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枣庄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教科院院长邓淇作新闻发布。


邓淇介绍说,近年来,枣庄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供给,系统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枣庄教育。

——强化保障能力,夯实基础教育“稳”的基石。出台《枣庄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普通高中多元发展、特殊教育学生关爱、教育综合改革等方面构建起基础教育的“四梁八柱”。全方位增加教育投入,突出均衡协调,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教育保障能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师风纳入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考核。科学设置教师招聘岗位,大力补充体育美育、科学、劳动教育等短缺学科教师。推进枣庄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程建设,构建市、区(市)、校三级学科带头人培育体系,推进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机制改革,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逐步实现县域内所有师资及优质师资的均衡配置。

——深化教育改革,激发基础教育“新”的活力。制定《枣庄市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五大行动,制定22项具体措施,形成部门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评价改革工作落实,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制度,印发《枣庄市教育评价改革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年度改革重点。推进改革试点建设,坚持点面结合、典型领路,2024年2月,枣庄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枣庄市以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立足课程本位,以跨学科综合课程体系建设和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监测平台建设为抓手,综合推进科学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学生实验课程和科技创新赛事活动有效实施,从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探究持续性、爱国主义等6个维度对学生科学创新素养进行监测,通过对学生创新行为的分析,建立较为科学的科学素养评价体系。薛城区、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游戏活动县级实验区,整区推进,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以教师评价素养提升为着力点,全面推动建设达标课堂》成功入选2023 年度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

——促进内涵发展,推动基础教育“质”的提升。以新课堂达标为总抓手,加快推动质量整体提升。将2024年确定为“新课堂达标提升年”,围绕达标课堂建设,开展教学视导。共查阅区(市)、学校新课堂达标提升年活动方案和学校课程规划方案30份,学期课程纲要、学历案、作业设计等教学常规材料680余份,检查校级干部听课记录1754节次,检查区(市)各级干部共听课3218节。实施新课堂达标示范校典型引领工程,全力打造教育教学改革品牌。结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组织市教研员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进行解读,召开会议16场,研讨优质课例15节。增强园本教研实效,开展园本教研示范园创建工作,推荐15所幼儿园参与省级评选,12个课题通过省级学前教育研究课题立项。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持续开展省、市级特色高中和特色学科基地建设,省级特色高中达到5所,省级学科基地达到7个,市级特色高中达到8所,市级学科基地达到15个。持续巩固深化“双减”成果,提升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水平,强化校内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

——调整城乡结构,满足人民群众“优”的需求。深入实施“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主动适应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缓解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供需区域性结构性矛盾;“十四五”以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5所,新增公办幼儿园 25 所、公办学位 6795 个,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 68.07%;新建改扩建中小学77所,新增学位9.7万个,大班额保持“动态清零”;持续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扩增招生规模,2024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和录取人数比2023年分别增加3000人,相比“十四五”初期增加9600人。全市特教学校实现全覆盖,努力保障更多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和确需保留的小规模学校,科学优化布局调整小、散、弱农村学校,通过增加校车、提升学校食堂水平等方式充分保障学生利益。推进县域普及普惠县创建,起草《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的实施意见》,通过加强统筹推进、实施分步推进、强化评估推进“三推进”策略,做好创建工作统筹指导、重点推进及难点突破,切实提升普及普惠水平。实施强镇筑基行动,充分发挥镇驻地学校龙头支点功能,开展四批省级强镇筑基试点镇推荐和市级强镇筑基试点镇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44个镇全部开展强镇筑基试点,省、市级强镇筑基试点镇覆盖率达到100%。深化强校扩优行动,采取优质学校集团化、联盟化托管等方式,加大对薄弱学校辐射带动,抬高发展底部,抓一所优一片。截止到2024年11月,建成教育集团13个,覆盖学校29所;组建教育联盟53个,覆盖成员学校191所;开展结对帮扶113个,覆盖学校123个;开展跨地域结对共建,48所乡村中小学与烟台市39所学校建立协作关系,各学校之间开展教研交流、教师挂职等协作活动。

——回应群众期盼,提升教育治理“好”的生态。实施阳光招生入学,开展中小学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调研。将中小学招生报名“一网通办”作为切入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行动,减少学生及家长负担。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和一年级“零起点”专项治理工作,发布《幼儿园“小学化”负面清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组织实施幼儿园课程教学资源清理整治专项排查工作,规范幼儿园课程教学资源。规范日常办学行为,深入开展“规范管理年”专项行动,保持对违规办学行为高压态势,部署实施中小学睡眠保障行动,紧盯教辅材料、违规举办复读班、违规开展小语种教学等工作进行治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持续做好“双减”随手拍平台、全国基础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等规范办学行为的办理工作。持续优化课后服务,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全部建立课后服务“课程超市”,满足学生不同的课后服务需求。广泛宣传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应知尽知,切实加强学生资助资金发放和执行管理,2024年已完成发放各类资助金及学费减免共计9.9万人次,9300余万元。

(大众新闻记者 李子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