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爆发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动员了50万兵力,据资料显示,这些前线部队中有大约60%是入伍不久的士兵。而在广西与云南几十座烈士陵园中,静静地躺着超过8000名烈士,许多烈士的墓碑上标注着1978年12月或1979年1月的入伍时间。



为何在参战部队中会有如此多的新兵?将这些刚刚穿上军装、尚未完成三个月基础军事训练的新兵送上前线,这样的做法是否意味着无谓的牺牲?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模达到顶峰。那时,陆军拥有36个军和125个师,若将海空军及二炮部队的兵力计算在内,全军总兵力达到了661万人,现在看来兵力不成问题,那么为何还会有大量新兵上战场,这个答案要从当时的陆军步兵师编制说起。



1975年11月,军委下发了由总参谋部制定的甲乙种步兵师编制表,从1976年起,解放军各陆军步兵师按照这一新编制进行调整,分别归甲种师和乙种师两种编制。甲种师是满编师,装备齐全,主要负责全训和执行军事任务;乙种师则是简编师,其主要任务并非军事训练,而是生产、施工等。

简而言之,甲种师需保持全员满编,随时准备执行战备任务。乙种师虽然同样包含三个步兵团和炮兵团,但在团和营的规模上有所缩减。



根据规定,甲种步兵师的编制人数为10895人,其中步兵团2477人,炮兵团1394人。而乙种师则没有炮兵指挥连,师属警卫连和侦察连合并为警侦连;通信营缺少一个架设连,工兵营缺少一个机械连,高炮营则少了一个高射机枪连和一个高炮连。

在炮兵团方面,乙种师缺少了一个122毫米榴弹炮营。步兵团层面,乙种师将通讯连和特务连合并为警通连,迫击炮连、无后坐力炮连和高射机枪连合并为枪炮连。因此,乙种步兵师相较于甲种师少了1个营部和36个连,师的编制人数为5683人,步兵团为1129人,大约只有甲种师的一半。



甲种师一般驻扎在中苏边境和沿海地区,乙种师则部署在大西南等大后方,从这个视角来看,苏联挑动越南对中国进行挑衅,可以说是精准地找到了我军的一个薄弱环节。

在军委决定发起自卫还击战的同时,对苏联的潜在威胁也不敢掉以轻心,因此沈阳军区、北京军区以及新疆军区均提升至最高战备等级。北方的精锐部队无法调动,只能依赖南方地区的部队来应对前线的挑战。

1978年,中越边境的紧张局势急剧升级。而中国之前一直忙于帮助越南抵抗美国,并未将越南视为重要的战略焦点,因此没有在越南方向部署精锐部队。



在自卫还击战中,解放军共动员了29个陆军师参与作战,其中21个师原本属于乙种师,需要进行快速扩充。以成都军区第50军的149师为例,该师在战前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员和装备补充,具体包括新增1个营部和36个连队,对836名干部进行了调整,提拔了1350名正副班长,补充了2539名经验丰富的老兵和3108名新兵,总计增加了5647名士兵。同时,该师还接收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物资,以确保战斗力的提升。

然而,迅速扩充部队的做法同样引发了一系列挑战。升级为甲种师后,部分连队中超过60%的成员是新兵,他们仅接受了一个多月的临战训练,需要在训练中掌握射击、投弹、爆破、防空、防化、急救、土工作业等基本军事技能和知识,这样的时间显然是不充足的。



许多战士在开战前只进行了有限的实弹射击和手榴弹投掷训练,数量不足5颗,最终不得不在实战中边战斗边学习。由于时间紧迫,新入伍的士兵未能接受充分的军事训练,许多人在到达部队后仅经过简短的实战训练便被迅速派往前线。在战争的早期阶段,这种状况造成了相当数量的伤亡。面对敌人的火力,新兵们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由于实战经验不足,他们习惯扎堆,难以有效规避攻击,常常形成过于集中的战斗阵型,这无疑增加了伤亡的可能性。

陆军师的甲乙编制是过去为了应对大规模战争而制定的,但这种编制并不适应现代局部战争的快速变化。随着我军的一系列军事改革,到了1998年,陆军师的甲乙编制被正式取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