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近期有一笔医疗费用符合我区医疗救助免申即享,部门已审批完成。请您注意一卡通资金到账情况……”12月4日,家住安西镇的何先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出院后还没提交申请,就收到了医疗救助金,解决了他的大难题。
记者获悉,新津区在全国率先运行医疗救助“免申即享”智慧应用场景,聚焦困难群众未申请、申请难、跑得多、兑付慢等难题,实现困难群众在不通晓政策、不准备材料、不提交申请情况下,医疗救助应享尽享、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截至目前,已通过“免申即享”715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99.5万元。救助周期平均缩短50%,充分发挥了医疗救助雪中送炭的兜底保障作用。
据了解,能实现医疗求助“免申即享”,是因为新津区对数据壁垒进行了打通。该区依托“报表通”横向按月收集、整理,更新困难群众基础信息和相关救助政策,形成医疗救助基础信息库;纵向依托国家数据直达基层试点和省市医保部门支持,回流本地困难群众全国就医数据,精准抓取新津区困难群众医疗费用信息。“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精准抓取到何先生的信息,确定了他为救助对象。”
不仅打通了数据壁垒,该智慧应用场景还进行了流程再造,各部门从过去的“串联”审批升级到“并联”审批,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和精准度。例如,胡女士既是低保户,又是重度残疾人。过去,胡女士就医后向医保局、残联2个部门递交申请,资金到账至少需要60天。现在,胡女士只要在医院完成出院结算,平台即会自动抓取就医数据,智能匹配救助政策,计算最优救助方案,推送至2个部门进行并联审批,所有救助款项20天内就可以发放到位。
由于救助政策多源复杂,群众难以理解,不知道自己可以享受哪些政策,容易出现“漏救”“少救”。李先生是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同时是残疾人。有了“免申即享”平台后,平台主动抓取李先生信息,自动识别其3重救助身份,自动生成最优救助方案推送至3家部门审核,杜绝了“漏救”“少救”问题。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娟 供图 新津区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刘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