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另外还有人说:江湖不只是打打杀杀,更多的是人情世故。

这话确实不假,在农村虽然大家很多都是知根知底的人,这也是一个属于熟人的小圈子。

但是看似邻里乡亲一团和气,实则暗流涌动,潜藏着诸多不可忽视的人情“雷区”。

其中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句是在农村,就算有点本事,也最好不要得罪这3 种人,是自找麻烦。而此话也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先辈们摸爬滚打总结出的处世真谛。那到底是哪三类人呢?我们不妨了解下吧!

首当其冲,万不可得罪村里红白喜事的“总管”。

总管,堪称乡村婚丧嫁娶事宜的“大管家”,事无巨细均在掌控之中。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从迎亲流程规划、宴席菜品敲定,到宾客座位编排;或是一场庄严肃穆的丧礼,丧葬仪式操办、吊唁宾客接待,无一离得开总管的调度。

这些总管,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却能让诸事有条不紊,尽显能耐。得罪了总管,往后自家碰上红白事,旁人碍于情面不愿援手,总管更是冷眼旁观,场面混乱不说,还容易落人口舌,被指办事不力、不懂规矩。

要知道,在重视宗族传统、人情往来的农村,一场体面的红白事,关乎家族颜面,失了总管的助力,犹如折翼的飞鸟,困难重重。所以,对于这些以后有求于对方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得罪的。

再者,爱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之人,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这类人仿若浑身长满尖刺,稍有触碰便跳脚反击。邻里间的一寸土地归属、一只鸡的走失,甚至一句无心之言,都能被他们无限放大,记在心头伺机报复。

和他们掰扯计较,无疑陷入无尽泥潭,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最后落得身心俱疲。

你以为据理力争能讨回公道,殊不知在他们的“歪理”纠缠下,事态愈发复杂,清白也成了奢望。倒不如一开始就保持距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图个耳根清净、邻里相安。


还有一种人,看似不起眼却暗藏风险,那就是村里一无所有、又穷又横的人。老话说得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句俗语精准道出其中利害。

他们身无长物,生活本就窘迫,行事无所顾忌,把尊严与底线看得比天大。一旦被触怒,全然不顾后果,疯狂报复。

砸坏财物、恶语相向还算轻的,严重时拳脚相加,惹上官司、危及性命也并非不可能。为一时意气与之冲突,实在得不偿失,安稳生活瞬间被搅得支离破碎。

之前村里就发生这样一件事,村里有个五保户,他无儿无女,也没有兄弟姐妹,父母也不再了。在村里就是个小“村霸”,谁说他一句坏话,就不得了了,会早晚去人家门口对骂。


好几次和别人打架,但是因为是五保户,又给放回来了。遇到这样的人,着实让人头疼。也因为如此,村里很多人都是躲着他,就连村干部都怕他。村里多数人都知道,遇到他就麻烦,最好是能躲就躲,千万不要去招惹。

俗语“宁和君子打一架,不和小人说句话”,这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至理名言。君子行事光明磊落,哪怕起了争执,打完也能握手言和、明辨是非;小人却惯会暗中使绊、伺机下套,招惹上身,甩都甩不掉。

哪怕个人能力出众、家境优渥,手握话语权,在农村这片人情江湖,也不可小瞧、得罪任何一人。

身处农村,低头不见抬头见,人情往来是生活底色。洞悉并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矩,收起锋芒、谦逊待人,方能绕开麻烦,维系邻里和谐,把日子过得顺遂、安稳,尽享乡村独有的质朴与温情。你们说呢?是不是这个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