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病情还在加重,赵志青仍以轮椅代步,每天坚持上班出门诊,坚持血管疾病研究,在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等领域不断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撰文 |燕小六、汪航
责编丨汪 航
两年前,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赵志青“封刀”,再也不做手术了。
做出这一决定时,赵志青50多岁,正是外科医生的“黄金年龄”,但双腿的力道已经无法支撑他站起来。2018年确诊渐冻症后,赵志青的病情不断进展,从肌肉无力、拄拐到依赖轮椅出行,身体每况愈下。
即便丧失了行走能力,赵志青还是会出现在上海长海医院,出门诊、做义诊、上讲台、指导手术……只不过,他需要在临床中偶尔停下来,进行力量、呼吸等训练,以“对抗”部分器官的萎缩趋势。
在业内,赵志青一直以颈动脉疾病诊疗而闻名,曾完成多个全国首例手术,担任着上海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重要职务。确诊渐冻症后,他想要把这些外科技术尽早传承下去,让更多患者获益。
“只要还能动弹,只要还能坐着轮椅出门,我就会到医院出门诊。”赵志青对“医学界”说。
赵志青教授/图源:上海长海医院
医学专家确诊渐冻症
在血管外科界,医生们会用“树杈上的马蜂窝”来形容颈动脉体瘤,以显示其手术的棘手程度。赵志青就专攻这一领域。
作为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颈动脉体瘤大多是良性的,但由于瘤体血供丰富,病变部位特殊,手术风险极大,出血多,极易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以前我们管它叫血管外科的陷阱,手术看起来简单,但术后不少患者要么死、要么残。”赵志青回忆。
为了改善临床诊疗,20世纪90年代,赵志青做了大量基础研究,理清血管解剖结构、分析疾病特点,并通过一系列的手术创新,成功减少了术中出血风险与患者术后并发症。
2008年-2016年,赵志青团队收治了116名颈动脉体瘤患者,共切除肿瘤131枚,其中,瘤体巨大、肿瘤病理分级最高的患者占比38.9%。随访显示,患者围手术期内无死亡,随访1-8年后,绝大多数患者都没有明显并发症。
“要知道,其他文章报告三五十例手术就算多的了,而我们的手术例数最多,成功率达到了100%,并且全部完整切除肿瘤,还保障了血管的远期通畅。”赵志青说。
也是在颈动脉体瘤的手术台上,赵志青第一次察觉到了身体不适。
“2016年,我接诊一名患者,肿瘤紧紧包绕血管,有鸡蛋那么大。手术做了8个多小时,当时做完我就发现,自己的脖子不行了。”
起初,赵志青以为是颈椎病犯了,卧床休养了一段时间。没过多久,他的大腿肌肉开始萎缩,渐渐进展到走路踉跄、经常摔倒。当时,他还和同事开玩笑,称自己可能是走路太快,或是鞋子不合脚。
2018年,医院向职工征集援外医疗意向名单,赵志青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报名去非洲执行任务。临出发前,体检结果将他排除在了名单之外:肌电图异常、脊髓前角细胞损害。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看了报告后直言不讳,称这一结果“很不吉祥”。
2022年10月30日是赵志青至今记得的日子,这一天,他被正式确诊为了渐冻症。在此之前,他甚至不认识这一疾病,“我做血管外科,和渐冻症根本就是两个方向,直到了解后我才知道,这个病原来这么厉害。”
渐冻症是运动神经元病,也叫肌萎缩侧索硬化,它发病率不高,但迄今为止,治疗渐冻症都是一个世界难题,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五大绝症”之一。
“患者预期寿命3-5年,最后两年浑身不能动,只有眼睛能动。”确诊渐冻症后,赵志青的心态曾经历短暂波动,但疾病并没有吓倒他,“我觉得时间还蛮紧的,那我的学生怎么办?我自认为是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如果不把手术技能传给大家,就太可惜了。”
赵志青教授(右一)带领团队在病房和病人交流/图源:上海长海医院
更能理解患者的难处
确诊渐冻症后,赵志青的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如今,他一边治疗、一边继续从事临床工作。
目前,全球有4款药物获批治疗渐冻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延缓进程。在此基础上,患者还需接受呼吸、营养、对症等综合治疗。随着医学发展,越来越多的渐冻症患者能活过3-5年的生存期,甚至有些人能带病生活10多年。
赵志青坦言,治疗过程并不容易。2018年确诊后,他开始用口服药。2023年,一个由“冰桶挑战”善款资助研发的新药,在美国获批上市。医院曾帮助赵志青买药试用,吃了半年,这款药被爆出Ⅲ期临床失败、撤出市场。
除了吃药,赵志青还要像化疗一样按疗程静脉输液,每年365天,输液日超100天。“你看,我手上的静脉都打不进了。”赵志青拉低衣领,向“医学界”展示他的锁骨,下端有一个鼓包,那是几年前埋下的输液港。
