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明 : 本 文 内 容 均 引 用 权 威 资 料 结 合 个 人 观 点 进 行 撰 写 , 文 末 已 标 注 文 献 来 源 及 截 图 , 请 知 悉 。
1945年,革命烈士王舟平在渑池惨遭叛军杀害,那年他才32岁,其遗骨在烈士陵园70年,可却没有一个亲人来祭拜,当地一百岁老人听闻王舟平的名字后,更是泣不成声。
那么当年烈士王舟平究竟立下了哪些功绩?为何多年来,他的家人都没有出现过?
王舟平名原名本叫王丕 彰,1913年出生在南阳乡王庄村,在家中排行老二,一家人的收入来源,全是依靠王舟平的父亲王庆生,在当地的地主家做佃农,来维持生计。
三个兄弟中,王舟平的学习成绩最好,虽然他从小就努力读书,想要有所作为,可贫寒的家庭条件,还是让王舟平中途不得不辍学,开始想办法到社会上去打拼挣钱。
王舟平
刚出社会的那几年,还未成年的王舟平受过不少的气,在襄阳一私家印刷场所,当一名童工。那个时候,当老板的都财大气粗,对待工人也是粗鲁得很。
王舟平就受到了不少虐待,身心都遭到了打击,后来,不堪忍受的他就逃走了。回家乡后,王舟平因为比同乡人多些文化,就当起了录士佣人。
不久之后,王舟平就参加了由旅汴南阳学生们所办的同乡会,也是因为这个机会,王舟平有机会成为了“河大”的旁听生。
王舟平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圆了他想要读书的梦想。过了几个月之后,王舟平又回到了家乡。而命运似乎是在推着王舟平往前走,当时农村都兴起了自治自卫运动。
王舟平也积极投身其中,担任指导员等职位,到了新时代,那害人的封建糟粕就要被狠狠抛弃,于是监选乡镇长的王舟平,就大力提倡妇女们揭开缠着的小脚,将那长辫子给剪去,以及将神像拆毁,将庙产查封等等。
后来,南阳第四区中心小学就邀请王舟平到学校去任职,这个机会改变了王舟平一生的命运。
喜爱读书的王舟平,在教学的课外之余,借着学校的图书资源,读取了很多思想进步的书籍,让对革命思想还懵懂的王舟平,突然之间找到新的方向,他决心投身革命。
虽然革命思想得到了启蒙,但王舟平对于具体要怎么做,还是个无头苍蝇。机缘巧合之下, 他在南阳结识了许多进步青年。
几人每天讨论的重点,就是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以及国家的前途究竟在哪里!不久之后,王舟平就找到了方向,他结识了共产党员曹云阁,其当时是中共南阳县委书记。
曹云阁最先注意到了王舟平,认为他是个可以争取的对象,于是便在日常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影响王舟平。
知道他爱读书,于是就先是送了他一本革命书籍《国家与革命》,王舟平就像是打开了新大陆,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先还稍有些迷茫的王舟平,渐渐理清了思绪,有了更明确的斗争目标。
在曹云阁的介绍下,王舟平于193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成为了一名地下党员。
烈士王舟平,被叛军用火当着百姓的面活活烧死,多年后,烈士陵园里王舟平的墓碑四周都是杂草丛生,为何王舟平安葬70年,却只有当地百姓记挂他,没有一个亲人祭拜王舟平呢?
1935年,已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王舟平,接到组织任务,借助在小学教书的身份,来秘密建立党支部,并担任组织委员。
之所以要在小学建立党支部呢?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太过于优越了,正处在许南公路上, 位于在两个县城的交界处。
可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被国民党反动派给注意到了,1937年,国民党对地下党员的“清剿”依旧在持续。
就在4月初的一天,中共南阳县委书记曹云阁被捕,王舟平差一点就暴露了,为了继续革命,王舟平只能留下妻子还年幼的儿子,独自一人前往北平与与组织关系进行联络。
王舟平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过,独留孤儿寡母在家乡苦等了一生。
在北平与中共华北局取得了练习之后,王舟平就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那就是跟随友军孙殿英的部队,一同参与冀察游击队的统战工作。
那时孙殿英还没有投奔蒋介石,也算是做了一些实事的,王舟平带着其余十名同志,组成了“流亡学生战地服务团”。
一边救济灾民,一边对前线的战士进行慰问,整体来说,他们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宣传。
到了1938年底,随着抗日战争打得愈发激烈,国民党渐渐失去了初心,又开始将目标转到了我党身上,王舟平若是继续跟着孙殿英部队的话,恐怕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后来河南省委就让王舟平,带着其他同志离开,继续转入地下工作。1940年,王舟平来到了鲁山,在这里王舟平为了扩大当组织,发动当地2000多名农民们,积极参与了革命运动。
打跑了那些抗派官差们,此运动后,王舟平对于革命胜利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只不过,在来年,当王舟平得知家乡的妻子和儿子,遭遇了一些变动生死不明后,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精神是非常痛苦的,可他知道革命路上总有牺牲,所以王舟平只能独自忍受晋升上的痛苦。而后来,王舟平牺牲后,他的家人就被放了,没有遭到什么虐待,可这些王舟平永远都不知道了。
四十年代初,王舟平先是被党组织安排到了延安的中央党校,学习了一段时间,然后就又回到了老家河南继续参与革命运动,在1944年12月来到了豫西渑池县。
王舟平本以为自己在这里,能继续将革命的种子撒下,却不想,他生命的终点竟是停留在了这里。
烈士王舟平被叛军杀害,墓碑四周杂草丛生,安葬70年却无亲人祭拜,后来得知真相,令人泪目!
