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居正是一个令人争议的名字。

他的决策严苛、果断,甚至有时近乎冷酷,但正是这种做事的铁腕手段,帮助他在动荡的明朝政坛中屹立不倒。

最具象征性的,便是他处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问路斩樵。



表面上,这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但背后却隐藏了张居正的深刻智慧与对待小人的独到方式。

很多人认为,他过于狠心,但事实上,这种“妇人之仁”的宽容,往往会导致无法控制的隐患。

张居正如何看待小人,如何通过这一举动展现出治国理政的高瞻远瞩?

他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或许在面对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时,我们也该学学他的“绝情”。

草根宰相初露锋芒

张居正出身贫寒,十六岁中举,算得上是个不折不扣的草根。



年轻时,他便以才学出众,被时任吏部尚书王恕称赞"此子异日必为天下士"。

此后仕途坦荡,官至礼部尚书。

隆庆元年,内阁首辅徐阶去世。

徐阶是当朝名臣,以刚正不阿著称,生前就看出张居正的不凡,临终前力荐他接任首辅之位。

但彼时的明廷正处在多事之秋:外有倭寇猖獗,内有党争激烈,国库空虚,军费紧缺,官吏腐败……百废待兴,举步维艰。

想要力挽狂澜,谈何容易?

有人说,当此乱世,我们需要的是个刚正不阿的好官,而不是个玩弄权术的政客。



但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张居正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有时候,能屈能伸方能成大事。

从"折俸事件"看政治博弈

刚上任时,张居正就发现国库空虚得令人发指,连军饷都发不出了,更别提养活那些饥寒交迫的小官吏。

于是,他想出了个歪点子:用国库里的胡椒、苏木等香料抵发官员的薪俸。

这些货虽说比钱好卖,但对于那些穷苦官员来说,不啻于饿死他们。

此举一出,朝野哗然。



不少官员聚众闹事,甚至演出了"推倒王崧摔死"的闹剧。

张居正虽知冤屈,却也不敢造次。

因为闹事者的后台,是位权倾朝野的太监——冯保。

在明代,太监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掌管着后宫和东厂等机构,没人敢得罪。

张居正心知,若得罪了冯保,自己在朝中就再也立不住脚。

可他也绝不能让那帮穷官们活活饿死。



于是乎,曲线救国的戏码开始了。

富商郝一标,是京城有名的奸商,开着个最大的绸缎庄。

张居正先是派亲信游七,故意高价把自家的胡椒卖给郝一标,让他尝到甜头。

接着又软硬兼施,让郝一标大规模地收购胡椒、苏木,接济那些穷官。

被张居正"坑"了一把的郝一标,自然心存不满。

但他也明白,若想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少不了这位首辅大人的庇佑。



于是忍气吞声,咬牙吃下这个哑巴亏。

就这样,张居正用"卖官鬻爵"的小人郝一标,解了官员们的燃眉之急,也让冯保没了借口,只得悻悻而归。

这个"折俸事件",看似荒唐,实则是张居正和冯保这两位朝中"巨擘"斗智斗勇的缩影。

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类似的博弈比比皆是。

委曲求全,笼络权贵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皇权至上,君主的意志就是一切。



想在朝中立足,少不了投其所好,讨好皇帝身边的红人。

作为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张居正深谙此道。

他虽然心系社稷,却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去笼络后宫那些权势熏天的太监。

当时,除了前文提到的冯保,还有一位颇有背景的太监,叫孙德秀。

此人本是严世藩一党,张居正为铲除他们做了不少努力,这让孙德秀对他恨之入骨。

后来,为了搞垮张居正,孙德秀到处传他的坏话,说他与地方官员沆瀣一气,祸国殃民。

这些流言蜚语,让张居正在朝中受尽白眼和排挤。



他心中郁闷,却也无可奈何。

于是,张居正开始有意拉拢冯保,因为他是孙德秀的头号死对头。

冯保也算是个有头脑的人,他看出了张居正的不凡,知道若能和这位铁腕首辅合作,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于是,一来二去,两人便结成了政治同盟。

张居正在朝堂上力挺冯保,赏识有加;冯保则在暗中为张居正排忧解难,铲除异己。

日子久了,冯保对张居正的信任与日俱增,再也不会随意插手他主持的政务。

即便是贪墨的事,只要张居正睁只眼闭只眼,他也绝不过问。



就这样,张居正用利诱的手段,把一个贪婪成性的权贵拉拢到自己的战车上,为自己的改革事业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当然,这种行为在旁人看来,多少有点儿有失体统,甚至被认为是在向权贵低头。

