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1949年的黎明前夜,我军除了与蒋介石打解放战争,在国内也发生过一些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的兰州战役打的最为惨烈。
在这场战役中,解放军出动的兵力到了数万之众,战场主要集中在兰州市区及其周边地区,涉及到城市攻坚和外围作战。
据说当时攻打十里山、窦家山的郑维山指挥的第63军在6个多小时内向敌阵地发射了一万多发炮弹。
这场战役持续了一周左右,虽然在参战兵力上可能不如一些更大规模的战役。
但就其战斗的激烈程度、战略重要性以及炮弹使用量等方面来看,它无疑是一场规模宏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役。
当时,蒋介石已经带着残部逃往台湾,而我军以铁血手段解放西北。
除了要快速完成全国统一的大业,也是为了给13年前西征中牺牲的红军战士报仇雪恨。
西征出师不利,不幸被俘
长征结束后,占红军总数五分之二的西路军,根据组织决议,并没有和主力部队一起去陕北,而是准备西渡黄河。
占领甘肃和宁夏,以打通苏联援助的通道,并扩大红军在西北地区的影响。
然而随着上层战略意图的多次变更,西路军在战略上失去了明确的方向。
尤其是已经渡江的红军,只能在无援的情况下开始孤军征程。
1936年我军到达甘肃、宁夏等地,在行军路程中,多次遭遇到马家军的围追堵截和攻击。
而我军刚经过长征,人疲马乏在战斗中多数处于劣势,马家军是当时活跃于西北地区的一支由回族军阀领导的武装力量。
这支部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的陕甘回民起义。
在民国时期,马家军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力量。
之后,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他们渔翁得利,逐渐控制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
1937年1月,寒风凛冽,刚参加完长征的秦基伟率领着少数作战部队。
掩护西路军总后勤部,结果消息走漏,他们部队还是被马家军盯上了。
当时23岁的秦基伟已经是参军多年的老兵了,他手下也都是红军的精锐部队,所以拉开战线开打,谁输谁赢也不可定。
但无奈,秦基伟的主要任务是掩护后勤部,再加上西北地势平坦。
马家军这次又派出的是骑兵,所以在经过几次交战之后,他们还是被分割包围于甘肃临泽。
战士们经过奋勇拼杀,最终不敌,秦基伟也受伤被俘。
看过亮剑的大家都知道,那个年代,我军物资匮乏,再加上我军强调官兵平等,所以领导人与士兵之间的待遇差异并不像国军那样明显。
秦基伟被俘后,原本做好了就义的准备,但马家军却将他们都带了回去,甚至是想吸收他们入伙马家军。
原来,马家军并没有认出秦基伟就是这支部队的领导,在马家军看来,部队的领导应该像他们的头目一样,就算不穿金戴银。
也应该有身体面的军装,然而,秦基伟和他的士兵们一样,都穿着破烂,身上的军服甚至没有马家军的士兵鲜亮。
马家军只以为秦基伟一行人是领导为了自己逃跑,拿来吸引火力的炮灰。
再加上秦基伟他们在之前一战展现出来的能力,便见猎心喜,想将他们吸收到马家军中。
既然没死成,秦基伟也不是迂腐的人,便顺水推舟,说自己是部队的伙夫,不会打仗,希望马家军能网开一面,放他归乡。
马家军问过其他被俘士兵后,基本相信了秦基伟的说法,但放人是不可能的。
他们好吃好喝的将他们关了起来,还时常派人前往游说他们投诚。
身份暴露却因祸得福
大家都知道,战争不仅是对物质资源的消耗,更是对人的精神意志的考验。
秦基伟一行人被俘虏后,即使不能说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但吃喝确实是比红军中要好一些的。
马家军的富裕日子,与红军的艰苦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物质上的诱惑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难以抗拒的。
所以不久后,秦基伟部下的一个士兵就叛变了,他投诚的第一件事便是揭露了秦基伟的团长身份。
秦基伟身份泄露后,也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可谁知他不仅没有遭到马家军的迫害,对方反而对他十分客气。
之后,秦基伟才知道,看守他们这群俘虏的头目是青海马步芳麾下的马禄。
据马禄自己说,他之前与红军有过交集,虽然是在战场上。
也不算愉快,但他是打心底里佩服红军的,所以他有特意交代过手下的人,对投降的红军只俘不杀。
虽然马禄善待他们的具体不详,但秦基伟还是选择假意与马禄周旋,准备瞅准时机再带入逃跑。
再后来梨园口战役爆发,作为马步芳手下大将的马禄自然要带人上前线。
领导不在,看守秦基伟的马家人便有些懈怠,秦基伟便乘着他们换防的间隙,带人逃了出来,一行人经历九死一生,才回到延安。
然而西路军的其他将军就没有秦基伟这样的好运了,据记载,西路军组建时兵力约为2万余人。
但经过与马家军的激烈战斗,弹尽粮绝,最终几乎全军覆没,许多高级指挥官如董振堂等壮烈牺牲。
再后来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对抗暂时停止,红军在西征中的仇恨和损失也在此背景下被暂时搁置。
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家军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组建了新编骑兵第一师等部队,参加了抗日战争。
他们在多场战役,如在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防御战,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抵抗。
尤其在长城沿线和陇海铁路沿线等地的防御完成的十分出色。
但我军和马家军在战场上遇见,对西征一事耿耿于怀,马家军当时主要依附国民党,所以双方时常发生冲突。
直至,1949年的兰州大战,我军算是一雪前耻,为之前在西征中牺牲的将士们报了仇。
结语
兰州战役后,西北马家军覆灭,其中,在兰州战役后宣布起义的马鸿宾,接受新政府安排,算是善终。
其他头目如马步芳和马步青在开战前逃往重庆,后来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
在台湾他们一来没兵,二来也没治国安邦的本事,被边缘化后只能和普通人一样蹉跎余生。
他们这些马家军的主要领导人物,最终未能受到应有的制裁,始终让人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