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尚可喜戎马数十年,到康熙年间的时候已经年迈多病,所以便将藩务都交给了长子尚之信来处理;但是尚之信性情残暴弑杀,尚可喜虽对儿子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为了能安稳度过晚年尚可喜便在康熙十二年主动上书康熙,请求康熙能准许其回辽东老家养老,留自己的长子尚之信在广东继续镇守。



此时的康熙正在为撤藩一事筹谋,收到尚可喜的奏疏后很是高兴,便打算趁此机会削藩。

没多久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也上书请求撤藩,康熙便着议政大臣们商议撤藩一事。大臣们对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撤藩都没有异议,但是对平西王吴三桂撤藩并不是很支持。

真正支持康熙裁撤三藩,而非两藩的,只有三人:

兵部尚书纳兰明珠

刑部尚书莫洛

以及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户部尚书米思翰

康熙不得不再次召集大臣们进行廷议,在廷议时仍旧只有米思翰三人坚持三藩一起撤,看到三位尚书如此坚定地支持自己撤藩,康熙这才下定决心裁撤三藩。

就这样米思翰成为为数不多支持康熙撤藩的臣子之一,也正因为如此米思翰得到了康熙的赞赏与器重;若是米思翰能够长寿的话,入阁拜相也不在话下,毕竟支持康熙撤藩的兵部尚书纳兰明珠在康熙十六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刑部尚书莫洛在康熙十三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



而米思翰却在康熙十三年便病逝了,去世时年仅43岁而已,恰好是建功立业的年纪。

虽然米思翰的去世十分可惜,但是正因为康熙一直对米思翰“念念不忘”,让米思翰的家族沙济富察氏一族在康熙朝发生了转折,由原本的将门之家,向勋贵世家转变。不仅四个儿子均在康熙朝位至重臣,而且米思翰的孙子孙女更是不得了,不仅出皇后,还出郡王。

出身将门之家

米思翰出身富察氏一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沙济富察氏族,因为祖上世代居住在沙济地方,所以姓氏为沙济富察氏。像乾隆皇帝的哲悯皇贵妃虽然也是富察氏,但是因为其祖上世代居住噶哈里地方,所以姓氏为噶哈里富察氏,噶哈里富察氏远不能跟沙济富察氏族相提并论。

毕竟沙济富察氏族在太祖皇帝在世便出了一位大妃,此人便是太祖的第二位大妃富察衮代。



衮代的高祖父与米思翰的天祖父都为檀都,只是衮代是檀都长子哈礼的曾孙女,而米思翰则是檀都第三子德云珠的玄孙。衮代虽然陪伴了太祖二十余年的时间,先后为其生两子一女,但是后被太祖所休弃;而且衮代所生两子一女均没有善终,至于衮代的五个兄弟全部被辽东总兵李成梁所杀,所以沙济富察氏族中哈礼(衮代)这一支在大清并不显赫。就连衮代的侄孙女,都只是做了辅政大臣索尼的妾室而已。

而德云珠(米思翰)这一支便不同了,德云珠的儿子旺吉努带着族人归顺太祖皇帝,被授予佐领

旺吉努去世后,其长子万吉哈承袭佐领一职;

万吉哈去世后,米思翰的父亲哈什屯承袭佐领一职,并且被太宗皇帝擢升为礼部参政。崇德年间哈什屯多次随清军出征,参与征伐瓦尔喀部、锦州之战等,立下不少战功,所以在顺治帝登基哈什屯便被擢升为内大臣,将世职晋为一等轻车都尉加一云骑尉。顺治八年顺治帝亲政后,哈什屯得两次恩诏,晋爵位一等男,康熙二年哈什屯病逝。

正因为得太宗皇帝的器重,还有世职可以承袭,哈什屯有了娶红带子觉罗氏的资格。

红带子觉罗氏指的是清朝皇室的旁系子孙后代(以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这一支为大宗,至于努尔哈赤的叔伯兄弟以及其子孙后代都是红带子觉罗氏)



而且哈什屯的一个女儿,也就是米思翰的一个姐妹嫁给了辅国公、领侍卫内大臣班布尔善(太祖皇帝第六子塔拜的儿子,因与鳌拜一党而被处死)为继福晋。

除此之外,米思翰的两个姑姑,则是嫁给了红带子觉罗氏。

此时的沙济富察氏族(旺吉努这一支)在大清的地位已经不低了,但仍旧不能跟弘毅公家族(开国功臣额亦都)、赫舍里氏家族(索尼这一支)相比。

米思翰是父亲哈什屯的嫡妻红带子觉罗氏所生的嫡长子,也就是说其实米思翰也是清景祖觉昌(努尔哈赤的祖父)安的后代。

得康熙帝器重

康熙三年,在父亲哈什屯病逝的次年,米思翰便承袭了世职,并且被授予内务府总管一职。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此时虽然在位的皇帝已经是康熙,但是因康熙尚且年幼,并未亲政,真正掌握朝政大权的其实是四位辅政大臣。辅政大臣想要从假尚方器物,但是被米思翰严厉拒绝了。



