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至1938年,正值抗战形势最为紧张之际,有人鼓吹“亡国论”,有人满口“速胜论”,他却是白日操枪,夜间握笔,十月沉潜,写就一本《论持久战》,以鞭辟入里的论证高声昭告:“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前奏:应运而生,苦思冥想
遵义会议后,尽管共产国际肯定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正确路线,但是王明依旧对此多有不满:“毛泽东的马列主义理论不够,他是通晓孔孟儒家学说的人,精通国情,善于在农村活动,但是,他也只能用孔孟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去办事。”
显然,王明万般不情愿,也得承认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把握,其批评点亦在于“精通国情”四字——他总觉得毛泽东是“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不够“苏”,不够国际化。
对此,毛泽东过了很久才回应:“王明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就是他对自己的事情关心得太少,对别人的事情却操心得太多。”这个“别人”,正是苏联。
1937年11月,王明回国,他以“钦差大臣”自许,风头正劲,但毛泽东却无暇顾及他。国共军队对日军侵略的顽强抵抗使得毛泽东初步得出了一个结论: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他隐隐意识到,民间军方都流传着两大危险论调。一头,初期对战伤亡惨重,一些牺牲者家属纷纷神伤,认为“中国武器比不过日本,一定会输;另一头,国共两党内部的乐观主义者则认为,中国很快便会获得外国援助,战胜日本。
低迷的、浮躁的气氛涌动,这让毛泽东感到不安。他提议道:“应该成立一个战争研究会。”很快,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成立,与之互为补充,毛泽东又发起了《战争论》研究小组。
组内军事研究干部要读书,他更要读,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十个月内,他将国内外研究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读了不止一遍。那段时间,身边的人大多围着王明转悠,他曾自嘲:“现如今,我的命令连传出这个窑洞都够呛。”
可也正是那段“孤家寡人”的日子,他读了许多书籍、报刊,做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待到时机成熟,他决意动笔写作一篇文章,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
进行:《论持久战》的出版
原本只欲写一篇短小精悍、便于传播的时评,可越是写作,毛泽东越是发现:“不得不作系统、完善文章。”常常一个问题就能思考几个小时,灵感来了,可能一天一夜不睡觉。
毛泽东的卫士翟作军仍记得:“他一入定,就不吃不喝,有时候实在饿了,就叫我们送一块烤红薯,一边吃,眼睛还直直盯着稿纸。”
他不止一次问过身边的人:“日本的弱点是什么?”那时,除了小组的军事专家,最多的就是负责他生活起居的工作人员。可多数人抓耳挠腮,沉默以对,少数人紧皱眉头,一本正经地分析起了当下战局。
“日本的短处是其战争本质的野蛮性、退步性……”他说,“失道寡助,得道多助,抗日战争的正义性规定了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王明听闻此话,很是不以为然,只说这是“领导人难得的天真。”
他骨子里的确有着中国人的敦厚、端正,但这绝不是其劣势,更不能称之为“天真”。
毛泽东在写作完《论持久战》后,并未能第一时间发表,这其中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事实上,他写完《论持久战》后,根本没有考虑到出版或者发表的问题,这本是他写的一篇讲稿,他想要让中共内部清楚情况,稳住军心。
但陈云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听完了毛泽东的演讲后,心中很是敬佩,向其建议道:“能不能给更多干部们讲一讲?”
毛泽东当下就答应了,但考虑到演讲是一个十分耗费精力的活动,尤其是《论持久战》,演说一次需要将近十天的时间,他对讲稿进行了又一次整理,在党内印发传阅。
很快,毛主席写了一本“抗日宝典”一事传开,不少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干部千里迢迢托人带书,这时,毛泽东才认真考虑出版《论持久战》的事情。
延安根据地物资短缺,纸张更是稀有物,印刷部门只得前往国民党统治区采购纸张,日夜加班、编排,才赶出了第一批《论持久战》。
但“纸张和墨水的质量都不好,闻起来很是难闻,纸张松松垮垮,一扯就掉,不美观,但好在影响力很不错。”毛主席听到身边人的反馈,心神才安稳下来。与此同时,许多共产党人在社会上传阅这本小书,要求加印的呼声越来越大。
问世:多方激赞,经典流传
1938年7月,中共中央致电长江局,要求在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刊登《论持久战》,然而,王明却称“文章太长,刊登不了。”
对此,中共中央再次请求:“可分期刊登。”王明仍是不理不睬。被催促急了,他直接提笔写下:“四亿弗凭斗志衰,空谈持久力何来?”,这是在嘲讽毛泽东所谓“持久”之虚浮。
同时,他又罗织了“毛泽东是消极抵抗分子”的罪名:“一心坐待日苏战,阶段三分只遁牌。”意在反对《论持久战》作出的“抗日战争三段论”。
尽管当时白崇禧、陈诚、蒋经国等国民党高层都对《论持久战》赞不绝口,宋庆龄出面委托友人爱泼斯坦将其译成英文,且多位国家领袖称其为“经典”、“宝典”,王明依旧不为所动。
他写信密告共产国际负责人:“毛的《论持久战》中存在着原则性错误。”
却未曾想到,季米特洛夫仔细阅读了《论持久战》后对毛泽东反而心生敬意,他在共产国际会议上直言:“毛泽东是中国革命实际中锻炼出来的领袖,我从来没见过有人把军事、战争问题说得这般透彻,王明等人不要再争吵了。”
历史会证明,一本著作,从人民中来,亦会回到人民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