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图瓦共和国简称“图瓦”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管辖,亦属于东西伯利亚经济区。位于中西伯利亚南部,萨彦岭以南,唐努乌拉山以北。小叶尼塞河和大叶尼塞河在此交汇,合称叶尼塞河。

历史上属于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面积170427平方公里。西部是阿尔泰共和国,西北部是哈卡斯共和国,北部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东北部是和伊尔库茨克州和布里亚特共和国。南部和东部与蒙古国接壤。俄语、图瓦语同为官方语言,首府为克孜勒。

历史背景



早期历史

唐朝以前,唐努乌梁海地区先后为匈奴、突厥等中亚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区域。

公元647-648年,都播等部先后遣使请求唐朝在其地设置“唐官”,唐朝置坚昆都督府,隶属于安北都护府管辖。

公元745年,回纥在唐朝的支持下建立回纥汗国,唐努乌梁海地区归回纥汗国管辖,一度在该地建立过行宫。

9世纪中期,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边疆民族黠戛斯称雄漠北,唐努乌梁海地区成为黠戛斯属地。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次年即遣其长子术赤领兵征服了唐努乌梁海地区,在该地设置了4个千户,而秃巴斯人则归成吉思汗直接管辖,后成为元朝岭北行省的组成部分。出于蒙古内部权力之争的需要,忽必烈对唐努乌梁海地区进行了苦心经营:派遣得力亲信出任在该地区设置的吉利吉思、撼合纳、谦州、乌斯、昂可剌等“五部断事官”,派遣军队驻守屯田,征收赋税等,该地区成为秃巴斯族、蒙古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明代,唐努乌梁海地区归瓦剌汗国控制,明朝中期,蒙古达延汗击败瓦剌汗国,将唐努乌梁海地区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之下。

明末清初,唐努乌梁海地区属于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和托辉特首领管辖,并是其常驻之地。

1655年,清朝册封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和托辉特首领俄木布额尔德尼为扎萨克,唐努乌梁海地区由此正式纳入到了清朝的版图之中,清朝也由此开始了对该地区实施有效统治。

清朝地图中唐努乌梁海的地理位置,属于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



1727年,清朝和沙皇俄国签订了《布连斯奇界约》,划定了唐努乌梁海地区北部沙宾达巴哈以东的中俄边界,使沙俄向克穆齐克河流域及其以东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公开扩张得到了遏制。

近代历史

1864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了唐努乌梁海地区西部的阿穆哈河地区。

1860年至1911年,沙俄以“探险”和“采矿”为名,继续对唐努乌梁海地区进行殖民和经济侵略。

1911-1912年间,受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国北疆出现了外蒙古独立的危机,其影响也波及到唐努乌梁海地区。

在图瓦境内存在着三派主张:一部分人主张唐努乌梁海独立,一部分人主张并入外蒙古,而另一部分人主张并入俄罗斯帝国。

同年初,在沙俄商人的唆使下,唐努乌梁海地区发生了抢掠内地商号的事件,内地商人纷纷逃离该地。2月,在沙俄的怂恿和支持下,唐努旗副都统贡布多尔济宣布属下的三旗“独立”,并请求沙俄出兵协助占领唐努乌梁海地区各要地。宣称图瓦是俄罗斯帝国的“保护国”

1914年6月,伊尔库茨克总督府宣布俄国对唐努乌梁海地区“实施保护”,随即向各旗总管宣布了这一决定。俄国的政策是使外蒙古脱离中国,同时使唐努乌梁海地区脱离外蒙古,将其变为 “萨彦岭以南俄罗斯”。在俄国占领期间,禁止蒙古人和华人进入唐努乌梁海地区。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红军一度进入唐努乌梁海地区,控制当地俄侨村庄,并对乌梁海人表示宽大,与各旗订立“条约”,允许当时在法理上尚属中国领土的唐努乌梁海“自立”。至于那些“条约”,虽然声称放弃帝俄时代的侵略政策,但对于俄国人已经在唐努乌梁海夺得的各项利益,例如垦殖、渔猎、伐木等等则一项也没有放弃,而且将“永远保持”。因此在事实上,苏维埃政权完全继承了沙俄时期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既得利益。

