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書按:最近,“老登电影”这个新名词在豆瓣、小红书等平台迅速风靡,被男性叙事霸战已久的电影史,终于迎来了第一批集体说“不”的女性观众。这股风潮还蔓延到了音乐、文学等领域,许多经典作家都没能逃脱这一评价体系的审视。同时,也有不少人开始反思对于“老登艺术”的清算是不是有扩大化倾向,甚至称之为“扣帽子”行为。

其实,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无论是电影史还是文学史,国外各艺术领域早已经过了不止一轮女性主义思潮的洗礼,国内只能算是姗姗来迟。当女性观众、读者第一次拥有了抱团发声的机会,当然是要以全新视角来重估一切经典,没有什么作品天享有豁免权,所以不存在所谓的“扩大化”。更何况,女性主义仅仅是多股时代思潮中的一支而已,并没有垄断文艺界话语权的能力。

女性主义并非是要推翻过去的人文大厦,也不是要否定经典作品的全部价值,而提供一种看待艺术的全新眼光。因此,毋需将“老登艺术”当作“一票否决”的标签,也不要让它完全左右你的阅读、观影。

当然,“老登艺术”对于今天的创作者也是一种警醒。相比经典作品,我们理应有更全开阔的性别视角,这并不意味着遵循新的“政治正确”,而是一种写作过程中性别意识的自觉,自觉反思两性刻板印象,注意到社会性别结构中两性面临的不同困境。


01

雅各布之书


作者: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KEY·可以文化
原作名: Księgi Jakubowe
译者: 乌兰 / 李江颐 / 李佳
出版年: 2024-10

他们说,他是流星之子,带着流星降世时的耀眼光芒。

十八世纪波兰一处偏远小镇,人们意外地迎来一位神秘的犹太青年。他离经叛道,宣称要打破一切俗律与桎梏,带领人们去往一个更好的世界。许多人追随他的脚步,跨越国境和语言的藩篱,甚至突破信仰的边界。在这荣耀与耻辱、规训与反叛共存的路途上,他们将迎来光明还是虚空?

《雅各布之书》是托卡尔丘克迄今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盛赞为“印象至深”的杰作。这部千页巨著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而成:雅各布的一生犹如彗星明灭,在黑夜中短暂而孤寂地大放异彩,照亮了启蒙运动前夜急剧变化的欧洲社会,一个灰色的失落世界。

02

感伤


作者: [罗马尼亚]米尔恰·克尔特雷斯库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Melancolia
译者: 董希骁
出版年: 2024-10

《感伤》收录五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短篇故事,用诗意的文字营造出迷幻的氛围,探讨了童年时期的孤独、分离和爱恋,以及人类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天,母亲出门去购物,然后再也没有回来。孤独的孩子在家中度过了四季,然后踏着一座神秘的桥,探索了附近的街区。

马塞尔深爱着妹妹伊莎贝尔,愿意做任何事情来逗她开心。但凶恶的狐狸掳走了妹妹,于是马塞尔决定独闯兽穴,营救自己的至爱。

喜欢诗歌的中学生伊万在探索城市时偶遇了女孩朵拉。男孩爱上了她,并且开始思考,女孩是否也需要像男孩们一样定期“换皮”……

03

乔瓦尼的房间


作者: [美] 詹姆斯·鲍德温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群岛图书
原作名: Giovanni’s Room
译者: 李佳纯
出版年: 2024-10

年轻的美国人大卫在巴黎寻找自我,他的未婚妻赫拉独自在西班牙漫游。大卫在纪尧姆开的酒吧里遇到一个名叫乔瓦尼的意大利酒保。乔瓦尼唤醒了大卫心底的欲望,大卫进入乔瓦尼的房间,房间狭窄、失序,远离市区。

从小说的开头我们就知道大卫抛弃了乔瓦尼,知道赫拉回到了美国,还知道乔瓦尼因 杀害酒吧老板被判了死刑。鲍德温在时间轴上自由移动,大卫在男人和女人中间来回摇摆。

詹姆斯·鲍德温以敏锐而深刻的想象力,探索了爱的深渊,创造了一个关于死亡和激情的动人故事,揭示了人类内心无从言说的复杂性。

04

莉莉亚娜不可战胜的夏天


作者: [墨西哥] 克里斯蒂娜·里韦拉·加尔萨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野spring
原作名: El invencible verano de Liliana
译者: 姚云青
出版年: 2024-11