1944年, 在日军发动豫西湘桂战役后,河南大部分地区的百姓们,都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中,沦陷区是当时党组织关注的终点。
于是,王舟平就接到了任务,来到了渑池县,在这里召开了河南区党委第二次会议,也是这次会议上决定成立豫西二地委、二专署、二分区。
王舟平身兼重任,担任渑池县县委书记。在渑池活动到牺牲的这段时间,王舟平做了许多事情,这也是为何在时隔多年后,村里仍旧有一位百岁老人会记得王舟平,并为他的牺牲而流泪的缘故。
当时渑池县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上官子平,其就是渑池县当地人,早些年做过土匪,后来又投奔了国民党部队,再后来,就又进入了我党部队,担任独立第七旅旅长兼县长
王舟平要在渑池做些什么,离不开上官子平的协助。所以二人起初也合作得还可以,王舟平有官职,却从没有把自己放在高位。
他与县里的每家每户都打过交道,不仅跟他们聊天,还帮助农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他们打打水、犁犁地、搬搬柴火等。
村里有个二十岁的少年,名叫锁明德,他记得王舟平帮自家搬过水,为人十分友善,总是笑嘻嘻的。
直到多年后,当一栏目组找到彼时已经一百多岁的锁明德,询问他是否知道王舟平这位烈士的时候,老人一下子就泣不成声,就像一个几岁的孩童一般。
他记得王舟平的好,所以一直忘不掉,同时也很难过很伤心,当初王舟平牺牲得太过于惨烈了。
而从这位老人的口中,还原了王舟平牺牲的一个真相,他是遭到了一个人的叛变,这个人就是上官子平。当时我党二地委的工作才刚刚打开局面,上官子平就已经预谋叛变。
在暗地里召集他的亲信,准备伺机行动,就在我当的主力军出去剿匪没有回来之际,上官子平趁着兵力空虚,发动了豫西事变。
王舟平被匪徒捆绑了起来,宁死不屈,最终,上官子平在刑场当着老百姓的面,将其活活烧死,而那一年,王舟平才32岁。
王舟平牺牲后,他的遗骨被党组织给妥善安排,新中国成立后,就归入了渑池县烈士陵园。
按理说,王舟平的儿子长大后,应当来看看他的,可70年的时间,王舟平的墓碑都已杂草丛生,都没有人来清理。
就在大家都以为是王舟平被家人遗忘了的时候,真相浮出水面,王舟平的儿子王建续,生前并非没有来渑池看过父亲,只不过在八十年代,王舟平的遗骨被转移到了他的家乡南阳。
所以,王舟平的孙子辈大都只去过渑池几次,后来就一直在南阳祭拜王舟平。这也是为何多年来,渑池王舟平烈士的墓碑有些杂草的原因。
烈士虽逝,但精神不朽,不仅是他帮助过的人民记得他,家人更是不会忘记他的。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南阳名人谱(63)王舟平
https://kns.cnki.net/reader/flowpdf?invoice=tpp0rEGX08%2FJDTTklZ4ow%2BmqVfgbBpJFXbAilMtnyRvOTSbjw9hqYNBsi2TuwPoIUSItpxTI2CxEbw%2BNAUYsUmV7ogr50D3jMNPBy%2Bo%2FaOzFA6ikD4tkh9eYnBWL%2BH%2F0KzKshoGJRGa6CC7NLO5VQmHNaMr0ZD0usgXVP%2FUVf4s%3D&platform=NZKPT&product=CJFQ&filename=LDXT200203028&tablename=cjfd2002&type=JOURNAL&scope=trial&dflag=pdf&pages=&language=CHS&trial=&nonce=305A23ECBEB348C69571E8485D3FC7C0&cflag=pdf
百度百科:王舟平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8%88%9F%E5%B9%B3/2778269?fr=ge_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