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不同于别的歌曲,它是一个国家人文精神的传达,精神意志的表现以及文化素养的追求。

有这么一首国歌,它的全文仅有28个字,但翻译成汉语之后才知其背后大有文章

这便是日本国歌《君之代》。





《君之代》起源

《君之代》起源于日本的一首古歌,而这首古歌的悠久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9世纪。

古歌最早被创造出来的目的,实际是为了歌颂天皇登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首古歌暂时被人们遗忘

时间来到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整个国家有了一次集体大变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在此期间,一个英国乐师无意间提出,日本应该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国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英国乐师的建议,犹如醍醐灌顶,让日本天皇意识到,拥有国歌对当时的日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事。于是马上着手吩咐去做。



经过重重筛选之后,由大山岩创作的《君之代》,成为了日本国歌的歌词。

有了歌词自然还不能缺少曲,为了让国歌更加贴合日本本土特色,便找到了著名音乐家芬顿,由他负责作曲。

两人的强强联合果然不负众望,最早版本的《君之代》在1880年,也就是日本明治天皇的生日宴会上被搬上荧幕。这也是日本国歌的雏形

只不过,这首当时赢得日本天皇认可的歌曲,并没有作为国歌被确定下来。

直到1906年,日本政府不满足于当前歌曲的曲调,于是再次邀请本土音乐家冈野贞吉亲自操刀,对这首歌进行新的编曲和润色。



《君之代》背后隐喻

重新编曲的《君之代》,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终于在13年后,也就是1919年,《君之代》正式成为日本国歌。

这首日本国歌全文仅有28个字,翻译成汉语就是“我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直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

表面上看,这首歌是在歌颂和祝福天皇,希望日本天皇的统治能够做到千秋万代,代代流传。

实际上歌词背后却大有文章。单看前两句歌词,还表现的较为平常,主要就是表达对日本天皇的拥护,或者说对自己国家的祝福,这本身无可厚非。

当然值得一说的是,这两句夸大了日本对天皇的敬畏。

八千代的传承,太过遥远,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是怎么样的。

曾经的日本天皇作为一个国家的掌舵者,是一个国家的领军人物,但发展到现在,也只不过就是一种象征意义罢了



尤其是后面的两句词,直接变了味道。“直到小石变巨岩”,一个弹丸之地说出这样的心声,已经足够看出日本想要发展壮大的勃勃野心。

那么如何实现这般野心呢?答案是通过侵略扩张来扩大自己的国土面积。

有鉴于此,日本多次发动侵略战争,不断侵略,不断扩张,这就是日本实现小石变巨岩,巨岩长青苔的方法

也就是说,《君之代》的28个字,表面看平静无风,实则暗潮汹涌。

既在明面上表现了对日本天皇的敬畏和祝福,也将侵略扩张的思想,在日本民众内心变得根深蒂固

为什么日本国歌要取《君之代》这一名字?“君”代表的是皇帝或者君主,从这一方面不难看出,日本皇权统治对日本的巨大影响已经是深入骨髓。



从单纯赞美天皇的统治,到最终成为国家国歌,《君之代》的这种前后变化,主要归结于二战时期的影响。

二战爆发以后,日本帝国要求国内的学生,每天早上都要高声演唱《君之代》,旨在向天皇致敬以及祈祷国家繁荣。

这种变化使得《君之代》在那种特殊背景时代下,成为日本文化的一种特殊表达。

而且和最早单纯赞美天皇不同,这一时期的《君之代》,更多的意义体现在日本当时的思想

在民族主义高涨加持之下,最终,《君之代》被逐步确定为日本国歌。



回顾整个《君之代》发展历程,实则是用28个字完成了日本近代文化的缩影。

时至今日,日本国歌客观来说依然饱受争议,往年多个音乐家对其进行的修改,依然让部分人感觉到在庄重与肃穆上缺少创新。

当然,在歌词本身上面也有希望能够做出适当的修改。

只不过,虽然此前经历过多次删减和整改,不过都是小磕小碰,无伤大雅,所谓的大的改动,一直没有实现

其背后的意图其实不言而喻。



日本国歌背后争议

值得一说的是,日本的音乐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起源于中国。

早在唐朝时期,日本就曾派遣唐使去到中国进行交流学习。

而日本所谓的学习,不过就是照单全抄,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删改和融合,这才一步步形成当今日本文化的个人特色

但日本光想着学习,却忽略了和平。

尽管日本文化融入了中国和西方的精华,使得本土特色更加鲜明和独特,但其背后隐藏着的侵略意图,属实太过于明显了一些。

别人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日本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像是“取其精华,变成糟粕”一样



反观我国那些和谐共生的思想境界,日本仍是没能学会一分一毫。

不但如此,日本周边的部分国家,也曾提出异议,表示日本国歌《君之代》,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和利益

与日本对外宣扬的所谓的和平友好,背道而驰。所以他们曾反对或抗议这首歌的播放。

这一现象,也是当下的日本需要全面思考的。

国歌作为一个国家的特殊歌曲存在,一定是要能在歌曲中,看到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的追求和表达。

如果做出来的国歌,背后引申出非议的意图,那就等于是做了无用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