但对张居正而言,他巴不得天下人都误会他,只要能成就一番事业,受点委屈算得了什么。

他常说:"古今大臣,侍君难,侍幼君更难。

为了办成一件事情,你不得不呕心沥血,曲尽其巧。"

分庭抗礼,正名制度

张居正当政期间,还有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就是废除了中官干政的陋习。



前面说过,在明代,由于皇权的绝对化和宦官的专权,宫廷与朝堂间矛盾重重。

皇帝身边的太监们,个个都有通天的本领,连皇上的脑袋都能拿捏,更何况区区几个朝臣。

于是乎,公公当道,干预政事的事屡见不鲜。

皇上想从国库里支钱,也绝不会跟外朝官员打招呼,直接一道圣旨下来,谁敢不从?这些钱,有的给后宫妃嫔添置首饰,有的给太监大内低价开铺子,反正是皇家的事,外人少问为妙。

这种状况,实在有碍朝政。

张居正心知,若不釜底抽薪,必成大患。



但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一个不留神,连脑袋都保不住。

可是,国之利器不可以不为啊。

于是,张居正决定玩一出声东击西的把戏。

先是装作一副恭敬的嘴脸,当着皇帝和太后的面大肆夸赞冯保的"廉洁奉公"。

冯保自是受用得很。

接着,张居正让礼部悄悄上了一道奏折,内容无非是在说内廷财务问题多,得好好清理清理。

这奏折草拟出来,张居正先拿给冯保过目,冯保自然不想外臣染指内廷的事。



但他转念一想,自己可是堂堂一宫之主,难不成还怕人查不成?

于是点头应允。

这道奏折,才得以呈到皇帝案头。

皇上一看,也觉得有理,当即准奏。

就这样,在冯保的"配合"下,内廷这个权力机构终于动了一次大手术。

仅瓷器一项,就清出来一万多件,可见问题有多严重。

此番整顿,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省了多少银子,而在于从制度上废除了内廷的特权,给外朝一个说话的机会。



从此以后,皇帝的钱袋子与国库账本泾渭分明,不能随意支用。

皇室与朝廷,各司其职,再不能随意越权。

这是实现政教分离,君主立宪的一大进步。

而这个进步,全仗着张居正和冯保这两个看似不共戴天的"冤家"你来我往,最终达成了微妙的政治平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一名改革家,张居正自然少不了招惹是非。

他那强硬的个性和毫不妥协的作风,让许多既得利益者对他恨得牙痒痒。



尤其是在推行考成法、一条鞭法后,许多豪绅地主的利益受到触动,更对他恨之入骨。

这些人仗着自己家财万贯,处处跟他作对。

但张居正并不甘示弱。

他清楚,没人会无缘无故当好人。

想要顺利推行新政,制度建设必不可少,而要建章立制,不伤及部分人的利益,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他常说的那样:"为天下计,行天下利,安得不触天下之众。"

久而久之,张居正得罪的人越来越多。



那些落井下石、落井下石的人,恨不得把他剥皮拆骨,生吞活剥。

面对如此多的敌人,张居正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毫不动摇。

在他看来,个人的生死毁誉,与国家兴亡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公元1582年,这位鞠躬尽瘁的改革家病重,在弥留之际,他向皇帝上了最后一道奏折,字字句句,无不是为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操心。

不久,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喟然长叹:"吾虽不毁矣,吾自以有益天下者安在哉!"

虽然张居正为官二十余载,政绩赫赫,却从未在乎过个人名誉。

他始终铭记,自己首先是一个国家的宰辅,其次才是一个凡夫俗子。



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吾虽不便于流俗,而他日去位后,必有思我者。"

这位草根宰相,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那种先国后己、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至今仍然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

也正是有了张居正这样的"折腾",大明王朝才能在乱世洪流中多支撑了几十年。

当然,历史的进程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即便是张居正这样的伟人,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改变时局。

一个盛世,终究抵不过腐朽没落的大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努力就此付诸东流。

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用血肉之躯托举起一个时代,他们的精神,必将永垂史册,昭示后人。

(文章出处:明史、《张居正·水龙吟》、《张居正笼络小人》、《张居正选人用人观》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