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乌江流经涪陵小镇白涛,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六万人隐姓埋名在白涛镇金子山内,以豪情、激情,血水、汗水,“挖” 出了一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
正在施工的816工程
17年秘密建设,一朝“铸剑为犁”。1984年,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816”工程停建,其配套辅助设施“816堆工机械加工厂”转为816厂开始二次创业。
1985年,四川省公安厅成立了原涪陵地区公安处白涛矿区公安分局,作为今日白涛派出所的前身,正式开启了白涛派出所在金子山上近40年的守护旅程。
为民情怀 传承于红色土地间
1984年,公安部在北京试点颁发居民身份证的基础上,1985年指定重庆、上海、天津等九个城市为全国首批,开展制发居民身份证工作。当时群众需要带上一寸免冠黑白照片来到派出所,由民警手写填好底卡,再把照片贴到身份证卡上,并人工对居民身份证进行编号,随后送到上级部门翻拍制作成居民身份证。
民警在户籍室为群众办理证件
当时的816处于各自为战,转产自救的生产节奏中,全厂以各分厂、部门为单位,“能干什么干什么”。厂区人多,办理手续需要的时间又长,很多人需要在岗位上坚守无法及时办理身份证。人口管理成了白涛的民警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咱们到厂里去上门办!”一人提议,众人响应。白涛分局的第一批户籍民警们就这样在厂区搞起了“流动办理点”,加时加点为职工们办理身份证件,为这支年轻的公安队伍立下了为民服务的初心。
1991年,朱晓萍加入当时的白涛分局从事户籍工作。伴随着816厂大化肥工程的落地扩张,厂区、白涛镇上的人口越来越多,朱晓萍跟着师傅坐在户籍窗口,从她第一天上班起窗口外就永远是人头攒动。
户籍业务从不是以窗口关闭就意味着下班,重新复核材料的完整性、整理上报群众办完的手续。窗口关闭后,朱晓萍和师傅所在的户籍室从来都要挑灯至深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
平安底色 成就在日积月累中
张迅生于1970年,2岁就随父母来到了地处深山的涪陵白涛,是标准的816子弟。他和816的大多数职工子女一样,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在816厂区度过。毕业后,他进入了尿素车间当运行工。1992年4月他考调到厂保卫科。1998年,重庆成立直辖市后,随着企业公安转制改革,28岁的张迅首次被授予人民警察警衔,就职于白涛分局白涛派出所。
刚穿上警服的张迅
“那时社区警务还尚未推行,我们派出所9个民警,经常挨家挨户的走访、检查治安,每到中午从街上走回单位,路上全是招呼我们留下来吃午饭的居民!”
开展宣传活动
谈到过去的人和事,张迅眼里满是回忆。
“白涛老街是每月的“3、6、9”号赶场,每次一到赶场天我们就到场镇去抓扒手,你别看赶场的时候人多,谁是本地人谁是外地流窜来的扒手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走访群众家中
在张迅和其他民警的倾力守护下,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白涛老街的场镇成为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平安场镇”。
使命初心 践行于发展变革时
2004年1月,重庆市公安局白涛矿区公安分局正式撤销,设涪陵区公安局白涛派出所并沿用至今。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作为涪陵区重要的产业支柱,已是涪陵三大工业园区之一。816工程因为解禁也成为了涪陵的旅游名片,前来打卡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挂牌仪式
朱晓萍的视力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差,无奈下从户籍民警转岗成为社区民警,担起白涛街道油坊警务区管理服务重担。两鬓斑白的张迅牵头建起了816社区警务室,管理辖区1万1千多人常住人口,相当于30年前整个派出所辖区的人口总数。
人口管理要求更高、犯罪手法不断翻新、矛盾纠纷化解手法更加多元……面对新形势的严峻考验,以张迅、朱晓萍为代表的老民警们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跟上节奏。
正在工作中的朱晓萍、张迅
“我们的师傅是这么教的,我们也是这么做的,这就是我们白涛派出所的一种传承!”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以躬身力行、德行修养和老一辈公安人的纪律作风言传身教,感染着、激励着所里的年轻人。
2019年,白涛派出所获评重庆市首批“市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白涛派出所的青年民警接过接力棒,逐渐成长为派出所的骨干力量。在新老传承的交替前行下,白涛派出所赓续“三线精神”,开拓创新成立“乌江义警”队伍,将企业职工、广场舞大妈等群体吸纳为平安建设力量,参与到巡逻守护、民情收集、反诈宣防等工作中来,辖区警情、发案数实现连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
金子山上,816工程那根高出山顶150米的排风烟囱迎风挺立。四十年来,白涛派出所以“平安底色”提升群众“幸福成色”,扎根在了这片流淌着红色血脉的土地上,成为了金子山上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