“我们各自闯荡世界,但回到泳池后,我们又成为姐妹。那是我们最亲密的姐妹情谊的空间。我想在水中再次与她相遇。我想跟以前一样,与我的妹妹并肩游泳。”

1990年7月16日,莉莉亚娜·里韦拉·加尔萨,我的妹妹,被前男友杀害了。她喜欢达菲鸭、凯蒂猫,爱写作,爱抽“罗利”牌香烟;她热爱电影、游泳、街道、建筑、她的朋友,甚至爱安赫尔。这是她的超能力,也是她的致命弱点。而我被困在了内疚和羞耻的泡沫中。

三十年来,我总是不断回到同一个起点:当年究竟漏掉了什么?为什么没能保护她?我像考古学家一样,小心翼翼地掸去莉莉亚娜遗物上的灰尘,潜入档案、证词、信件、日记、便条的海洋,追寻她的青春,她内心那不可战胜的夏天。

05

余生


作者: 黎紫书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5-1

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书的微型小说精选集,收录了七十一篇微型小说,每篇均在千字左右,以短小精炼的篇幅描绘世事人情,人性幽微,极具阅读趣味。七十一篇微型小说取材丰富,有庸常琐事,有饮食男女,有科幻寓言,有异化畸态,也有片刻角落里一体两面的怅然和温存。切口小而精确,在极短的篇幅中以流畅而出其不意的转折或戛然而止的悠长回响给读者以丰富的阅读体验。《余生》所精选的微型小说如同在纷杂人潮中截取一瞬的人生片段,以敏感洞明的视角窥探大千世界的背面,呈现出具体而沉默的人们隐秘汹涌的内心,以活色生香的气味、色彩、触感留存记忆和命运的切片,拼凑出孤单的,惆怅的,温情的,异化的,边缘的,庸碌的人和人心,连通起个人与城市的情感流动和生存状态。

06

鲤·写下她自己


作者: 张悦然 主编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中信·无界
出版年: 2024-11

“我认为,这个世界确实并不渴求女性在智识层面的贡献。我想通过我的书,将思想置入这个世界。”

从蕾切尔·卡斯克到安妮·埃尔诺,一个个独特的女性声音借由自传性写作,就此涌现。

浸染着女性个人经历的叙事性作品,既是在拨开自我的迷雾,表达女性的生命经验,也注定要面 临随性别而生的困境。

本辑的《鲤》聚焦于这一属于时代的文体,借由访谈、虚构、专题文章,呈现一个在女性的“说和写”中铺开的时代。

07

哈莱姆风云


作者: [美] 科尔森·怀特黑德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译者: 段步熙
出版年: 2024-11

把所有人的愤慨、希望和怒火装进瓶子,做成炸弹,这便是哈莱姆:混乱的天堂,美妙的地狱。

卡尼,哈莱姆区二手家具商,九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失踪。一家人仅能挤在狭小破落的公寓里,手头时常紧张,但卡尼知道,自己不会永远是一只从排水沟里爬出来,挤进门缝里的老鼠。等到他有钱的那一天,他会住在滨河路,一栋六层的红砖建筑,带有漂亮的白色飞檐。

卡尼被表弟弗雷迪卷入特蕾莎酒店抢劫案,从此过上了双面生活,暗中与妓女、皮条客、小偷、杀手、销赃贩子为伍。他一步一步向上攀爬,也在帮派和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08

我们去往何方


作者: [日本]上野千鹤子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品方: 磨铁·铁葫芦
副标题: 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原作名: フェミニズムがひらいた道
译者: 匡轶歌
出版年: 2024-11

何为女性主义?怎样才称得上女性主义者?女性主义从何而来?女性主义浪潮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无法预测的未来,女性主义何去何从?……

如今,女性主义的版图已遍及世界。每个国家的女权发展,也都走出了一条拥有自身特色的探索之路。

了解这段历史,对当今从事女权实践,以及被全球的女性主义浪潮所激励、鼓舞的人来说,必定会成为一种助力。了解历史对任何人来说,都能够有所助益。

那些我们视其为“传统”或“天经地义”的东西,一律能在历史之中找到起点和源头,而事物一旦有开端,就必定有终结。

09

云岗:人和石窟的1500年


作者: 蒯乐昊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副标题: 人和石窟的1500年
出版年: 2024-10

