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通讯员 潘文苑
阅读提示
“羌年”是集羌族世代相传的歌舞艺术、传统技艺、节庆仪式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实践,是羌族文化的全方位展现。12月5日,“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黑虎羌寨“羌年”庆祝活动现场(11月1日摄)。工人日报-中工网通讯员 潘文苑 摄
12月5日,被誉为“云朵上民族”的羌族人民迎来好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我国“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个月前,一场热闹的“羌年”庆祝活动吸引了远近游客参观体验。燃起火塘“万年火”,跳起欢快的莎朗舞,千人坝坝宴共庆丰收与团圆……11月1日,第七届四川省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暨2024羌年庆祝活动在茂县举行,来自四川羌区县的羌族百姓身着节日盛装,与游客、宾朋一起,共享这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
“释比”是羌文化的“活字典”
“羌年”,羌语称“尔玛吉”,是居住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与绵阳市北川、平武,以及因汶川特大地震搬迁至成都市邛崃南宝山镇等地的羌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相关活动通常持续3日~5日。
钟声九响、炮声六响、羌鼓三通……11月1日,在茂县中国古羌城都会开城仪式上,75岁的余有陈,头戴金丝猴皮帽,左手握银铃,右手拿羊皮鼓,带领手捧羌红、身着羌族民族服饰的小伙们,走下楼梯,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
余有陈是中国古羌城的演员之一,同时,他还有另外两个身份——羌历年省级非遗传承人与羌族“释比”。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全寨人一起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萨朗,直到尽欢而散。活动仪式由“释比”主持。
今年的祭祀仪式在茂县黑虎羌寨举行。在此过程中,羌族小伙抬着刚宰的年猪,伴着羊皮鼓与羌笛演奏的热闹音乐,走上碉楼祭祀台。余有陈跟在队伍后,一边摇响手中的银铃,一边用古老的羌语向群山许下来年风调雨顺的祝愿。
羌族没有文字,只能口记心传文化内容。“释比”是羌族宗教仪式的执行者,以及通晓羌族历史和传说的说唱艺人,也被称为羌文化的“活字典”。余有陈从舅舅手中接过“释比”衣钵后,坚持了46年。他一度担心传承后继无人,但是“现在地方对这方面的保护非常重视,提供了很多展示羌文化的平台,我的4个徒弟成长得很快”。
返乡大学生开起特色民宿
记者了解到,四川省于2008年10月批准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7个县,102个乡镇,971个村寨。
2009年9月30日,“羌年”被遴选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我国各级政府与文化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法规,为“羌年”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介绍,“羌年”是集羌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歌舞艺术、传统技艺、节庆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实践,是羌族文化的全方位展现,见证着羌族文化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时代变迁中的不断发展。
“引导当地百姓自发保护民族文化,鼓励发展乡村旅游,是非遗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茂县文广体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推动羌文化的保护和活化利用,阿坝州依托地理特点、自然特色、文化特质,逐渐发展起“民宿+藏羌文化”“民宿+微演艺”“民宿+文创”产业,让游客有机会了解真实的藏羌之家,体验民族风情。
28岁的王科是土生土长的黑虎寨人。去年8月,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外出工作,而是依托当地政策支持与资金补贴,在寨中开起了特色民宿,在家门口吃起了“旅游饭”。一年多时间里,每逢节庆假日,他的民宿都是满客,再加上特色餐饮,收入非常可观。“过去大量游客集中在县城,现在高山上的寨子也成了人们喜爱的旅游打卡地。”王科说。
57岁的茂县羌族博物馆馆长蔡清告诉记者,围绕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当地很多景区都对羌文化进行静态展示和活态展演,游客不仅能看到具有浓郁风情的羌族建筑,还能通过歌舞、祭祀、迎宾仪式等,深入感受羌族民风民俗与历史文化魅力。
民众自发保护与传播羌文化
近年来,四川阿坝州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不断发展,以“非遗+”模式焕发文化新活力,围绕“非遗+科技”“非遗+时尚”“非遗+文创”“非遗+美食”,通过与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羌文化展示和对外交流平台。
据介绍,为保护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遭受巨大损失的羌族文化,各级政府与文化部门采取了系列抢救和重建举措,设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将包括“羌年”在内的羌族文化保护工作列为重中之重。
王晨阳介绍,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统筹推进保护区基础设施重建与文化生态保护,走出了一条符合保护区实际、独具特色的非遗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新路径,基本实现了“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
作为羌历年的非遗传承人,黑虎羌寨每次举行民俗活动时,杨友年总是不遗余力地向外地游客介绍推广羌族传统习俗和历史文化。在他看来,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有利于羌文化“活”起来和“火”起来。
“今年的‘羌年’民俗活动,很多老百姓自发回家组织参与,这也是大家保护与传播羌文化的积极信号。”黑虎镇副镇长陈娟认为,“羌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有利于进一步健全羌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让羌文化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