米思翰如此清正,自然会得罪四位辅助大臣,但是米思翰仍旧不惧之。

此举自然会得到年幼康熙帝的赏识,康熙六年康熙帝亲政后(并未做到完全意义上的亲政),便授予米思翰礼部侍郎一职。康熙八年,康熙帝除掉鳌拜后,米思翰被擢升为户部尚书,并且位列议政大臣之列。

其实米思翰能够在此时得到康熙的器重,也是有缘故的。

康熙六年到康熙八年时康熙逐步做到真正亲政的时候,为了能彻底坐稳皇位,康熙必然会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对于康熙而言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有三个来源:

一是外戚势力,生母孝康章皇后的母族——巴虎特克慎系佟佳氏一族(佟图赖这一支)、发妻孝诚仁皇后的母族赫舍里氏家族;

二是亲兄弟,顺治帝虽生有八子,但是真正长大成人的仅有四子,除了康熙帝外,还有次子福全、五子常宁、七子隆禧。康熙在康熙六年将二哥福全封为和硕裕亲王,康熙八年将五弟常宁封为和硕恭亲王,康熙十三年将七弟隆禧封为和硕纯亲王。



三是朝中大臣,像纳兰明珠、米思翰便是在这个时间段得到康熙的信任与器重。

康熙八年到康熙十二年,米思翰只能算是众多康熙扶持起来的臣子之一;而康熙十二年这一年,才是米思翰真正成为康熙左膀右臂的时候,而最直接的原因便是米思翰坚定地支持康熙裁撤三藩,如此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在康熙下定决心裁撤三藩,让众大臣商讨如何讨伐三藩时,朝中文官与武官又有了不同的意见:

文官认为如今大清刚刚稳定不久,实在是不适合出战;

武官则认为,这野火不得不扑灭。

而满汉官员也有了不同的意见:

汉官提出,可以在附近的州府调兵;

而满官则认为,州府的驻兵实在是兵力不足。

正当大家都各抒己见时,米思翰坚持自己的意见:

“兵监城下,出兵御敌,合情合理....非州府兵力所能制服,宜以八旗劲旅会剿,彻底扑火,以绝后患。关于军需浩资,内外协济,足支十年,无可他虑。对于三军资需我愿请缨。”

米思翰的话,让康熙下定了决心出兵。



紧接着米思翰又给康熙上了一道密折:将叛臣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处死,便是断绝了吴三桂的希望,也是鼓舞朝中臣子的信心。如此一来八旗兵马一定能一鼓作气剿灭叛贼。此次出兵,可以由王公贝勒、贝子等为各旗的佐领,同披甲一起上阵杀敌,来彰显八旗的军威。

康熙对米思翰的意见十分赞同,对米思翰很是钦佩: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在三藩之乱时,米思翰兢兢业业,尽心筹集清军的粮草;康熙对此十分赞许,便为其加太子太保衔。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没多久米思翰便会入阁拜相;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康熙十三年年底,米思翰因过度劳累而死在了任上,终年43岁而已。

对米思翰的去世,康熙感到十分惋惜,下旨将其厚葬,赠与其谥号“敏果”。

自米思翰的曾祖父旺吉努归顺太祖皇帝开始,家中四代忠良,对朝廷忠心耿耿。米思翰虽然43岁便病逝了,但是他生前留下四子,四子均入仕为官、位至朝廷重臣,将自己的家族由将门之家转变为勋贵世家。



米思翰四子

长子马斯喀:是在顺治九年(1652年)之前出生的,父亲米思翰去世时(1674年),马斯喀已经最少23岁,到了可以入仕的年纪,被授予侍卫兼佐领。康熙二十七年时,被授予武备院卿;

康熙二十八年时,马斯喀被授予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不久被擢升为内务府总管、领侍卫内大臣,并且兼管火器营。在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再次亲政准噶尔的时候,马斯喀率领镶黄旗的鸟枪营跟随一起出征,并且在拖诺山的时候,康熙授予马斯喀平北大将军,率兵至巴颜乌阑。

之后马斯喀同西路军统帅费扬古会师,在昭莫多之战中大败噶尔丹。

为此,马斯喀位列议政大臣。

虽然在康熙三十六年时马斯喀因为追剿敌军迟缓而被夺官,但是仍旧保留了他内务府总管以及佐领的头衔;并且在康熙四十一年时授予其镶白旗蒙古都统,康熙四十三年时马斯喀病逝,康熙派皇子前去祭奠,并且赠与其谥号“襄贞”。



次子马齐,马齐是米思翰四子中仕途最为顺遂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入阁拜相的儿子,为三朝的宰相。康熙八年时,马齐尚且只有18岁,便被授予工部员外郎一职;康熙二十一年时,马齐被擢升为工部郎中;康熙二十三年时被擢升为内阁侍读学士,次年便成为封疆大吏——山西布政使。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时,马齐48岁,被康熙授予武英殿大学士,正式入阁拜相。