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由皇家开凿的石窟群,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不可错过的瑰宝。而《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是关于云冈石窟与历代云冈人的历史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一段关于“人的信仰”“人的工程”的故事。

“一千五百年前,人们虔诚发愿,要在灵山巨岩之上营造出一个胜极的佛国。”

北魏时期,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主持云冈石窟的开凿建设。孝文帝、冯太后时期,石窟建设愈发兴盛,北魏后期则逐渐衰微,云冈石窟历经多次荒废与重建,甚至一度经受着严峻的盗凿考验,直到近代被考古学家再次关注,才遏止了更多的国宝流浪海外。本书爬梳了云冈石窟的历史沿革,亦讲述了无数云冈人的故事:一举夺回学术主动权的中国云冈学奠基人宿白先生,勇敢开辟新赛道的云冈守护者、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用古建筑学思路还原石窟工程营造的新一代学者彭明浩,保护石窟的文物医生们,努力留下石窟今日样貌的数字化采集工作者们……

人是万物的尺度,亦是文明的核心,云冈不但向世人展示跨越千年的石窟艺术之美,也彰显了以短暂生命去连接永恒的人性之美。

10

秦汉史讲义


作者: 秦晖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汉唐阳光
出版年: 2024-11

本书以秦晖在清华大学讲授“秦汉史”课程为蓝本,增加了近年来不断发现的考古资料,几经整理修改而成。

不同于最初的课堂录音,此次成书比录音记录多出近一倍内容。而且,不同于传统的断代史著述,本书略于政治史,而从纵(时间上的周秦、汉唐对比)横(空间上的秦汉与罗马帝国对比)两个维度来探讨秦汉帝国那套政治经济制度和观念的由来,以及它们在秦汉以后的影响,高屋建瓴,对于当下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11

上街!寻找超艺术托马森


作者: [日] 赤濑川原平
出版社: 光启书局
出品方: 大平面Wild
译者: 唐诗
出版年: 2024-10

什么是超艺术托马森?是附着于土地或建筑,且被保存得很美的无用之物,也是日复一日的熟悉街道中埋藏的独特趣味。

本书为风靡日本、至今不衰的“路上观察学”“考现学”经典著作,目前依然常常杀入日本亚马逊社会学畅销榜前十。作者赤濑川原平在偶然散步于东京街头时,发现了一座不通往任何地方但被悉心保存的楼梯,至此开始了对整个都市的另类探索,掀起了一场观察街头和认识附近的运动,并于1986年与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画家南伸坊等人发起“路上观察学会”。作者诙谐、调侃、充满玩乐精神的文字背后,是对都市现代化进程的严肃思考以及对日常风景的探寻和解剖。在城市居民步行经验越来越少的当下,以散步为基础的路上观察旨在唤回人们对附近的亲切感,找回个人与外界的切身接触。

12

虫子间


作者: 朱赢椿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出版年: 2024-10

争分夺秒的时代,哪怕一刻的闲暇都令人感到蹉跎,朱赢椿却利用这些“蹉跎”,积攒下无数珍稀的非必要时刻。他在工作室附近五十米的地上、树上、墙上,观察虫生百态,感受四季流变。他为撞窗的苍蝇举行葬礼,为迷路的屎壳郎张罗大餐,为出走的甲虫张贴启事……在他的笔下,西瓜虫撞了尺 蠖会肇事逃逸,朝生暮死的蜉蝣永远活在当下,善于伪装的竹节虫懂得以静制动……这不是一本关于昆虫科学研究的书,也不讨论所谓益虫害虫的问题,它讲述的是虫与虫、人与虫之间经常被忽视的生命瞬间。生活是如此无常,我们和虫子并没有两样。

13

看不见的中东


作者: 姚璐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铸刻文化 / 单读
副标题: 深入日常生活的中东之旅

出版年: 2024-11

中东拥有着古老、璀璨的历史和文明,也是一片时常被战火和纷争阻隔的神秘土地。

在山呼海啸般的历史进程中,在政治、文化、习俗的高压背后,一个个具体的人如何在夹缝中维系日常生活?他们的人生如何被时代左右?他们如何看待那些改写历史和命运的重大事件?

在性别极度不平等的国度,女人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她们的人生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性别?她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存现状?

