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这片位于中国北方的广袤草原,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它不仅是风景如画的地方,更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许多人可能并不知晓,1912年,这片美丽的大草原竟然经历了长达8年的“独立”时期,直到后来才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

那么,它是如何被分裂出去,又是如何重新回到中国的呢?



贪婪的沙俄

近代沙俄对中国的土地蚕食极为严重,不仅自己吞并了大片土地,还促使外蒙独立,其贪婪程度可见一斑。

清政府的软弱退让,反而助长了沙俄的野心,他们在夺取外东北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呼伦贝尔这片富饶的草原。



然而,沙俄不能明目张胆地直接抢夺,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将目光转向了刚刚独立的蒙古。

当时的蒙古完全听从沙俄的指挥,在沙俄的精心策划下,蒙古的君主向呼伦贝尔的蒙古王公发出电报,企图让他们脱离中国。



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清政府摇摇欲坠,全国一片混乱,呼伦贝尔的地方官员趁机煽动士兵叛乱。

1912年1月,在沙俄的暗中支持下,这些叛军攻入城内,占领了整座城市,并威胁当地官员交出管理印章。



作为地方大员的道台自然不会轻易屈服,准备率兵平叛。然而,叛军背后有沙俄的支持,沙俄威胁道:如果开战,他们将出兵干涉。



道台深知沙俄的威胁,为了避免两国冲突,只能无奈撤离。叛军趁机宣布独立,并附属于蒙古。

沙俄如此费尽心机,自然是想吞并这片土地,掠夺其财富和资源。但他们的企图并非那么容易得逞。



持续的对抗

北京政府得知此事后,立即采取行动,一方面派人劝降,另一方面派大军压境,给叛军施加压力。

眼看即将到手的利益要失去,沙俄开始阻挠,并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声称要保持中立,不允许中国使用火车运兵。



沙俄的这种行为显然是为了阻止中国收复失地,他们甚至派兵冒充叛军,企图偷袭满洲里的行营。但这次偷袭失败了,指挥官也被击毙。



沙俄随即派出2000兵力,将大炮架在胪滨城外,威胁必须在中午12点前撤军,否则将开炮。

当时的统治者害怕与沙俄发生冲突,只能下令撤军。仅仅一个月,呼伦贝尔就脱离了中国的控制。



沙俄知道这种做法站不住脚,于是在三年后,逼迫当地统治者签订条约,以确保其在当地的利益。

这份条约虽然承认了中国对呼伦贝尔的主权,允许中国大总统任命官员,但当地军队不受中国管辖。



即使发生叛乱,中国也不能擅自出兵,必须先与沙俄沟通,得到同意后才能行动。

此外,沙俄还控制了当地的税收和经济建设,中国无权过问。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沙俄被推翻,加上当地叛军首领去世,才为这片土地的回归创造了机会。

1920年,当地各旗代表联名请愿,要求取消不平等条件,并主动要求回归,这片土地才真正被收回。



日本的野心

在这期间,日本也蠢蠢欲动,企图通过满蒙独立来掠夺当地利益。

1915年,袁世凯恢复帝制,日本看到了机会,准备派兵实施满蒙独立计划。然而,袁世凯突然去世,计划被迫中断。



日本人并未放弃,1917年张勋复辟时,他们再次准备“进京勤王”,但张勋失败,计划再次落空。

恼羞成怒的日本人直接宣布呼伦贝尔独立,但这种乌合之众根本不是正规军的对手。



张作霖得知后,直接派兵剿灭了这股土匪,粉碎了他们的幻想。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深感心酸和悔恨,也更加认识到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幸福生活无从谈起。我们今天能够回顾这段屈辱的历史,是因为前辈们前赴后继的努力。



我们不仅要继承他们的成果,更要居安思危,永远牢记这些教训。

这样的屈辱,绝不能再发生在我们身上。

参考信息:人民政协报:第二次“满蒙独立”闹剧中国知网:“自治”时期呼伦贝尔的政局变迁(1915-1920年)东北师大学报:俄国与1912年的呼伦贝尔“独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