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擅长五言诗,自诩“五言长城”,他的诗,也的确是以五言为佳,像著名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一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极具画面感,让人一下就能记住。

刘长卿的五言诗在《唐诗三百首》中选入的也比较多,下面这一首《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又作《送李中丞之襄州》)便是一首极具特色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是送别之作,大致写于安史之乱平定后,有感于李中丞被斥退归乡的不幸遭遇,因而为之打抱不平而作。

这首诗,还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不仅是现代常有“卸磨杀驴”的事情(比如,你在某个公司,兢兢业业,没有功劳有苦劳,结果因为年纪到了,而被首先“优化”),古代也是如此,千年来,人性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被斥归的惋惜与愤懑,其实是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在里面的,全诗如下。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开篇两句“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以叹息开头,点明李中丞的身份,他是一位南征北战的大将军,可是,冠以“流落”二字,就将现状写了出来,他现在是被朝廷罢斥谴归,萧条难归的境况。

“流落”二字,是充满了情感的,这也是全篇的诗眼所在,曾有评论家说,刘长卿的这个开头,“一起手即与别者连缀纽结,开出下文若大天地”,确实是这样的。

接着诗人又点明了李中丞曾经显赫的军职,他是重兵在手,“驱”字用得很好,所谓驱遣十万之众,可见其叱咤风云的才干,是如此地不平凡,可惜的是,这些都已经是以前的事情了,当年的岁月不再,今夕的“流落”与往年的“叱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带给人极大的反差感,也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感慨。



颔联写朋友的态度,“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归家之后,却没有什么可以经营的营生,由此可见,李中丞本人是清洁廉明的,他戎马一生,从来不是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但越是这样,就越凸显了李中丞现状的凄凉,回家无旧业,等于老来无保障,其凄凉的境况可想而知。

但即便如此,李中丞也毫无怨言,只是回味着以前朝廷对自己的信任与关照,所谓“恋明时”,其实暗含了现在的“不明”,使人不能不想起廉颇老矣还希重用的史实,而同情这位被迫退职的大将军。

颈联非常经典,“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这又是闪回的追忆,当年老将军独镇“三边”,敌人望而生畏,不敢前进,边防稳固,是他最大的功劳,这是于国于家都有大功的,而“轻生一剑知”是倒装句,应该是“一剑知轻生”,当年他在沙场上出生入死,毫不顾惜自己生命的事情,只有身边的宝剑最清楚,这是将宝剑拟人化了,所以也更加感人,也更加可叹,试想,老将军的功劳,人不知而剑知,有一次暗示了朝廷的“不明”,诗人的愤懑怜悯之情,也尽显出来了。

如果说前六句都是诗人挥手告别时的所感,那么最后两句,就是朋友早已离开之后,诗人独立在渡口久久不能平息的写实,“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这也是常用的以景结情的名句,诗人念及其故居旧业无存,因此有“欲何之”的忧问,同时又和起手的“流落”语意连成一片。

江汉之景,本就苍茫,日暮苍苍,汉水茫茫,老将白发,归去何方,沉沉暮色吞去了一片孤帆,茫茫汉江也似乎吞没了诗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也使人思绪波荡,触动我们深切的寻思和悬念。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这首五言律诗,写得跌宕起伏,因为有李中丞这一形象塑造,让人感到十分有代入感,作者以深挚的感情颂扬了李将军的英雄气概、忠勇精神和卓著功绩,同时对老将晚年罢归流落的遭遇表示了无限的同情。

全诗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六句都是在刻画形象,同时寄托情感,交代老将军舍身为国的英雄形象与归家无业的凄凉,寄托诗人无限同情。后两句是另一部分,寓情于景,以景衬情,含蓄地表现老将日暮途穷的不幸遭遇。

全诗情调悲怆,感人至深,使人思绪波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