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正在办公的周总理突然接到刘伯承的电话,对方说话快人快语,先是跟总理打了个招呼。

随后就用低沉的声音表示:“总理,我现在没人瞧得起了。”

周总理听后非常愤怒,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最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少年立大志

刘伯承于1892年出生于四川开县的一个村子,家中虽然很穷,但刘伯承从小就爱读书,于是父母不惜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私塾。

到了12岁时,新式思想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传的浩浩荡荡,刘伯承就主动退出私塾,转而接受新式教育。

在他的心里,私塾式的教育太过于腐朽,会将人牢牢的束缚在一个思想牢笼中为封建政府效忠。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刘伯承15岁时,家里发生了一场大变故,父亲因病去世,一个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别说上学了,就连生存下去也很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伯承只能舍弃了心爱的书本开始务农,在这里他看到了学堂里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一望无际的土地上,农民正在像牛马一样辛勤劳作,而地主则挥舞着鞭子朝他们的身上抽去,从那一刻,刘伯承就立下了大志,他要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1911年,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了整个中国,清朝统治者到处镇压,但仍然无济于事,革命者就如同暴雨那般滔滔不绝。

刘伯承认为,眼下国家正值生死存亡之际,不如去干些实际的事情,也就是这个时候正式走上了从军救国之路。

彼时身边的亲戚还并不支持他这一举动,但刘伯承的回应是,堂堂男儿,岂能看生民于水火之中而坐视不管?

起初先是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队伍,由于他吃苦训练,加上聪慧过人,1912年,考入了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这使他的军事才能更上一层楼。



当时这样的军校还不是多么的正规,学员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沾有恶习,但刘伯承却没有。

他不抽烟也不喝酒,严格遵守军校的各项规矩,有同学给他起外号为军中菩萨,这并不是对他的调侃,而是大家对他的一种佩服。

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川军中去,当时还都是军阀部队,刘伯承那时在四川军阀熊克武的手下当兵。

从基层士兵做起,一路升到连长,后来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6年,刘伯承在重庆丰都作战时,右眼中枪。

医生要给他打麻药将眼球取出来,但刘伯承却对医生表示,打麻药会损害大脑神经,所以他宁愿不打。



负责主刀的德国医生都惊呆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军人,但刘伯承硬是咬着牙,一声没吭的做完了手术,事后被尊称为军神。

1923年,刘伯承已经做到了师长的位置,但他也越发的力不从心,只因眼下这样的情形和他当初想象的实在是差太多了。

彼时全都是各路军阀为了利益争夺不休,没有一支部队是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他感到非常的反感。

也正是在这时,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刘伯承非常吃惊,他没有想到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一种主义,且这个主义通篇看来看去也只有四个字,为了人民。

1924年,刘伯承和四川的共产主义者到中国的大城市去考察社会现状以及革命形势。



他看到老百姓的苦难,更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6年,刘伯承入党,并于当年12月发动历时167天的卢顺起义。

功勋

由于这个起义发动在四川,而刘伯承熟悉地形,所以他就被任命为总指挥。

而刘伯承也不负众望,指挥有方,每打下一个地方就立刻立下对士兵的约束及对百姓的照顾,这让百姓们拍手称赞。

此次起义有力地策应了北伐战争,刘伯承在这场起义中功不可没。

1927年7月远赴南昌,并发动了南昌起义,这是我党武装反抗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



此后我党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所以南昌起义之后,刘伯承便被派往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俄文是一个难关,但刘伯承刻苦学习。

无论寒暑还是春夏,他都会比别人付出多几倍的努力,仅仅半年的时间,他的俄文说的甚至比那些早来苏联留学的外国学生说的要好。

1931年,刘伯承回国了,他那时主要负责协助周总理处理军委日常工作,编写了很多教材,使红军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大提高。

第五次反围剿中,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他指挥有方,使中央机关安全的突破了敌军几道防线。

可以说无论这是我党革命的哪个时期,刘伯承元帅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时期,日军华北方面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派重兵妄图包围129师,对日寇来说来说,心腹大患不是129师的全体官兵,而是刘伯承元帅。

因为刘伯承是129师师长,在刘伯承的带领下,将士们粉碎了敌人多次进攻及包围圈,最终,太行山这道华北南大门被129师牢牢守住。

“没人瞧得起”

解放战争中,刘伯承指挥部队歼敌数十万,做出的贡献何止以巨大来形容。

人们都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就是刘伯承和邓小平,他们挺进大别山后,中国革命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建国后,刘伯承主要负责的是军事教育方面,我国的第一所诸兵种合成的高等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成立后。



刘伯承经常没日没夜的工作,生怕辜负了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

在他的领导下,军事学院创办了极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的军官。

时光荏苒来到了1972年,这一年,刘伯承的部下在特殊时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他无故失踪了。

其妻子给刘伯承说明了情况,刘伯承深知这个部下的为人,于是便给有关负责人写了一封信,谁知这封信竟然被截了下来,并没有交到相关人员的手上。

刘伯承大为惊骇,感到难以置信,竟然有人会把他的信截下来,于是他打给了周总理,希望周总理解决此事。



周总理听完此事后,立刻就做出了相关批示,并让相关人员将刘伯承的这位老部下放出来,对某些不实的细节重新调查。

在周总理及刘伯承的帮助下,这位老部下洗刷了身上的冤屈。

纵观刘伯承元帅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一直砥砺奋斗着,就算遭遇再多的困难,他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他是一位对自己严格且自律的军人,有人说他有古之名将的风范,但人们觉得刘伯承元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大元帅!

刘伯承元帅虽然去世多年,但他的精神仍然鼓励着一代代人为了中国的崛起而前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