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的一生演过很多电影,但这部应该是他表演生涯中最讽刺的一部,没有之一。
暴发户、干部、知识分子,三种社会身份代表三种意识形态,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
没错,导演黄建新的这部《站直啰,别趴下》拍的是街巷邻居的家长里短。
但却通过细微的市民生活隐喻生活,讽刺社会。
就如那句话说的:世界并非非黑即白、人性也不是非善即恶。
01
高作家最近并不痛快,小小的屋子里不仅要挤下自己和妻子,还要给丈母娘腾地方。
更让其难受的是,自己正值血气方刚,一身蛮力无处可使,就好似打在了棉花上。
就在高作家一筹莫展之际,天上却掉下了大富贵。
单位因为他工作出色,竟然破格为他分配了一套宽敞明亮的楼房。
高作家喜出望外,赶紧找邻居刘干部帮忙搬家。
可这位热心肠的刘干部私底下却嘀咕,自己好心帮人,到头来恐怕是搬石头砸脚。
原来隔壁早就住了个社会闲散人员张永武。
此人蛮横霸道、欺男霸女,放个鞭炮连由头都不给。
刘干部几番隐忍,最终忍无可忍,把人送进了派出所。
张永武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恐吓要整垮刘干部。
慑于淫威,刘干部决定拉高作家下水,企图让他做挡箭牌。
就这样,高作家还没捂热屁股坐稳,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张永武虽是粗人,但见高作家文质彬彬,便起了讨好之心。
他时而赠花,时而送烟,甚至主动帮高作家家里除四害。
高作家本不愿接受,无奈架不住对方三番五次献殷勤,何况人家送的烟,还是没处说理去的。
就这样,两人莫名其妙地混熟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永武渐渐有了些钱,穿起了皮鞋,打起了领带。
连人称都摇身一变,成了"张总"。
他做的是养鱼的买卖,听说是个暴利行当。
这天,他拎着礼品,敲开了高作家的门。
原来是看中了他家的好风水,想合并两家的房子做鱼塘。
高作家半推半就答应了,全然不顾妻子的一再阻拦。
生意做大了,缺胳膊少腿的张永武便扩充人手。
不仅招了个长腿秘书,还高薪聘请了业内的行家里手。
眼见张永武财源滚滚,身家倍增,刘干部忍不住动了歪脑筋。
他以女儿的名义,悄悄打入了张永武的内部,企图揪出他的违法乱纪的小辫子。
女儿小美以秘书的身份混进了张永武的公司。
没想到张永武并未防范,反而对其关爱有加,还时常带其出入高档场所,大肆挥霍。
这可苦了刘干部夫妇,他们终日提心吊胆,生怕宝贝女儿的清白被那个登徒子给毁了。
有一次,张永武甚至带小美去逛街,给她买了一身时髦行头,刘干部得知后,差点没气晕过去。
就在小美全身而退,打消了刘干部的顾虑后不久,高作家终于搬进了新居。
张永武邀请大伙拍了张全家福,大家在镜头前绽放出最真挚的笑容。
在这个大变革的年代里,每个人都在摸索着适应新的生活。
痴迷利益、丢掉节操的暴发户;道貌岸然、心怀鬼胎的小领导。
还有夹在二者之间、无所适从的懦弱文人。
他们身上都有令人不齿的一面,但也都是时代的褶皱,都在挣扎求存、追寻意义。
02
电影里有两个镜头片段很有意思,第一段是开头高作家一家刚搬入新小区的剧情。
除了基本的人物介绍之外,这个场景还彰显了他们三个角色的特点和所代表的社会阶层。
张永武作为小区恶霸,没文化、爱使蛮力,代表着改革开放初期的某些暴发户和底层群体。
他们虽然粗鄙无知,但对个人利益极为敏锐,敢为人先。
刘干部代表体制内的党政干部,他表面正直,善于伪装,实则精于政治斗争,不择手段。
他的行为折射出部分官员道貌岸然的虚伪面目。
高作家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有良知,反感张永武的蛮横,但缺乏勇气当面抗争。
他的懦弱源自过去饱受政治迫害的经历,暗示知识分子群体的悲惨遭遇。
三个角色的冲突从一开始就埋下导火索。
高作家被裹挟其中,两头受气,预示了他的悲剧结局。
而另一个镜头则是片尾的大合照。
结局中,张永武事业败落却与刘干部其乐融融,反倒是高作家黯然搬离。
这一幕带有浓重的讽刺色彩,揭示了现实的荒诞。
张永武和刘干部虽然笑在一起,但这种“相见欢”不过是利益捆绑的结果。
他们谁也不信任谁,随时准备翻脸无情。
这种貌合神离的虚假笑容,正是时代错位导致的人性悲剧。
也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百态的一个缩影。
人性在快速变革的时代洪流中被异化,物欲横流的社会语境下,传统价值渐渐瓦解。
这种表里不一、残缺不全的时代病象,正是那张笑脸背后的荒凉真相。
此外,高作家虽然参与合影,但他内心是拒绝的。
他无法认同这种虚伪的笑容,他的灵魂已经黯然神伤。
而他不久后的搬离,更代表着知识分子对世俗的逃离和反抗。
现实可以歪曲人的脸庞,但无法完全磨灭心中的良知。
高作家选择用行动守护自己的价值尺度,他的悲剧具有一种悲壮的意义。
对于高作家的悲惨遭遇,很多朋友都表示同情但也并非全然悲观。
一方面,他饱受两面夹击,承受了时代和人性的双重磨难。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注定无法在势利的环境中生存。
他的痛苦源自现实的残酷,更源自内心的挣扎和拷问。
这种悲剧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分子群体的集体命运。
但另一方面,高作家并非彻底的失败者。
尽管最后仍然搬离,但他至少没有如张永武和刘干部那样彻底沦丧、弃守本心。
他试图用正直和勇气去对抗不公,虽然无力回天,但这种反抗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他身上凝结着苦难年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处境,他的搬离象征着反抗。
而他参与合影的复杂神情,恰恰说明内心的挣扎远比表面的欢笑更加真实。
03
回顾整部电影,镜头虽然聚焦在了大时代中小人物的身上。
可这不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的折射吗?
市场经济大潮下道德失范、权色交易盛行的乱象;
金钱至上的理念中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困境;
阶层固化和利益集团化,甚至世袭化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在当时是尖锐的,可放在30年后,放在当下的今天,却依旧是最为尖锐的矛盾。
这些矛盾,高作家在等着解决,我们也在等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