带着诸多好奇和疑惑,作者姚璐用四年时间(2016—2020),克服各种困难,独自前往几乎所有的中东国家——伊朗、土耳其、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埃及、伊拉克、叙利亚、沙特。同时她以女性身份的便利,以“沙发客”这种独特的旅行方式,深入31个陌生的中东家庭内部,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尤其难得的是她得以与当地的许多女性密切地相处、交流。

经过四年扎实的旅行和深度的观察,作者用这本《看不见的中东》,为我们揭开一个新闻之下长期被硝烟和纱袍遮掩着的更为鲜活、丰富的中东世界,以及这个动荡、神秘的世界里个体的命运、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和女性的生存状态。

作者姚璐也是一名摄影师,书中配有70多幅高质量的纪实与风光摄影作品,与文字互为补充、交相辉映。

14

人性的高尚与卑劣


作者: [英] 休谟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原作名: Of the Dignity or Meanness of Human Nature
译者: 李贯峰
出版年: 2024-10

这是《人性论》作者、哲学家休谟的哲学散文集,收录他在不同阶段发表的14篇经典佳作,包括论述人性的名篇《人性的高尚与卑劣》、西方美学史上的佳作《趣味的标准》、体现他怀疑论思想的《怀疑论者》,以及他死后才能发表的《论自杀》等。在书中,休谟论述了他对幸福、人性、生死、审美与趣味,以及对斯多葛主义、伊壁鸠鲁主义、柏拉图主义、怀疑论各个哲学流派的看法,逻辑缜密、清晰,文笔优美,浓缩了休谟一生的智慧。可以说,是了解休谟哲学思想的极好的入门读物。

15

琵琶行:诗与画的生命史


作者: 陆蓓容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艺文志eons
副标题: 诗与画的生命史
出版年: 2024-10

本书以白居易千古名篇《琵琶行》为主轴,细绎白居易科场得意、仕途坎坷、文章传世的一生,逐段详释《琵琶行》的诗作匠心,回溯名篇诞生的白香山前史,凝视诗歌创作的文学史瞬间,并钩沉文学典故生成的全过程,最终梳理作品在后世的接受与余波。此外,本书还详细讨论了《琵琶行》相关主题的书画作品,以实例说明古代画师在处理这一文学名篇时所需面对的限制、挑战和应对,找到贯通图像与文字两个世界的通幽小径。

16

你不在鲨鱼的食谱里


作者: [ 日 ] 松原始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明室Lucida
副标题: 关于动物古怪又迷人的真相
译者: 曹逸冰译

出版年: 2024-12

秃鹫靠秃保持清洁,树懒在背上勤勤恳恳养苔藓,蝴蝶恋花也恋屎……

日本生物学家、明星学者松原始,从外表、性格、生活方式三个角度解开人们对动物的误会,用风趣幽默的科普、犀利精准的吐槽带来一场爆笑之旅!书中不仅有上百种动物的有趣知识、近五十幅精美素描插画,更有作者的滑稽经历:被小浣熊扯住裤脚,和大黄蜂狭路相逢,为保护学生挺身恐吓猴子……

用动物行为学的视角观察、思考,动物那些古怪的地方竟然如此迷人!

17

程允亨的十九世纪


作者: 刘永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
出版年: 2024-12

本书尝试进行“个体层次的整体史”的写作,即聚焦一个普通乡民,全面展示其生活世界的主要面向。深入挖掘、解读徽州文献资料,对19世纪的一些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力图再现19世纪中国乡村生活的不同面向,重估那个时代乡民生活的实际境况及其变动,为中国史领域的微观史研究提供一个具有一定典范价值的作品。

本书讲述了发生于19世纪徽州一个普通乡民的生活世界的故事。作者在细致解读这个主人公及其家人留下的长达四十年的日常行事纪录的基础上,以其生命历程为经,生活世界为纬,全面再现了这个世界的不同面向——从农田耕作到商品贩卖,从饮食、穿着到关系、人情,从时空感知到读写实践,从仪式展演到政治体验——及其变动趋势。本书力图有机结合整体史分析、微观史诠释及民族志方法,近距离观察国际贸易、王朝制度、区域社会及个人决策等不同因素在塑造乡民生活世界中扮演的角色,深入探讨大变革时代一个普通民众的历史际遇及19世纪中国乡村的变与不变。

18

离线·滤镜


作者: 李婷 主编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品方: 离线
副标题: Filter
出版年: 2024-12-1

