中华大江南北的山水形胜、危楼杰阁、舟车桥梁、文人书斋一一呈现纸端,其中不乏从未对外公开展示的珍贵文物。

《山西文物日历 2025 壁画》以山西壁画为主题,足足搜罗了30多个寺观和墓葬的壁画,涵盖了北朝、北齐、唐朝、五代、北宋、辽、金、元、明、清诸多朝代。日历将三千年壁上丹青的代表作尽收于此,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壁画等读者去发现。


《敦煌日历2025》甄选295幅高清壁画、70幅专家临摹作品,从中可以看到奇异神幻的佛国世界、耕作宴饮的闲适安逸、乐舞打猎的平凡日常。《2025陕博日历·秦业昭昭》通过每月一个子主题、每日一件文物的形式,系统展现秦人自西周早期至秦帝国七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2025年《国博日历》精选了365件国博馆藏精品文物,按照年代顺序梳理编排,分成四册季历,集文物之珍,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带到读者身边。

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日历书开始借助文化IP效应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无论是经典著作、健康养生类,还是萌宠主题的文化产品,经典IP日历书成为市场中的新宠。例如,2025年《红楼梦日历》遴选八十余道红楼美食,涵盖热菜、冷盘、汤羹、粥饭、点心、饮品等,对应书中情节,按时令编排,结合中国人的食养智慧,为读者奉上一席华美丰盛的飨宴。《本草光阴2025中医药文化日历》通过邀请中医药领域的大家,打造了一本集知识性与权威性于一身的日历书。这本日历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中医药文化爱好者的收藏品。《喵呜不停2025日历》《今日宜“吸”熊猫》系列,紧紧抓住了年轻人对宠物、可爱形象的热衷,不仅在内容上采用萌系设计,还通过赠品和互动设计增强了日历书的吸引力和社交属性。

日历书还有很多细分主题,比如图书插画日历、法律知识日历、城市人文日历、地球美景、教育类日历、唐诗宋词、国学名家内容基金、书法等,开始定位特定受众,精准匹配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传统文化数字化

日历书可沉浸式体验可社交互动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日历书产品开始通过科技加持打破传统日历的单一形式。日历书的功能逐渐从单纯的纸质产品,向数字化、互动化延伸,AR技术和互动设计成为许多日历书的“标配”,使得这一传统的文化载体焕发了新的生机。

传统文化日历书在保持经典、厚重的同时,也悄然加入创新元素。《故宫日历:书画版·2025年》是一本扫码可听专家音频讲解的日历。日历每个月选取1件绘画珍品,专家撰写介绍,并特别录制音频,将作品的题材、技法、书画家的生平、艺术特色娓娓道来。日历还运用AR技术,让画作中的人物、景物都“活”起来,开启更为生动、立体、有趣的阅读体验。

再比如,一些日历书通过二维码、专属小程序等方式,提供线上内容、社交互动和个性化服务。《花开有时》日历通过内容、日历页二次利用等让用户展开互动,增加了日历书的社交属性和参与感。日历书不再是一个死板的纸质产品,也成为了一个“跨媒体”的文化传播载体。



精品日历书“供不应求”

艺术品收藏属性凸显

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多个品牌日历书逐渐打响市场,尤其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创意产品日益受到读者喜爱。同时,日历书也越来越注重精品化,从内容定位到封面设计,再到排版、装帧等都力争给读者审美享受。

近年来,日历书的价格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尤其是一些精装版、限量版、特装版日历书,往往可以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远超普通图书的价格。这一现象在《山西文物日历》系列中尤为明显。《山西文物日历 2024年 彩塑》推出后,一直供不应求,二手网站上价格已翻倍,飙升至近千元。价格的水涨船高,表面上看是市场供需关系的结果,但背后却反映出精品日历书在文化消费品中的“轻奢”属性逐渐显现。

为什么日历书在几年内能从一本简单的“日程安排工具”转变为高价商品?答案或许在于日历书的收藏属性和艺术价值。正如《山西文物日历》所展示的那样,一本日历书通过精美的封面设计、珍贵文物的图文展示以及独特的装帧工艺,最终不再只是用来记录日期的工具,还承载着文化传递和艺术欣赏的功能,从而成了文化爱好者的收藏品,甚至是艺术品。

如今,消费越来越倾向于追求个性化、定制化和高品质,尤其是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读者不仅仅满足于日历书的实用功能,更希望通过购买这些产品获得文化认同、艺术享受,甚至是身份的象征。因此,高价日历书的热销,不仅是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文化产品价值认同的转变,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艺术、收藏和文化的深层次需求。

在这股热潮背后,日历书越来越精品化,也越来越“卷”。两三年前还定价70-80元的日历书,到了2025年版本售价普遍在100元上下,印刷精美的文博类日历书有的定价到了200元以上。如何在内容创新、精品化和大众消费能力之间找到平衡,值得思考。

出版界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上日历书种类多,日历的销售期又短,要想抓住读者眼球,除了精品化,通过科技化、数字化提供更多延伸内容,还可以开辟更多主题,打造独家内容和卖点,寻找更多消费者。

(大众新闻记者 师文静 实习生 梁可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