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台帖》,“诗仙”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是李白自咏四言行草诗。材质为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仅25个字,分别是“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作为李白的唯一传世真迹,《上阳台帖》引首为乾隆楷书题写的“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瘦金书题写的“唐李太白上阳台”。不仅如此,纸面上还有宋徽宗、欧阳玄、危素、乾隆等人的题跋和观款,价值不可估量。


毫无疑问,这一件顶级国宝,它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故宫专家这样评价,《上阳台帖》其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仪态万千。鲜为人知的是,如今我们能看到这件国宝,要感谢一个人,张伯驹先生。

张伯驹,有着“民间收藏第一人”的说法,原名张家骐,河南项城人。为了收藏,张伯驹不惜变卖家产;为了不使文物外流,张伯驹一掷千金,真正诠释自己的誓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资料显示,1949年之后,张伯驹几次将自己毕生所藏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其中陆机《平复帖》、杜牧《张好好诗》、范仲淹《道服赞》、黄庭坚《诸上座帖》等顶级国宝是他1956年捐献的,后被国家文物局调拨故宫博物院收藏。

反观《上阳台帖》,则历经磨难,先入宋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到了清朝,则再入皇宫内府,几百年间历经磨难辗转流传多位名人之手,能够幸存下来,实属不易。

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根据优待条件,溥仪逊位后继续生活在紫禁城后半部分。这使得溥仪等人有机会大量将文物运出宫外,手段有赏赐、送礼、借阅、拍卖等,《上阳台帖》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流落民间。

此后,《上阳台帖》流转于多名古董商人手中,直到1937年被张伯驹以六万银元收购。对于收藏家来说,任何一件收藏都是自己的心头肉,何况《上阳台帖》还是孤本,金钱已经无法衡量其价值。


但张伯驹却有着自己的想法,1956年张伯驹将《上阳台帖》赠给了毛主席,并在附信中表示,“现将李白仅存于世的书法墨迹《上阳台帖》呈献毛主席,仅供观赏……”

毛主席向来喜好书法,收到《上阳台帖》后也十分珍惜,反复观赏。1958年,根据国家规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毛主席便将《上阳台帖》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