滤镜是人们观看世界的不同方式,无论它依附于相机的镜头、计算机程序,还是人的意识。

诞生于人对色光的物理学理解,滤镜成为重构世界的魔法。“相机会说谎让拍照更受欢迎。”这是苏珊·桑塔格在70年代的观点。在图像全面数字化之后,人与滤镜的控制关系变得复杂起来。滤镜意味着风格,同时意味着破坏,它先人一步感知到图像强权的未来。

最终,拍摄者消失了,滤镜完成了自我表达,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中所说的——技术本身即是目的。

本期是滤镜背后的科技文化史,从视觉、数字图像、摄影文化、语言4个角度,带你理解滤镜和它的隐蔽影响力。

19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


作者: [日] 内山节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日本人はなぜキツネにだまされなくなったのか
译者: 熊韵
出版年: 2024-9

失去“被狐狸骗”的能力,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我们生活的历史世界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过去,日本凡有狐狸栖居的地方,必然流传着许多“狐狸骗人”的故事。除了狐狸,偶尔也会出现狸猫、貉、黄鼠狼等戏弄人的逸话。然而以1965年为界,此类故事突然在全国上下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很多人会问:“人被狐狸骗的故事都是真的吗?”而我的回答是,这些故事是否属实并不重要,唯有探寻“人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才能得知更多真相。

日本人会被狐狸骗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时的人拥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又是如何在与自然的交流中度日?当身处现代的我们使用“被狐狸骗”一词来形容人的精神世界时,只会让人觉得怪异。但过去的人生活在与现代完全迥异的精神世界里。对他们而言,那是亲身体验、真切感受到的历史。在不断拷问“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往日的自然与人类的历史、村落的历史、人与自然的交流史,并深入民众的精神史。由此,必须从一般的历史学出发,重新捕捉那些“看不见的历史”。

1965年左右发生的自然与人类的革命究竟是什么?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会告诉我们某段历史的真相。

20

春晖


作者: 阮筠庭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 漫编室
出版年: 2024-11

《春晖》,始于2012年,连载于《文艺风象》杂志。“春晖”是一个名字,是一位在美院留校任教的年轻的女 老师,这是一篇半自传性的漫画故事。

几年后,杂志停刊了,在之后没有连载也没有读者的十数年,作者仍然继续写着这个故事,这是一本历经了时间的、丰厚而复杂的漫画,书中的故事就如十三载年轮中春光所留下的恩泽与温度,记录着心境的变化。书中的女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直面和回应着内心的诘问: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而真正的爱,又是什么……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地,长成为了这样的大人?

小春老师是一个细腻的、有点羞怯又永葆纯真的年轻女老师,在现实中抱持着深刻的自我求索——她自幼努力,在去往优秀的路上从不懈怠,然而随着时间推演,生活的疑问随着时间细密的步伐一点点冲击而来,学生的问题如海浪般拍打,令她不断迫近最诚恳的反思:

什么是完美,如果做不到呢?我所认为的优秀是真的吗?教师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一系列的疑问,有些在现实中获得了答案,有些则依旧随着思考的海浪,一次次被包裹、冲刷着生活的滩岸。

在一段段与学生的对话中,我们仿佛也共同享有了她那般细腻的触觉,透过平和亲切的问与答,共鸣的情感像泉水一样流淌。在教学中不仅有温情的回响,也有失望和无奈,为什么尽了全力,却没有结果……只有完美,才值得被爱吗?其中每每见到的,是女老师因他人而引发的回响:

“正因为瘦小,才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爱啊。”

“只是因为存在,就可以被爱。”

小春老师像春天新发的嫩芽,不停驻地洋溢着光热的波浪,她总是被隐隐地刺痛着、又渐渐地愈合,她是灵巧、纤细、谨慎而又充满希望的。

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如此狭窄,我们在残酷的竞争中争先恐后,而那些掉队的人呢,又去了哪里?世界把失败者遗忘,正如我们埋藏了心中那个纯真的小孩。年轻的女老师温柔和悲悯地注视着这一场无声的战争,试图在这无法改变的竞技场中,保留一片小小的庇护所,想要把爱均分给每一个人……一则则打动人心的故事,道出了那些无处诉说的委屈、不被看见的恐惧。

这是一双纤细而敏感的手,轻轻抚慰着哭泣的学生。在自己和那些年轻人身上,她看到了继承自上一代的苦痛和恐惧。即使只有一己之力,她想要去倾听和陪伴,去面对、承担。希望至少从我们这一代起,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