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正月,韩王妃艾氏去世,当朝皇帝宪宗朱见深按惯例赐祭葬,同时命有司官员为其修建坟园。此时已经接近明朝中叶,一位王妃的去世而已,本不值得探讨。然而不知为何,成化朝的官方史书《宪宗实录》却在记录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我们来看一看:
己丑,韩王偕灊妃艾氏薨。妃,西城兵马副指挥溥之女。成化戊子册封为广安王妃,庚寅进封韩王妃。至是薨,赐祭葬如制。—《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二十四》
明代亲王妃冠服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仔细再一看,这里的所谓朱偕灊,不应该在两年以后才由彰化王进封韩王吗?如果不是朱偕灊,那么这位韩王又是谁呢?
离奇消失的韩悼王
大明王朝建立之后,开国皇帝朱元璋决定“封建诸王”,目的是让各地的戍边亲王起到“上卫国家,下安生民”的作用。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第二十子朱松被封为韩王,封国辽东开原。由于靖难战争的缘故,朱松一直没有之国,并且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在京师南京去世,谥曰宪,葬于安德门外向山之原,即今韩府山。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韩宪王嫡长子韩世子朱冲(火或)袭封韩王,并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迁国陕西平凉府(今甘肃平凉),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去世,谥曰恭。
平凉韩王府复原图
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韩恭王庶长子开城王朱范圯进封韩王,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去世,谥曰怀,无嗣。
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韩恭王庶次子西乡王朱范(土卬),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进封韩王,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去世,谥曰靖。就在当年,韩靖王庶长子朱徵钋袭封韩王。
- 韩悼王是谁?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正月,朱徵钋去世,谥曰惠。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九月,韩惠王庶第三子彰化王朱偕灊进封韩王,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去世,谥曰康。
明代亲王冕服
那么问题来了,自惠王薨逝,到彰化王袭爵,中间有长达七年的时间,这期间的韩王是谁?我们遍寻《宪宗实录》,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这位韩王袭爵、去世的记载。好在还有《明史》,让我们确定惠王和康王之间,确实还有一位韩王:悼王朱偕㳘。
成化五年,徵钋薨,子悼王偕㳘嗣,十年薨。弟康王偕灊嗣,弘治十四年薨。—《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明史》,是以《明实录》为主编纂而成。那么我们究竟能否从实录中确定韩悼王究竟是谁呢?其实也是可以,就是要花一些功夫。
- 艾氏是否韩悼王妃?
回到本文开头,那位在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去世的艾氏,是不是就是韩悼王的王妃呢?
前文提过,在悼王之前,历代韩王有宪王、恭王、怀王、靖王和惠王。宪王妃冯氏,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去世。恭王妃韩氏,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去世。怀王妃郭氏,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依然在世。靖王妃刘氏,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自尽殉葬。惠王妃石氏,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去世。
平凉柳湖公园:原韩王府花园
经过简单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艾氏这位韩王妃,就是韩悼王的王妃。
韩惠王共七子:朱偕淓、朱偕㳘、朱偕灊、朱偕㶇、朱偕漩、朱偕滦和朱偕瀞。其中朱偕淓的赐名时间在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偕灊、偕㶇、偕漩、偕瀞的赐名时间在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而次子朱偕㳘的赐名时间虽然被遗漏,但他在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被册封为广安王,却有着明确的记载。
结合朱偕淓虽有赐名,但未封爵,推测为早夭来看,韩惠王薨逝以后,第一顺位继承人就是广安王朱偕㳘。同时我们不妨再来看一看艾氏的履历:她在成化戊子,也就是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被册封为广安王妃,与史书的记载完全一致。
己丑,命驸马都尉周璟为正使,礼科给事中张宾为副使,册封韩府兵马副指挥艾溥女为广安王妃。—《明宪宗实录卷五十九》
- 悼王袭爵与去世时间
王世贞,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由王世贞所著的《弇山堂别集》,记载了大量自开国以来的典故及史事,被誉为“一代实录”,可补《实录》、《会典》之阙。而在本书之中,记录了韩悼王的由广安王进封韩王的时间: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
《弇山堂别集》
但是问题来了,根据《实录》的记载,艾氏进封韩王妃的时间是哪一年呢?成化庚寅,也就是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王世贞和《宪宗实录》,哪一个记错了呢?
