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仿佛一枚小石子,激起了中欧关系的变化。尤其是在关税和投资领域,这一变化显得格外显眼。之前的中欧关税壁垒,开始出现松动。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兰格最近就透露出风声,表示欧盟和中国正接近达成一项协议,以取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加征关税。



(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兰格)

另外,今年早些时候,欧盟推出了一份名为“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的大动作。这个计划剑指外国直接投资,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技术的领域。虽然欧盟嘴上没说具体针对哪个国家,但很明显是在针对中国。

而现在,最新的消息表明,欧盟内部似乎变了态度。有官员私底下透露,欧盟成员国正在考虑削减这个“黑名单”的范围,也就是说,一些原先拦住中国投资的障碍可能会被拆掉。虽然这些动向的水落石出要等到明年,但至少表明了一点:与其一味地对中国企业说“不”,欧盟终于开始尝试与华合作。



(欧盟)

可是欧盟现在才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算不算有点后知后觉呢?尤其是在中欧贸易摩擦问题上,欧盟已经吃到了苦果。比如说德国的机械制造业,可谓是愁云惨雾,而偏偏这个时候,欧盟还准备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让不少德国企业纷纷把产能转移到中国,比如今年上半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去年总额。这说明什么?德国企业已经看清局势了。

看看德国汽车巨头大众公司的表现就知道。他们突然宣布要削减成本,并计划关闭至少三家德国本土工厂,同时裁掉数万名员工。



(德国车企)

德国经济的“顶梁柱”是汽车产业,大众又是这个产业的头牌。大众这波操作,简直是让德国经济“雪上加霜”。可倒过来看,从德国企业的角度,谁又能责怪他们?这一切不过是他们的一种“自救”罢了。而另一边,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动作完全相反,加大投资、独立运营、不惜一切代价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车企)

这样看来,欧盟之前试图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策略,不仅未能吓退什么,反倒让自己先吃了哑巴亏。而欧洲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加码,又在无意间为中国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这种局面,也许才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

这里的背后逻辑其实特别简单: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年代,单打独斗都不是长久之计。欧洲也不得不承认与中国合作的必要性。再者,欧洲内部的意见分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些国家可能已经看到了中欧合作带来的实质性好处,因而在政策上出现了更大的灵活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