“我得坚持。如果我放弃了,就没办法医治别人,学生没法顺利毕业。我想把自己一身的本事传下去。”赵志青说。
至今,赵志青仍坚持出门诊,并兼顾医教研,他曾一边输液、一边参与ICU抢救。2022年10月,他最后一次上手术台主刀。此后,赵志青依赖轮椅代步,出现过呼吸困难、需要吸氧等紧急情况。
“医学界”见到赵志青这天,是他的门诊时间,他一天要接诊几十名患者,对于手术病人,他定好手术方案后,会拿到组里讨论、确认主刀。若手术较复杂,他会进手术室,现场指导年轻医生操作。
“有患者担心这种方式的效果不好,我就解释,年轻医生更强,手术做得很漂亮。事实上,患者们对结果很满意。”赵志青说。
也是在治疗过程中,赵志青切实感受到了患者求医的艰难。他曾求诊于国内渐冻症诊疗领域的权威专家,但需提前一个月预约。实在约不上,他就四处打听最新挂号信息,清晨六七点赶到医院,坐在诊室外等号,直到午饭时才顺利问诊。
因为这事儿,上海长海医院推出按时段挂号后,赵志青特别叮嘱患者,要注意预约时间,建议卡着点到诊室,“不想让患者多等。”
每周,赵志青还要做2-3次康复训练。有时训练时间和门诊重叠,他也会提前通知患者,别在诊室外空等。“自己生了病,才真正领会到什么是思考问题要站在患者角度。”赵志青说。
赵志青正在进行呼吸训练/拍摄:汪航
只要能坐着轮椅出门,就继续出门诊
2024年11月中旬,赵志青当选上海市第三届“医德楷模”选树人物。即便病情还在加重,他仍以轮椅代步,每天坚持上班出门诊,坚持血管疾病研究,在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等领域不断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赵志青有个决断:只要能坐着轮椅出门,就到医院出门诊、去给学生讲课。“因为这是我打小的志向。小学三年级时,我曾因病差点失明。治愈后,就觉得做医生好。”
18岁时,赵志青参军入伍,后从山东考入第二军医大学(后更名海军军医大学)。毕业后,他留在上海长海医院,成为一名军医。
彼时,长海医院已被评为三甲,外科系统拥有吴孟超、仲剑平等知名专家,医院血管外科创始人景在平推动建设的血管外科初现雏形。
在此之前,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是“穷人病”,没有形成明确亚专科。学术敏锐的赵志青浏览文献、查阅文章,认为这是个有价值的学科方向,因为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血管病发生率会上升。
1998年,赵志青争取到机会,赴德国最先进的血管外科中心学习。“当年,德国一家医院每天能完成十几台颈动脉狭窄的手术。而在整个上海,同期估计一年也不会超过10例。巨大差距主要源自疾病认知,我们的医生、患者对血管病了解太少。”赵志青说。
因为这次进修,他意识到颈动脉狭窄导致中风,是可以手术预防的,国外已有成熟经验。回国后,他坚定了要主攻颈动脉疾病。
当时,想要从无到有建立血管外科、形成亚专业并不容易,但赵志青认为,只要积极探索,就能做出创新、于业内领先。
回国后,他率先在国内开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以改善颈动脉血流量,降低卒中风险;围绕颈动脉斑块等话题,到处做科普演讲,在学术会议上找发言机会,想让更多人知道“手术能防卒中”。
2000年左右,他还从神经内科“捞过病人”。“患者出现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已经影响记忆力、计算和行动能力,经常晕倒。神经内科治疗手段非常局限。”于是,赵志青主动和患者、家属沟通,建议做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患者状态彻底改观,每天高高兴兴地出门打麻将。
至今,赵志青都庆幸自己做了非常正确的决定。“血管外科给了我们极大的拓展、发展空间。我们申请很多基金,我个人拿了不少国家奖。”
赵志青在门诊中/图片:汪航摄
在手术操作层面,赵志青参与实施多个“国内首创”术式,包括腹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术”治疗和“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剥脱”等。他在颈动脉体瘤切除术中的创新思路,显著提升手术成功率、治愈率,有效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2011年,原卫生部成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专家组,赵志青是第一批入选的中青年专家委员。
就是这么一个面对疾病时始终在找办法、做创新的医生,在知天命的年龄,和渐冻症“狭路相逢”。
“这个病的病因没有完全搞清楚,很难研发出针对性药物。”赵志青告诉“医学界”,自己和蔡磊有一些线下互动,会分享治疗进展。“他(京东原副总裁蔡磊)一年投入十几亿研发药物,一半是为自救,一半是为造福大家。”
“如果能治好,我最想的还是上台做手术。”赵志青笑着说。
参考文献:
1.高斌, 等. 颈动脉体瘤外科手术治疗单中心经验.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DOI:10.3760/cma.j.issn.2096-1863.2017.03.006
来源:医学界
校对:臧恒佳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