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慕侠是名震京津的武术名师,与津门大侠霍元甲不仅是同乡,而且还齐名。
他曾拜周镖师、张占魁、李存义、应文天等9位武林高手为师,习得了形意和八卦的要髓。
在他家中,收藏着刀、枪、剑、棍等各种兵器,其中,不乏鸳鸯剑、折铁青萍剑等有名剑器。
但是,在他心目中,最喜欢的兵器莫过于那把“僧王刀”。
顾名思义,这是僧王的贴身宝刀。
而僧王,就是晚清名将僧格林沁。
他的这把宝刀长约1米,被鳄鱼皮包裹着的刀鞘呈深紫黑色,刀一出鞘,寒光逼人,锋利无比,着实是一把好刀。
咸丰八年,英法联军炮击天津大沽炮台,沿海河入侵天津。清政府派天津大盐商海张五协助僧格林沁一同办理防务。
海张五利用存盐、白灰、盐坨席包等物,在白河一带构筑起一座坚实的炮台,而且,仅仅花费了3万两白银。
第二年,英法联军声势浩荡地来了20艘战舰,再次入侵大沽炮台。
僧格林沁率领清军英勇抵抗,他们利用海张五修筑的工事,把英法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大沽保卫战的胜利。
为了感谢海张五做出的贡献,僧格林沁解下自己的贴身宝刀,送给了海张五,以作纪念,同时,也是对海张五的一种认可和鼓励。
后来,韩慕侠跟随海张五参加了一场“鸿门宴”,危险时刻,韩慕侠挺身而出,利用写书法的镇纸当刀,救了海张五一命。
海张五感激万分,将“僧王刀”转送给了韩慕侠。
从此,韩慕侠带着这把僧王刀云游名山大川,遍访武林高手。
当张占魁受聘于“直隶捕盗营”时,韩慕侠曾带着这把僧王刀协助师父屡破奇案。
当八国联军侵华时,韩慕侠又带着这把僧王刀协助师父李存义夜袭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砍杀来犯的俄国士兵……
在老师的点拨以及自己的数次实践之下,韩慕侠的武功大进,小有成就。
后来,他创办了天津武馆,平日里,教授徒弟武功,发扬中国传统武术。
可是,他从不轻易把那把“僧王刀”示人,直到他招了一名新徒弟。
1915年冬天,南开学校准备开设中华传统武术课程,校董严修和校长张伯苓邀请韩慕侠为柔术课的客座老师。
就在韩慕侠受聘南开学校,并为全校师生做了讲座的第二天晚上,南开学校的学生周恩来敲开了天津武馆的大门,请求拜见韩慕侠。
两人一番交谈后,周恩来仰慕韩慕侠的高超武艺和慷慨大度,韩慕侠钦佩周恩来的年少志高和能力才华。
当即,周恩来拜韩慕侠为武术老师。
从此,除了在经济上资助周恩来留学以外,韩慕侠还教授周恩来一些功夫,打算将他培养成武林高手。
有一天,韩慕侠将周恩来叫到客厅,从柜子里取出一把宝刀,递到周恩来面前,他告诉这位徒弟:“这是僧格林沁的贴身战刀,平日里,我是不会轻易拿出来的,今后,你就用这把刀练功吧。”
周恩来双手接过宝刀后,仔细端详了一番,心中不由赞叹:“寒光闪闪,锋利无比,果然是一把好刀。”
就这样,此后3年,周恩来一直使用“僧王刀”在武馆练功。
后来,韩慕侠的女儿韩小侠与徒弟马逸林结婚,韩慕侠便把这把心爱的僧王刀送给了自己的女儿。
直到1966年破四旧的时候,韩小侠主动上交了父亲韩慕侠留下来的练武器械,她把家里的八卦大刀、鸳鸯双剑、僧王刀捆在一起,交到了附近的陶然亭派出所。
但是,她对那把“僧王刀”一直念念不舍,放心不下,因为这是一把有温度的刀。
于是,她写了一张字条贴在了刀套上。
陶然亭派出所的民警接过来这些器械后,只见贴在僧王刀刀套上的字条上写着:
“这口刀,是周总理使用过的钢刀,最好能让我留作纪念;如果不能让我留存,请不要把它作为一般的铁刀处理。”
寥寥数语,不仅寄托着韩小侠对这把刀的深情,更是显示出她对周恩来总理的牵挂。
经过上级研究和批准,不久,民警便把这把“僧王刀”还给了韩小侠,并嘱咐她要好好保管。
看到再次回到自己手中的僧王刀,韩小侠悲喜交加,激动不已,她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张字条会让这把宝刀保留下来。
三年后,韩小侠不幸染病,得了半身不遂。经过医生的治疗,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是,留下了后遗症,走路的时候,双腿好像不听使唤,走着走着就走歪了。
在这之后,每天早晨,韩小侠都会带着僧王刀去陶然亭公园,练练八卦刀,打打形意五行拳。
常年以往,从未间断,未曾想,伴随在她身边的后遗症竟然消失了,而且,身体越来越硬朗。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夜之间,天津有无数房屋倒塌,许许多多的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不仅如此,余震带来的震感非常强烈,不少房屋摇摇晃晃,甚至房前的柱子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安全。
许多百姓从楼上搬到了地面居住,韩小侠家亦是如此。
不过,刚刚搬到楼下的韩小侠,忽然想起了僧王刀还在楼上,年过六旬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冒着余震带来的危险,一口气跑到五楼,把宝刀取了下来,保存在自己身边。
这把僧王刀,不仅仅是一把宝刀,它更是韩慕侠、韩小侠与周恩来总理之间的感情纽带,它见证了纯真的师徒情谊,也见证了小师妹韩小侠对周师哥的尊重和敬仰。
宝刀未老,因为它遇到了真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