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场地缘冲突的背景下,2023年全球军火商赚大发了。

根据瑞典一军事智库发布的报告,去年,全球百大军火商的销售额达到6320亿美元,同比上涨4.2%。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欧洲国家比利时2023年全年的GDP。



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直接推动了军工产业的发展,除了我们熟知的龙头企业外,许多小型武器生产商也借机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越是排名低的军火商表现越突出,反倒是美国的老字号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的收益出现了小幅下滑。

这主要是因为大公司的供应链比较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订单的交付。2023年,这两家的供应链都面临供应链中断问题,尤其是在导弹和航空航天领域,因此表现并不如预期那样强劲。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主要份额依然被大公司牢牢占据,只不过是因为2022年赚得太多,2023年的报表才会看上去没有惊喜。

这就好比你上次考了100,这次考了99,虽然还是全班第一,但相比之前确实退步了,其实并没有多大影响。

以雷神为例,截至今年1月,该公司光是从俄乌冲突中收到的订单就超过30亿美元,且还在继续增加。通用动力的CEO也透露,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该公司生产军火装备的部门收入同比上涨近1/4。



只要去阿肯色州的工业园区看看“海马斯”的生产场景,就知道他们所言非虚。除了大额订单带来的收益,美国主要军火商的股价也普遍飙升,雷神的涨幅一度超过50%,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红利。

参与撰写报告的研究员斯卡拉扎托表示,2023年不会是军火商赚得最多的一年,明年预计还会继续增长,很多公司正在扩大规模,说明他们对未来的市场保持乐观态度。

在这100家军火商中,来自美国的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2023年的营收高达3170亿美元,且前五名一直被美国公司牢牢占据。

那么,美国军火商生产的武器具体流向了哪里呢?

很多人脑子里最先浮现的肯定是乌克兰,实则不然,美国的武器更多地流向了欧洲国家。2023年,波兰花费近300亿美元购买各种美制装备,包括阿帕奇直升机、“海马斯”、艾布拉姆斯坦克等。



此外,德国、捷克、挪威、保加利亚等欧洲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向美国采购军备。这些国家自身的装备都拿去援助乌克兰了,尽管大部分是为了清库存,但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缺口,正好从美国买一批新的,反正最后都是乌克兰买单。

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又开始了对以色列的紧急援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美国至少援助了以色列上万吨装备和弹药。

今年马上又要过完了,巴以冲突仍未平息,黎以冲突又起,想来美国军火商又能过个好年了。

在亚太地区,美国军火商的销售额同样引人注意。韩国斥资50亿美元购买F-35,澳大利亚花了63亿美元购买军用运输机,日本也贡献了1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一些零散的小订单。

相比之下,欧洲的成绩单就没那么亮眼了。2023年,27家欧洲军工企业的总收入为1220亿美元,同比上涨仅0.2%。



这是因为,欧洲出售的大多是比较复杂的武器系统,周期比较长,主要集中于交付旧订单,新的订单增长暂时无法在报告中体现出来,或许到明年就能看到了。

作为交战方的俄罗斯本身也有着强大的军工体系,只不过大多数公司在冲突爆发后停止披露财务状况,因此只能推测出大概情况。以跻身百强的两家俄罗斯军火商为例,去年的总收入达到255亿美元,涨幅高达40%。

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刚签署了2025年联邦政府预算案,其中国防开支预计13.5万亿卢布,较2024财年增长近30%。

乌克兰和以色列的情况也大差不差,枪炮一响,黄金万两,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只是可怜了当地民众,为了上层统治者的利益,不得不每天活在胆战心惊中,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炮灰。



军火商才不会管这些,他们忙着开香槟庆祝,无暇顾及这些像蝼蚁一样被踩在脚下的平民百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