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中国血统,但是我有100%的中国心!”1978年,一个高鼻梁、碧眼睛的外国小伙,站在广东梅州一条泥路上,泪流满面。他就是熊德龙,印尼和荷兰的混血儿,却在中国找到了自己的“根”。

“爸爸妈妈的祖国,我总算回来了!”他一边捧起一把泥土,一边喃喃自语。

很多过往的人看着面前这个外国人长相的人这样,都投来疑惑的目光,但很快他们就会感谢这位外国先生。

他就是熊德龙,这一年他到了梅州之后就成立熊氏慈善基金会,投资数亿元兴办各种学校、医院和敬老院,其中最著名的要数6座大桥,贤母桥、发明桥、如淡长廊、嘉应大桥、剑英纪念大桥和熊德龙大桥。

除了大桥外,梅州市华侨博物馆和梅州人民医院也得到了他的两千万的慷慨资助。

两年后他牵头让中国2000多名中层干部到国外考察培训,在美国加州大学听讲座,学习金融、经济和管理的知识。

同时他的慈善活动不局限在广东梅州,还扩散到贵州、云南、吉林等贫困地区,在偏远地区建设希望小学。

1995年代1997年连续三年的国庆,他在美国都积极组织人们参加升国旗活动,还和央视联合举办春晚。

为什么他在中国做这么多慈善活动,难道他是中国人吗?还是他有利可图呢?



实际上他并没有中国国籍,他的父亲是荷兰人,母亲是印尼人,血统中没有一点中国血统。

那为什么他要如此不求回报地帮助中国?

“我没有一点中国血统,但我有百分百的中国心!”被问到这个问题他这样回答。原来这和他的养父母有关。

1947年,熊德龙出生在雅加达,然而出生不久后他就被放到了孤儿院,据档案记录他的生父是一个荷兰人,母亲则是印尼人。

一年后,一对在印尼侨居的中国夫妇收养了他,并为他取名熊德龙,希望他能成为人中之龙。

养父熊如淡经常教他中国文化,教他学习《增广贤文》,告诉他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孝道,家乡亲人有困难就有尽力去帮助。

养父是这么教的,他也是这么做的,尽管家里要抚养三个孩子,但他们依旧坚持攒钱寄给家乡的老人。

养母黄凤娇每年都给祖父母寄钱回去过年,有时实在拮据,她就把一直珍藏的镯子当了,寄钱回去。

养父母的行为深深影响着熊德龙,让他对家乡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感,对于客家人的文化有着深深的认同。

长大以后他进入亲戚的一家海绵厂打工,两年后他运用学到的经验创业,自己开海绵厂,然而很不幸一场火灾引发,厂房和工具都在大火中烧没了。

养父母没有怪他,反而是将一直勉强维持营生的面店和房子卖了,让他东山再起。

有了养父母的支持,熊德龙信心倍增,转换赛道到烟酒上再发力。

他果然有经商天赋,10年的时间就将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强,而且还涉猎了金融、房地产、酒店、国际贸易等行业,成为印尼著名企业家。



1982年,他移民美国成立熊氏集团,将业务拓展到加拿大、中国、新加坡、印尼等多个国家。

在赚钱的时候,他也兼具奉献精神,1993年他收购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日报》,报道中国的声音,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

2001年,他又在印尼创办印尼版《国际日报》,用来宣传中国文化,在这份报纸上还能看到《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等报纸上的内容。

2016年,菲律宾和中国的南海争端爆发,菲律宾恬不知耻地将向国际仲裁庭提交的南海仲裁案迎来判决结果,熊德龙马上在印尼报《国际日报》上发表文章,控诉菲律宾掉到黑白、违背历史,破坏世界和平。



如今熊德龙还在致力于推动中国和外国的贸易活动,中国人也十分认同他为同胞,22个城市都为他颁发荣誉市民称号。

中国人不看血统,不看身份,只看归属感,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不做损害中国的事,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同胞,熊德龙先生值得我们的尊敬。

参考信息:新浪网:熊德龙:背诵《增广贤文》长大的印尼侨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