1918年6月18日,在图瓦境内的乌梁海地区召开由苏俄操纵的与图瓦联席会议,在会上通过了所谓“《关于苏俄与图瓦的互助条约》”,而此时乌梁海的大部地区仍然被高尔察克的白俄军队盘踞。同年,北洋政府徐世昌派严式超等率兵驱逐了盘踞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沙俄残匪余部,收复了唐努等四旗,在当年7月收复唐努乌梁海全境。严式超正式出任驻唐努乌梁海佐理专员,重新将唐努乌梁海纳入中国版图。

然而好景不长。1921年3月,恩琴率领的白俄军队在攻占库伦(现乌兰巴托)后向西攻入唐努乌梁海地区,中国驻军和官员大部分遇害。同年夏,苏俄红军以“支援东方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的名义进入唐努乌梁海地区,消灭了盘踞在该地区的白俄势力后却留下来不走,并在其境内发动“人民革命”,驱逐了中国及外蒙官员。同年8月14日,在苏俄的策动下,唐努乌梁海宣布“独立”,成立“唐努图瓦共和国”,以俄国殖民点别洛沙尔斯克为首都,改名为“克孜勒”(红城)。同时在苏俄的扶植下组建“图瓦人民革命党”作为“执政党”,由喇嘛丹都克出任“总理”。但中华民国政府不予承认。同年9月,苏俄宣布不把“唐努图瓦”视为自己的领土。

1924年,苏联承认“唐努图瓦共和国”。并在次年7月与“唐努图瓦共和国”签订“友好条约”,建立“外交关系”,但实际上完全控制着“人民政权”的运作。

图瓦人民共和国

1924年,图瓦境内发生政变,喇嘛丹都克出任“国家元首”。亲苏的图瓦人民革命党员被驱逐出政府,转而与蒙古国的上层喇嘛建立了密切的往来。并且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互相承认彼此的独立。

1926年11月,图瓦人民革命党宣布把“国名”改为“图瓦人民共和国”,并颁布了“宪法”。而中国主张其是领土一部分,不承认其独立地位。

1928年,图瓦小呼拉尔宣布以黄教为“国教”,并遥尊远在拉萨的十三世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此时“图瓦人民共和国”的一系列亲蒙政策已经引起苏联方面的警觉,苏联不得不向图瓦增派占领军和政治官员,以镇压其境内的亲蒙派政治势力。

1929年,由莫斯科东方大学培训毕业的五名乌梁海人以“调查经济情况”为由返回图瓦。他们一回到图瓦便随即发动政变,推翻境内的亲蒙政权。成立“最高人民委员会”,成为境内最高权力机构。在此后的三年内,照搬苏联模式在全国建立基层组织,并在苏联指示下开展“反封建革命”。在图瓦全境开展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运动。

在政治上,清洗维护传统的右翼领导人,确立共产党政权的绝对领导地位,对反对共产党政权的事件进行武力镇压。

并于1932年逮捕并处决了丹都克喇嘛。同时,对图瓦人民革命党展开大清洗,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党员被逮捕处决。在文化上,打压喇嘛教、萨满教等宗教势力,图瓦境内的喇嘛寺院也从1929年的25座减少到1932年的1座,当地最大的查丹寺被烧得仅剩一层一米厚的灰烬。

僧人数量由1929年的4000人减少至1932年的15人,萨满巫师则一名不剩。同时为了控制其文化,在1943年,图瓦语改用在西里尔字母的基础上的新文字书写,停止使用回鹘式蒙古文字(即老蒙文)。农业上,强制推行农牧业集体化,图瓦境内超过90%的牲畜被充公。

图瓦人民共和国国旗(1926年-1930年)



在此次清洗之后,“最高人民委员会”的五名成员之一的萨尔查克·卡巴霍列科维奇·托卡成为了“图瓦人民共和国”实质上的最高领导者。苏联吞并图瓦后,他一直担任“图瓦人民革命党”(图瓦并入苏联后改为图瓦共产党)的第一书记直至1973年去世,统治这块土地长达44年之久。

“图瓦人民共和国”名义上是一个“独立国家”,虽然有自己的“国家象征”,但实际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苏联的附庸国,直到1944年被苏联吞并。

