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
一生守在鱼池边,一干就是60多年。一份承诺,与生命等长,这样的人生是何等执着?
12月2日,由天津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宁河区委联合举办的“天津楷模”金万昆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天津大礼堂举行。5位报告人,用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还原了金万昆为党和人民的水产事业不断奋斗的一生。
金万昆被誉为“北方家鱼人工繁殖第一人”,曾培育出11个“国审”水产新品种,破解了多项技术难题。2023年6月,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授予他“天津楷模”称号。同年12月2日,金万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1岁。
在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党支部书记孙杰的记忆中,与金万昆共事的28年里,从未听过其抱怨过累与难。“1959年,金万昆被派往江苏学习白鲢孵化技术,因为文化程度低,和专家们站在一起时总觉得自己矮人一头,他一开始也很抵触,授课内容凡涉及实践的部分都能明白,但一涉及纯理论知识就很吃力。但金万昆没有退缩,理论基础几乎零基础的金万昆向育种科学发起了冲锋,除了勤奋,他没有第二条路。”金万昆在农民学校学汉语拼音,去书店找育种书籍,自学理论知识,遇到不会的到处求教,几年下来,字典就翻烂了好几本。
由于工作关系,宁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顾明君与金万昆有过数面之缘。“只要和他聊鱼,他就能滔滔不绝,两个多小时的采访,89岁的金老始终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几次询问他累不累,是否需要休息一下,但金老都摆摆手表示不用,他从年轻时就这样,干什么事都讲究一鼓作气。”金万昆为鱼痴、为鱼迷,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鱼就是他的全世界。
与金万昆相处的点点滴滴,宁河区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周伟良仍记忆犹新:每年五六月份,换新水产良种场就像过节一样,金老总是精神抖擞,穿上胶皮裤亲自为前来采购鱼苗的农民兄弟们“打碗”售苗。“如今,虽然在换新水产良种场里再也看不到金老的身影,但他的事迹和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在推进农业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嫁到金家40年,印象中逢年过节很少能在家见到公公,渔场的事他亲力亲为,家里的事却很少过问。”回忆起金万昆,儿媳付占运眼中充满泪水:公公十分节俭,蓝色的工作服一穿就是三十多年,破旧的书包一拎就是二十多年。我们想给家里添点新物件,给他买点新衣服,他总是推辞。有一次,他去江西购买鱼苗,看到当地山区特别贫困,很多人经常吃不饱饭,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来后,他把几十年科研成果取得的全部奖金都捐了过去。
“我很幸运,在从业之初遇到金万昆这样的好师父,教会我做事多一份付出、多一份担当、多一份执着,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金万昆的徒弟韩亮目前是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农艺师,他表示,愿像师傅一样,站在水产种业前沿,为推动科技进步、守护“种业”安全贡献青春力量。“请您放心,您的使命没有完结,您的脚步永不停歇,您的精神终将在我们这一代接续传承、生生不息!我们将接过您未竟的事业,为党和人民做好育种工作!”
报告会上,掌声一次次响起,泪水模糊一双双眼睛。
金万昆一生都在践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他虽然走了,但那些岁月却刻进人们心里,他的鱼苗也一茬茬长大,将源源不断地送向全国人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