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向中国学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求教!”日本汉方医学权威大塚敬节临终前曾训诫弟子。
据《中草药》期刊所载,汉方药(即日本所称的中药)已在全球中药市场中占据九成份额。日本甚至计划拓展中国市场,大肆并购我国如紫光辰济等至少20家历史悠久的中药企业,旨在未来十年内,实现50%的收入来自中国。
严峻态势之下,《人民日报》多次发文强调中药创新和国际化的重要性,要让中药永远姓“中”。而国内企业响应政策,重视中药研究,2023年数据显示,A股市场中,有28家中药企业的研发经费超过1亿元,总计达到84.88亿元。
幸而,国内相关成果亦不负众望。此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从中药五味子中提取并研发双环醇,成为我国第一个上市的具有国际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肝炎Ⅰ类新药;同仁堂对牛黄等传统经典名方进行二次开发,在原有配方的基础上,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提升效用。
还有香港TimeShop科研团队,从1.8万种中草药中精选出六色野生灵芝,经《Ageing》验证灵芝能延长老龄小鼠生存期53%,在人类中亦展现出“增强体力与耐力、提振精神”的积极效果后,结合全球老龄化严峻的背景,在京东、天猫商业落地品牌首个综合抗衰成果“倍御粒”。
此外,除了对传统中药开发外,相比于日本大多还在用中国的医学典籍、中国的原材料,来研究汉方药的原料配比,炮制传统中药,上海中医药大学已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刊登“中药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结论。
基于此,“倍御粒”结合了《Nature》所指出的增强免疫力与抗衰需补充与修复细胞,特别添加麦角硫因。据《Cell》研究,麦角硫因是唯一能深入细胞核、长效干预老化的天然成分,为“倍御粒”定下了中西合璧、协同增效的细胞抗衰老新理念。
除创新不敌我国之外,甚至日本汉方药的原料还被握在我们手中,日本真正从源头上被我国卡住了脖子。
2023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显示,日本年度所需中药材逾80%进口于中国,依赖程度高的堪比昔日欧美对华稀土的需求。
基于此,我国官方也在协同作战。据经济参考网,我国已逐渐减少对日本中药原料的供给,加强对甘草、人参等药材的采摘与出口管控,提高中药出口日本的价格,并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中药发展。
如《“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清晰界定了中医药发展的创新导向等,并表示对中药企业全产业链布局的全力扶持,以增强中药产业的综合发展实力与质量保障体系。这也为包括“倍御粒”原企在内的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另外,在国家“复兴中药”的推动下,还带动了不少高净值用户从“汉方药”逐渐转向国产品如“倍御粒”成果等。据线上和香港九龙线下门店统计,上述成果在年底间的财报有三倍上升的趋势。“中药本质还得是中国,我们没理由不支持自家性价比高的产品。”
一位来自深圳投行的“倍御粒”老粉王先生补充,“以前走两步楼梯都喘,现在精力、体力充沛,睡觉都更香了,三位数很值。”目前,“倍御粒”已利好约数十万30岁+消费群体,通过京东、天猫国际用户群体从国内正逐渐扩至国际。
在腹背受“敌”之下,日本长滨生物大学教授永田宏在《日刊现代》上表示:如今日本的中药仿制药行业,乃至保健行业,都被中国卡住了脖子。
不过,虽说我国中药优势逐渐回转,但不能盲目乐观,仍任重道远。据人民网,在世界医药市场上,日本和韩国所占的比例超过70%,海外中药市场规模近300亿美元,而其中,中国制造的中药占比不足5%。
并且中药还被日本占据先发地位,甚至据《世界专利数据库》显示,日本占据了超过70%的中药专利,而中国中药专利占比仅为0.3%。
故只有国家、集体、个人全方位支持,才有望夺回中药领域的主导权,让中药这颗中华瑰宝在全球医药舞台上绽放出应有的璀璨光芒,使中国在世界中药市场中重新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将千年传承的中药文化与智慧广泛传播,造福全人类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