其实很可能都没错。我们在前文提到过,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靖王去世,惠王就在当年袭爵。所以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惠王去世,悼王当年进封韩王并没有问题。而明代郡王妃进封亲王妃,有时候是有时间差的。比如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封国山西潞州(今山西长治)的沈藩武乡王朱佶焞进封沈王,其妃韩氏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才被朝廷授予亲王妃金册。
至于悼王的去世时间,笔者判断在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六月至闰六月之间。当年六月十四日,史书记载韩王向宪宗皇帝上奏,称其曾叔祖襄陵王朱冲秌“性至孝”,请求朝廷予以奖谕。但是到了闰六月二十二日,户部提出韩王薨逝,幼子朱旭桧才三岁,应将其一半岁禄作为养赡费用。
乙巳,户部言:“韩王薨,其应袭庶长子旭桧生才三岁。且府中连丧不举,百需窘乏。宜如襄陵王所请,量给养赡,命于王原禄三千石内岁给其半。”从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三十》
宪宗朱见深画像
这里我们还要再提一句,史书中记载的襄陵王名字是朱范址,这是错误的。首先朱冲秌是悼王曾祖父韩恭王的弟弟,按辈分算确实是曾叔祖。而朱范址是朱冲秌之子,按辈分算是叔祖。其次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的时候,朱冲秌依然在世,他直到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才去世。由此可以看出,孝宗朝文官在编纂《宪宗实录》的时候,态度是多么得不端正。
- 如何确认谥号与名字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正月,当时仍然在世的怀王妃郭氏(悼王伯祖母),因缺乏后代赡养,请朝廷赐予食米,史书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了朱偕㳘的谥号悼,谥法“中年早夭”曰“悼”。
戊寅,赐故韩怀王妃郭氏食米月十石。时王薨无嗣,爵传至悼王,亦早薨。妃以宫眷衣食不给为请,故特赐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七》
明代亲王府复原图
到了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的时候,时任韩王朱偕灊被指责只赡养嫂子悼王妃,却对伯祖母怀王妃不闻不问,史称“遂至失所”,也就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这就很有意思了。
悼王妃艾氏,早在八年前就已经去世,这位不知名的悼王妃又是谁呢?笔者推测,此人应该是朱偕㳘庶长子朱旭桧的生母。之所以称为悼王妃,很可能在朱偕㳘去世到朱旭桧夭折的这段时间里,她被进封为韩悼王次妃。
但是朱旭桧这位第一顺位继承人,就这么水灵灵无声无息地夭折了。由彰化王进封韩王朱偕灊,其本人的王妃郭氏,正是怀王妃的侄女,可他却能让伯祖母在王府之中无立足之地,可见天性凉薄。这样一个人,居然能善待小嫂子,笔者都不敢再细想下去。
己酉,命韩王偕灊分禄,养韩怀王妃。初怀王薨,无嗣。悼王袭封,寻薨,亦无嗣。二王遗妃岁各有米一百二十石。彰化王进封韩王,二妃之米皆停给。韩王止养悼王妃,怀王妃遂至失所。—《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三十四》
明代平凉城复原图
然而一直到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的时候,史书中才第一次将朱偕㳘的名字,和韩悼王联系在一起。
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朱偕灊去世,谥曰康。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韩康王庶长子渭源王朱旭櫏进封韩王,嘉靖十三年(1534年)去世,谥曰昭。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韩昭王嫡次子韩世子朱融燧袭封韩王,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去世,谥曰定。由于世子去世在前,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韩定王庶孙朱朗锜袭封韩王。
为了应对越来越庞大的宗室队伍,朝廷在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出台了《宗藩条例》,像朱朗锜这样以庶孙袭封的亲王,其次嫡子及庶子要按照他本来的爵位镇国将军往下降。但是在朱朗锜请求封自己庶长子朱璟澜为郡王的时候,礼部的态度却很暧昧,表示当年康王和悼王之间是兄终弟及,不算是小宗入继大宗,同不同意,就请陛下圣裁。
今韩府自悼王偕㳘绝嗣,康王偕灊以弟由彰化王进封,其次嫡、庶子在未奉条例之前,向来相沿承袭。今在条例之后,似难准从。但康王以弟继兄,传至今王,俱属正派,与旁枝一从再从者不同。应否准封,伏候圣裁。—《明神宗实录卷二十七》
神宗朱翊钧(中)剧照
结语: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袭封、去世时间的大面积漏记,起源于《明世宗实录》。这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需要记载的事情太多,有所失误情有可原。但是宪宗成化朝总共才二十三年,韩王一脉偏偏在悼王身上出现了那么多的错误和漏记,难道另有隐情吗?
笔者想来想去,只有悼王独子朱旭桧之死并非意外,才能回答这个疑问。既得利益者:一直活到了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的韩康王朱偕灊,联络《实录》编纂官做了手脚,才会导致朱偕㳘这位韩悼王,差点从史书中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