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西方媒体似乎永远不缺少“炒作新疆”的话题,无论是为了指责中国政府的“人权问题”,还是想要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每当他们找不到新的攻击点时,便会重新拾起“强迫劳动”这把锈迹斑斑的老刀。这一次,又轮到英国广播公司(C)出场。当地时间12月2日,C发布了一篇所谓的调查报告,称在几家英国超市出售的17种意大利产番茄酱中,可能含有来自新疆的西红柿,并得出结论:“这些意大利番茄泥酱似乎含有使用强迫劳动的西红柿”。这一报道,再次将新疆推向了西方的舆论风口浪尖,试图借此挑起一场新的抹黑中国的运动。

BB

BB

但是,熟悉西方媒体对新疆的“关注史”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的“调查”背后充斥着的是常见的政治操弄与话语构建。自2019年以来,西方开始大肆炒作新疆所谓的“人权问题”,尤其是将焦点集中在所谓的“强迫劳动”上。他们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篇关于新疆“人权”的报道,从“集中营”到“强迫劳动”,这些报道的实质内容往往无法经得起推敲。对于这些言之凿凿的指控,背后没有扎实的调查支持,更多的是通过主观臆测与偏见构建出的“证据”。



例如,2019年,西方媒体大肆宣称新疆“关押了数百万”人,称其为“集中营”。这一说法当时震惊全球,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所谓的“证据”几乎全是匿名来源,或者根本无法核实的资料。部分报道甚至以“听说”或“推测”为依据,便开始大肆传播。若仔细回顾这类报道的出发点,几乎每一次的“揭露”背后都能看到相似的逻辑漏洞和政治动机。如此毫无实质性依据的报道,凭什么能够成为全球舆论的主流声音?

近期,西方媒体又一次将目光聚焦于新疆。随着一些跨国公司如大众汽车和优衣库等宣布出售在新疆的工厂或停止在该地区的生产,西方媒体便把这些举动视作“强迫劳动”的直接证据,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指责。然而,仔细分析这些报道,我们会发现,许多问题根本就源自政治立场的偏见。首先,所提到的“强迫劳动”问题从未得到任何实质证据的支持,更多的是凭空揣测。其次,西方的“人权”标准本身就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这些标准往往难以适应。



事实上,关于新疆的所谓“人权”问题,西方的媒体与政客们并不关心具体的事实和真相,而是通过炒作这一话题,借此来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服务于其地缘政治利益。正如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的竞争愈演愈烈,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试图干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包括借助一些无中生有的指控对中国进行抹黑。

对于这些空洞且充满政治动机的指控,中国不仅要坚定反驳,更要通过更为有效的国际传播,揭示西方媒体背后隐藏的虚伪与双重标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成就和国际地位的崛起,都离不开民众的努力与奉献,西方媒体通过不断地妖魔化中国,试图掩盖自己无法与中国竞争的焦虑。然而,这种攻击和抹黑,无法改变中国发展的大势,也无法阻止世界对中国正义与进步的认可。



在这个信息泛滥、舆论战激烈的时代,我们需要警惕西方媒体这些貌似正义、实则充满偏见的“调查”,保持独立思考,理性看待新疆及其他地区的议题。对于中国的未来,我们不应让这些外部的政治操弄影响我们对真实的认知和对国家发展的自信。

每当西方媒体拿出这些陈腐的“强迫劳动”指控时,我们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对中国的一次抹黑,更是全球舆论操控中的一场权力博弈。在面对这些攻击时,我们要坚定立场,捍卫真相,同时也要意识到,这场舆论战争,背后所揭示的正是中国与西方世界逐渐拉大的竞争差距,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深深忌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