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被誉为“世纪工程”,原本承载了英国迈向能源独立与清洁转型的希望。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它却成了一座被反复延期和成本暴涨困扰的烂尾工程。



项目的资金漏洞越拉越大,最初的合作方中国广核集团早已退出,而接力棒交到法国电力集团手中时问题却愈发复杂。

为什么一个三国联合的庞大计划会陷入如此困境?谁该为这场拖延和超支买单?



项目初衷与合作破裂

2008年,英国首次宣布大规模重启核电计划,欣克利角C核电站被视为标志性项目,旨在满足英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降低碳排放压力。

为确保项目成功,英国政府引入了法国电力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这两个国际重量级合作伙伴。



三方协议签署后,中广核出资60亿英镑,法国电力负责技术建设,英国提供政策支持,这一组合被认为是强强联合。

尽管项目计划雄心勃勃,但高达180亿英镑的预算已超出了多数投资者的心理预期。



英国政府虽然许诺政策倾斜,却始终不愿在资金上承担更多责任,2019年美国将中广核列入“实体清单”,指控其可能威胁国家安全。

英国迅速站队美国对中广核展开严密审查,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中广核在赛兹韦尔C核电项目中被排挤,而其在欣克利角C的参与度也被压缩。



到2022年,英国政府正式收购中广核在赛兹韦尔C的股份,彻底终结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将中国从项目中逼走,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资金缺口以及法国电力集团日益加重的经济负担。



成本问题开始全面爆发,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最初预算为180亿英镑。

仅仅几年后成本便突破了300亿英镑,到2024年更是飙升至460亿英镑,而项目完工时间也从2023年推迟到了2029年。



成本飙升与工期延误

法国电力集团作为项目承建方,原本以技术优势和项目经验自信满满,但却低估了多重因素带来的压力。

随着时间推移,英国脱欧、新冠疫情以及全球通货膨胀的叠加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供应链也一再受阻。



而这一切的结果便是成本直线飙升,更为棘手的是,法国电力集团自身的资金状况并不乐观。

数据显示,法国电力集团在英国的核电项目投资总额已超过36亿欧元,而其收入却只有34亿欧元。



除了成本问题,工期的延误也成了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最大隐患。

根据最初计划,该项目应在2023年完工,为英国600万家庭提供低碳清洁电力。

然而事实却是完工日期被一再推迟,当前的预计完工时间已延至2029年。



项目的拖延不仅让英国的能源安全目标受到威胁,也让法国电力集团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按照当前的进度,项目是否能够在2029年完成依然是未知数,而这背后的原因,不仅是成本激增,还包括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短缺。



法国电力集团不得不从加拿大和美国招聘上百名焊工,以缓解欧洲范围内核电行业人力不足的窘境。

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命运不仅仅是一项工程的成败,根据计划,这座核电站原本可以承担英国25%的电力供应需求,但延误和超支的现实却让这一目标变得遥不可及。



同时英国政府仍然计划在2050年实现核电装机容量翻四倍,这样的目标在欣克利角C的困局中显得格外不切实际。



英国政府的态度与应对

2016年,中广核作为法国电力集团的合作伙伴,以资金与技术支持的双重优势参与了包括欣克利角C在内的多个核电项目。

然而仅仅几年后,英国在美国的施压下逐步改变立场,开始对中广核的参与表现出高度戒备。



除了对中广核的审查,英国还在2022年正式收购了中广核在塞兹韦尔C核电项目的20%股份,排除了中方对项目的继续参与。

英国政府的这一系列动作,表面上宣称是出于安全考量,实际上却进一步加剧了核电项目的资金危机。



面对欣克利角C项目一再飙升的成本和严重滞后的工期,英国政府明确表示,作为一个纯商业化项目,政府不会承担任何额外超支。

2024年初,法国电力集团再次请求政府为项目注资,但遭到断然拒绝。



英国政府的理由是,项目超支的风险应该由承包商和投资方自行承担,而非由纳税人为此买单。

法国电力集团的资金链本就承受巨大压力,再加上中广核退出后空出的资金缺口,整个项目的推进几乎陷入停滞。



英国政府的立场虽然保护了国家财政免受直接冲击,但却严重削弱了核电项目的可行性。

英国政府一再强调核电是其实现能源独立的重要途径,并宣布到2050年要将核电装机容量翻四倍。



然而欣克利角C作为这一计划的试金石,却被一系列问题拖累,直接动摇了公众对政府能源战略的信心。

与此同时,英国还宣布了所谓“70年来最大规模的核电发展计划”,包括建造更多大型发电站和发展先进铀燃料技术。



然而欣克利角C的困局暴露出核电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都严重不足。

法国电力集团的压力显而易见,但更深远的影响可能是跨国企业对英国项目的兴趣逐步减弱。



此外英国政府对中资的排斥也让布拉德韦尔B核电站的前景变得渺茫。

原本计划由中广核主导、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这一项目,如今已彻底陷入停滞。



英国政府在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中的表现,可以看作是追求短期政治利益而牺牲长远经济和能源目标的典型案例。

拒绝中广核的合作,或许是为了迎合国际政治局势,但代价却是直接的。

长期来看,英国的核电项目不仅难以按计划完成,更可能对能源安全造成深远影响。



法国电力公司的困境

随着中广核的退出,法国电力集团被迫接手欣克利角C项目的大部分资金缺口。

然而这家欧洲核电巨头的财务状况早已捉襟见肘,法国电力集团近年来因大规模投资和欧洲核电行业的低迷而负债累累。



仅2023年,法国电力集团就为英国项目投入了36亿欧元,但收入仅为34亿欧元,投资甚至超过了实际收入。

更为严重的是,欣克利角C项目的成本暴涨,从最初的180亿英镑攀升至460亿英镑,这一数字已超过法国电力集团的承受能力。



除了资金问题,法国电力集团还面临着技术和人力的双重短缺。

福岛核事故后,欧洲普遍削减核电比例,这导致了整个行业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的断层。

为应对欣克利角C项目的需求,法国电力集团被迫从加拿大和美国招聘焊工。



但远程招聘和跨国调配不仅效率低下,还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更让人担忧的是,法国电力集团的其他国际项目也面临相似问题,资源分散加剧了对欣克利角C项目的冲击。



法国电力集团原本希望通过中广核分担技术和资金压力,但英国政府的排斥政策让这一希望彻底破灭。

面对重重困难,法国电力集团的选择变得越来越有限,一种可能是模仿日本日立集团在威尔士核电项目中的做法,直接放弃欣克利角C项目。



但如果就此接受烂尾的后果,那前期的努力和投入就全部打了水漂。

另一种选择是继续注资确保项目完工,但这需要法国电力集团大幅增加投资,甚至可能危及公司的整体运营能力。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欣克利角C项目都已经成为法国电力集团发展史上的巨大风险点。



结语

英国政府一味追随美国排斥中资的决策,不仅让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陷入瘫痪,也使自身的能源独立目标变得遥不可及。



政治不应成为经济决策的核心,国际合作需要以信任和共赢为基础。

只有各方理性抉择,回归务实,才能推动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新的动力。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参考资料

参考消息在2024年1月11日《英国宣布“70年来最大规模核电发展”计划》的报道





环球网在2022年12月1日《英国将中企排除在英核电站项目外,外交部回应》的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