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我国的建筑文化,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说得清的。这么多地区、民族,几乎每一个族群都有自己独到的建筑构思和巧妙应用。就拿建筑材料来说,大部分人都是就地取材修建房屋,所以往往建筑风格都会有浓郁的当地特色。其中,广东的“蚝宅”就是拥有浓烈地域特色的奇葩建筑。



那么什么样的屋子会被称为“蚝宅”呢?所谓蚝宅,就是用生蚝的贝壳当作砌墙建筑的原材料。各位吃货,对于生蚝肯定不陌生,又滋补又美味,最新鲜的生蚝还可以直接生吃,鲜甜无比。但是这些珠三角的原住民们,自小就过着踩水打鱼的生活,硬生生的把这个生蚝的用处发挥到了极致,开始利用生蚝壳修建房屋,据说这种传统在宋元时期就有记载。



所谓的“蚝宅”就是字面意思,用生蚝的贝壳当原材料建造的房屋。对于生蚝,我相信各位吃货,肯定不陌生,我们经常能在各大的饭店,烧烤摊,海鲜市场当中见到它,生蚝又鲜又滋补,可以生吃也可以加点粉丝,蒜蓉做成蒜蓉生蚝之类的,鲜甜无比,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这幢“蚝宅”位于我国广州市的沙湾古镇里。沙湾古镇建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镇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有名的旅游景区。



经过上百年的时间,沙湾古镇还一直保留大量的岭南特色,其中最能直观的体现岭南的特色文化,便是在建筑方面,一共分为三种建筑,分别是广府的民居,潮汕的民居和客家建筑三种,不过在这三种建筑以外还衍生了一种特色建筑“蚝宅”,算是广府民居当中演变而来的。

生蚝壳看起来几乎没什么用,但是在中国人的智慧却能变废为宝。在沿海地区,生蚝的壳被用作建筑材料,没错,就是我们常吃的生蚝的壳,一只只壳被累积起来,然后做成了一面墙。这种建筑在临海的珠三角一带,这里一直以来就是盛产生蚝的地区,生蚝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老祖宗真的将勤俭节约的美德发挥到了极致,谁能想到这种丑丑的贝壳可以做成建筑材料。事实就是如此,当地人将吃完肉的生蚝壳收集起来,在极其有限的工艺下,将这种看似无用的东西效益最大化了。生蚝壳砌成墙的制作过程也完美地凸显了吃货的本质。



将一块块生蚝壳黏合起来的不是罕见的建筑材料,其中大部分都是食材。红糖和蒸熟的糯米在当时算比较强的粘合剂,混合上黄土,这就是当时堆砌生蚝壳的材料了。看似简单,这种粘合剂其实很耐用,生蚝壳不同于一般的建筑材料,还有冬暖夏凉的效果,隔音效果也很好。

明清时期这种生蚝墙面很流行,而且多是有钱人家的宅院,单个的生蚝壳没什么观赏价值,在色彩上比起其他贝壳劣势就更明显了,但是当这些生蚝壳整整齐齐排列起来的时候,缺点反而成了优势,凹凸不平的表面可以防盗,暗灰色和黑瓦融为一体,添了几分质感,就是在600多年的今天依然保存完好,实属不易,这种特殊的墙也被网友调侃为是真正的“蚝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