虽然马齐在康熙四十八年时因为支持皇八子胤禩为新太子而被康熙革大学士之位,也连累了三弟马武与四弟李荣保,甚至还有自己的族人;但是仅两年的时间马齐再次复起,康熙五十五年时再次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病逝的次日,马齐便同胤祥、胤禩、隆科多一起被任命为总官事务大臣;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逝后,马齐致休;

乾隆四年病逝,终年88岁高龄,被乾隆皇帝追封为一等伯,入贤良祠。



三子马武,马武在米思翰四子中属于比较默默无闻的一个,但仍旧位置重臣。康熙四十三年之前马武先后任侍卫、二等侍卫、一等侍卫,康熙四十三年被授予镶白旗汉军副都统一职,康熙五十年时被授予内务府总管,康熙六十一年时任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雍正帝登基后,马武仍旧得重用,雍正四年为册封和硕怡亲王的副使。

便是在这一年马武去世,被雍正帝授予三等轻车都尉。

四子李荣保,米思翰的父亲哈什屯的一等男及云骑尉的世职,都被米思翰最年幼的儿子李荣保来承袭,李荣保也官至察哈尔总管,康熙五十一年被革退再没有恢复原职。原本李荣保就这样默默无闻下去,但是没想到,李荣保却成为米思翰四子中最有福气的一个,因为女儿的缘故而被追封为一等公,因为儿子的缘故,而被赠与谥号“庄悫”。

孙女封皇后,孙儿赠郡王衔

到了康熙朝后期,雍正朝初期的时候,沙济富察氏(旺吉努这一支)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勋贵家族,在大清的地位极高,李荣保的妻子是红带子觉罗氏,大学士马齐的女儿被指婚给了康熙第十二子胤祹为嫡福晋,而米思翰的一个女儿也被指婚给了头等侍卫觉罗.山齐海。



如此显赫的一个家族,对于雍正帝而言,又怎么会不充分地利用呢?

雍正四年,雍正帝将李荣保的女儿沙济富察氏指婚给了四阿哥弘历为嫡福晋。至于李荣保的另一个女儿,则是被雍正帝指婚给了宗室子弟萨喇善,萨喇善是太宗皇帝第十子韬塞的孙子。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雍正元年时雍正帝便已经将弘历秘定为皇储,雍正此举不仅仅是为弘历挑选嫡福晋,更是在为大清挑选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孝贤皇后)。

孝贤皇后嫁给弘历后,仅雍正朝时便为夫君生下两女一子。尤其是“一子”永琏深得雍正帝的喜爱与重视,为其亲自取名;毕竟对于雍正帝而言,永琏很可能便是隔世之君。

雍正帝病逝后,孝贤皇后便开始母仪天下,乾隆将嫡长子永琏秘定为皇储。

只可惜永琏9岁便夭折了,孝贤皇后所生的嫡次子永琮也年仅两岁夭折,就连孝贤皇后也在乾隆十三年病逝。



虽然孝贤皇后早逝,但是乾隆并未因此而薄待了沙济富察氏一族,反而对其更为器重。

李荣保次子富察傅清,位至驻藏大臣(都统衔),乾隆十五年殉国,谥号“襄烈”

李荣保第九子富察傅恒,27岁入阁拜相、位至领班军机大臣,凭战功被封为一等忠勇公,娶康熙朝时期权臣纳兰明珠的曾孙女叶赫那拉氏为嫡妻;康熙三十五年病逝,入祀贤良祠;嘉庆元年,傅恒被赠予郡王衔,并得以配享太庙

傅恒的四个儿子均位至重臣:

其长子福灵安,娶多罗格格为妻,为多罗额驸;位至副都统、总兵官,康熙三十二年早逝,得云骑尉的世职;

次子福隆安,娶乾隆和嘉公主为妻,为和硕额驸;任领侍卫内大臣、理藩院尚书等职,承袭一等忠勇公爵位;福隆安的儿子丰绅济伦深得乾隆宠爱,承袭一等公爵位,娶乾隆唯一长大成人的嫡女固伦和敬公主第四女为妻。

三子福康安,从小便跟皇子们一起长大,位至武英殿大学士,被晋封为一等嘉勇忠锐公,乾隆六十年时被晋封为贝子,事后被追封为嘉勇郡王,这是大清唯一一位非宗室子弟而被封王者。也正因为福康安的缘故,傅恒得以赠郡王衔,父子二人皆配享太庙。



四子福长安,是傅恒唯一的庶子,位至尚书、一等侯;

至于傅恒的女儿,一位嫁给了乾隆第十一子永瑆为成亲王嫡福晋,一位嫁给了和硕睿亲王淳颖为嫡福晋。

除此之外,米思翰其他的孙儿、曾孙入仕、建功立业者也不在少数。可以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沙济富察氏一族(旺吉努这一支)已经十分显赫。而让家族如此显赫的四个关键:

米思翰:支持康熙撤藩

马齐:入阁拜相,三朝宰相

孝贤皇后:让乾隆缅怀一生

傅恒:入阁拜相,生了四个位至重臣、建功立业的儿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