战争时期

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图瓦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大呼拉尔当天即向克里姆林宫发去电报,表示“图瓦人民将挺身参加苏联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斗争,并要为此竭尽一切力量和手段,直到取得最后胜利”。三天后“图瓦人民共和国“对德宣战,苏联政府在未通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情况下,指示“图瓦人民共和国”参加苏联卫国战争。1942年,苏联政府允许在“图瓦人民共和国”进行征兵。

第一批新兵在1943年5月入伍,加入苏军第25独立坦克团(1944年2月起成为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第52军的一部分)参加了在乌克兰、摩尔达维亚境内的战役。 之后随军相继解放了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地。而第二批新兵加入了苏军第8骑兵师,参加了在乌克兰西部地区对德军后方的反击。

在卫国战争的四年内,一共有8000多名图瓦人参加苏联红军开赴卫国战争战场,其中有不少人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获得了苏联和“图瓦人民共和国”的各类嘉奖和奖章。

在卫国战争的四年内,“图瓦人民共和国”为苏联几乎无偿的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牲畜、数以万计的各类食品与物资。此外在战争结束时还捐赠了3万多头奶牛,以帮助乌克兰战后农牧业重建。同时,苏联也从中对“图瓦人民共和国”进行经济掠夺,据不完全统计,一共有折合3500万卢布的黄金储备在战争四年里被陆续转移至苏联境内。

并入苏联

1944年8月17日,在萨尔查克·托卡的主持下,“图瓦人民共和国”小呼拉尔大会通过一项宣言,宣言中称:“由于对伟大的社会主义苏联的无比崇高的热爱,请求苏联接纳‘图瓦人民共和国’”。同年10月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其“请求”,并于同日颁布了《关于接纳图瓦人民共和国进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决定》,图瓦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图瓦自治州”,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至此,图瓦正式成为苏联领土。

194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和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该条约对于外蒙古的地位做了明确的规定——即中国承认外蒙古为独立国家,但并未提及唐努乌梁海的归属。

10月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将唐努乌梁海列为第299号选区,通过中华民国驻前苏联大使傅秉常的调查,国民政府知道此事但未表态。

1948年5月,中华民国驻苏联大使傅秉常照会苏联外交部,声明“唐努乌梁海是永远属于中国的神圣的领土”。但苏联政府置若罔闻。自此之后,中国在事实上完全丧失了对图瓦的领土主权。

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国旗(1978年-1992年)



1961年10月11日,图瓦自治州升格为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直至苏联解体。在被苏联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图瓦一直对世界的其余部分紧闭大门,外国记者、旅行家和外交官很难获得前往图瓦地区的许可。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神秘之地。

近代时期

1994年俄罗斯发行的纪念图瓦并入俄罗斯50周年的邮票



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民族意识觉醒。图瓦境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逐渐表露。要求提高本民族地位的呼声日益增强,甚至还引发了一波反俄潮。

1990年2月,图瓦师范学院(现俄罗斯图瓦国立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卡迪尔-奥尔(音译,后担任图瓦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在克孜勒创立“图瓦民主运动”,主张改善图瓦长期以来就业、住房奇缺等民生问题,同时主张复兴图瓦语、提高图瓦文化的地位。

然而不久后,图瓦境内便爆发了民族主义骚乱,造成数十人死亡。当时一些激进的图瓦人更是宣称“俄罗斯人,留下来给我们当奴隶!”、“给你们一周期限(搬走),否则消灭你们!”导致大量俄罗斯人回迁,许多外地人冲进城市抢占住宅,社会持续动荡。图瓦共和国仍然是俄罗斯境内治安最为混乱的地区之一。

1990年12月12日,图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主权宣言。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更名为“图瓦共和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独立,但图瓦仍留在俄联邦内。并在1992年3月31日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条约,正式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

1993年10月22日,图瓦共和国颁布新宪法。成立由32人组成的最高呼拉尔和大呼拉尔(地方议会),负责外交政策和宪制事务。共和国领导人称“图瓦共和国总统”。

2001年5月6日,经全民公投后通过的图瓦共和国现行宪法。现行宪法中没有提及图瓦的主权,以及俄语和图瓦语的地位。同时废除了“图瓦共和国总统办公室”,“共和国总统”改称为“共和国主席”,由俄罗斯总统任命。根据2000年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的总统令,图瓦共和国由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管辖。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图瓦共和国首府克孜勒,这是普京10年来首次访问该地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