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是人类社会公认的潘多拉魔盒,自从二战结束以来,尽管全球数次进入核战爆发前的危机时刻,但核大国领导人最终都理智地选择了“向后退一步”。但最近美国《新闻周刊》竟然疯狂地渲染五角大楼使用威力最大的B-83核弹头(最高爆炸当量120万吨)对莫斯科、北京和平壤进行核打击的后果。



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称,《新闻周刊》探讨的是空中核爆炸的结果,这种袭击主要用于摧毁城市目标,而非摧毁地面加固目标。“空中核爆炸的具体毁伤效果与爆炸高度密切相关,该模型假设爆炸高度为3319米,以达到最大化的杀伤效果”。

《新闻周刊》使用了美国物理学会核技术历史学家亚历克斯•维尔莱斯廷教授的程序,评估美国武器库中威力最大的B-83核弹头对中国、俄罗斯和朝鲜首都的打击效果。

笔者查阅的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12年维尔莱斯廷就发布了这个“核地图”程序,用于展示核武器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它基于谷歌地图,允许用户自由选择任何一个指定地点投下核弹,并估算可能的后果。





《新闻周刊》刊登的核弹在平壤爆炸的评估效果

《新闻周刊》刊登的几张地图显示了核爆炸杀伤效果与距离的关系。其中核爆炸核心火球的半径(内黄色圆圈)将达到1.59平方英里,在这个范围内,所有东西都将被高达上百万度的高温蒸发。较为温和的爆炸破坏半径(内灰圈),覆盖67.7平方英里的爆炸区域,将摧毁住宅楼,并可能引发大范围火灾。在爆炸211平方英里的热辐射杀伤范围(更宽的橙色圆圈)内的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整个皮肤的三度烧伤,可能导致严重的疤痕、残疾和截肢。在爆炸地点周围535平方英里的轻度爆炸破坏半径(更宽的灰色圆圈)内,窗户可能会破碎,从而造成伤害。

根据《新闻周刊》的说法,“核地图”程序显示如果B-83核弹头投放在莫斯科,平均有10222930人处于爆炸杀伤范围内,将造成约1374840人死亡,3747220人受伤——更直白地说,137万人死亡、374万人受伤;如果在平壤引爆,将造成132万人死亡、110万人受伤。至于说北京的伤亡情况也同样惨重。





《新闻周刊》刊登的核弹在莫斯科爆炸的评估效果

令人愤慨和警惕的是,《新闻周刊》宣称相关核爆炸模拟的结果是针对可能的未来末日战争。报道提到,俄罗斯不久前刚刚修改了该国的核威慑学说,本月早些时候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警告说,“与中国或俄罗斯的战争并非不可能发生,它随时都可能发生。”《新闻周刊》甚至通过电子邮件联系了美国和俄罗斯国防部以及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请其置评”,其恶意和挑衅意图实在是明显。

事实上,“核地图”程序从发布之初就充满争议。维尔莱斯廷原先的设想是利用该程序让没有经历过冷战恐怖的新一代年轻人认识到核武器的可怕。他承认,由于谷歌地图的局限性,该程序并不能准确计算出死亡人数,但通过估算核弹毁坏地区的人口数去计算死亡人数并不困难。维尔莱斯廷说:“核地图程序的计算结果和历史事件基本相符,它显示了广岛市的伤亡情况,虽然只是近似值。我们谈论的是核弹给不同地形造成的毁坏,不管木制还是混凝土建筑物,都将毁于一旦。但核地图能让你充分认识核弹造成的主要影响。”



然而“核地图”程序的使用情况令维尔莱斯廷感到震惊。他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说,该程序上线的头3天就共有700人在全球投下1500枚核弹,批评者严厉谴责“核地图”程序助长了某些人的暴力倾向——从《新闻周刊》的疯狂行为看,这样的批评非常有道理。

众所周知,美国在冷战期间曾谋划过针对中国的大规模核打击行动。冷战后的解密文件显示,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对中国30个主要城市发动核攻击,将“摧毁人口作为衡量摧毁敌国社会有效性的主要手段”,“旨在让中国社会彻底被摧毁”。五角大楼1961年所作的评估认为,这种“一次性整体行动会抹去53%的中国城市人口”。

一直到中国成功试爆了核武器并成功验证了核弹头与弹道导弹的结合后,美国才最终放弃了这种丧心病狂的想法。但《新闻周刊》的种种举动显示,最近美国又有相当一部分人试图再次拿出核大棒威胁中国。

当然,美国媒体的想象是一回事,美国社会能不能承受相应后果,能不能正确理解核战争的真实威胁,又是另一回事了——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之前向南太平洋发射的东风-31AG洲际导弹,实在是射的次数少了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