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红军长征到贵州时,召开了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贵州作为"伟大转折地",如何让红色文物、红色历史"活"起来?
这些天,贵州党史研究室的工作人员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们,正在赤水河畔的土城镇调研采风。他们搜集记录了近百首长征时期的红色歌谣,整理成册,准备在明年红军四渡赤水90周年时出版发行。
这首《赤水河清又清》,就是当年这里传唱的一首歌谣。
老红军何木林孙女 何莉:这些歌谣都是爷爷当年口口相传,传唱给我们的。爷爷每一次提到那段历史的时候,他总是会伸出4根手指,表示四渡赤水,然后还会竖起大拇指。
何莉的爷爷何木林是一名老红军,在赤水河畔的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被当地老乡救助收留。晚年时的他,作为红色义务讲解员,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老红军何木林孙女 何莉:爷爷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跟随大部队走完长征。但我挺为他感到骄傲的,因为他为上万人讲述过革命故事、传唱红色歌谣。我觉得他是用自己的方式,走完了他的长征路。
在四渡赤水纪念馆里,收藏着1935年2月红军总政治部发布的《告工农劳苦群众书》。
四渡赤水纪念馆党组副书记 母彦碧:书中提到,我工农红军从江西转移作战地区,长征到川贵边地域。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将"战略转移"称为"长征"的最早文献资料。
黄超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从事文物保护工作20多年,从设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之初,他们便陆续对2000多件文物进行三维扫描,对8000多页档案文件进行数字化保存。
遵义会议纪念馆工作人员 黄超:文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是文物的数据、文物的信息可以再生、可以共享。其实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它内在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它以更加鲜活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遵义会议召开时使用的桌椅、1935年就挂在墙上的机械摆钟,这些见证"伟大转折"历史性时刻的文物,正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活"了起来。当代青年人,正用他们创新的表达方式,把长征路上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AI虚拟交互、全维度机械运动……在贵阳不久前刚刚正式运营的"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里,各种前沿技术的应用再现了红军战士身影。大家跟随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沉浸式体验长征之路的艰险。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成了初冬时节贵州红色文化"破圈"的一个缩影。
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一级巡视员 覃爱华:当年红军长征,在贵州留下了1000多处宝贵的长征遗址遗迹。贵州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的建设,我们正积极推出一系列的红色文化产品,包括出版《伟大转折》丛书、红色歌谣集。红色文化资源已经成为贵州发展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