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脱离了英国殖民地统治,印度宣布独立,当时尼赫鲁出任总理,并开始主张带着印度向“有声有色大国”出发,而他首当其冲实行的国策就是“资本主义政治+社会主义经济”。

在他看来,将外国理论和印度实际国情相结合,就能想到适合印度走的路。

而所谓建国之初尤为艰难,尼赫鲁将一切设想得十分美好,认为不出几年,印度一定能在国际社会上叫得出名,当然,如果印度当时按着他的规划走下去,一定不会是现在的这个鬼样子了。

可以说,尼赫鲁绝对称得上印度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巅峰和落幕,正代表了印度逐渐走向分叉路口的国运。

那么他为何会盲目做出对中国的错判,又是如何主动掀起战争?以及在毛主席的一记铁拳之下,是怎么惨败个彻底的?别着急,这可是一出相当丰富精彩的好戏。



1.

尼赫鲁出生于婆罗门家庭,祖上是克什米尔著名学者,因为有次受到莫卧儿帝国皇帝接见,他因此被带入了水深似海的权利圈子。

在经过几年留学生活的洗礼,尼赫鲁接受了很多理论,而西方提倡的所谓“费边主义”,在他看来过于安稳度日,年轻气盛的他难以完全接受,也为后来他主张印度改革埋下伏笔。

回到印度以后,尼赫鲁进入了国大党。1927年,尼赫鲁作为国大党总书记访问了苏联,那种激进却充满生命力的社会革命,让他十分震惊,他当时就觉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印度”。

后来他成为了国大党左翼领袖,但国大党差不多与蒋委员长的国民党如出一辙。这样被各种现实因素左右的组织,可想而知,当他在国大党会议上提出自己的主张的时候,只会成为“公敌”。

因为印度地主和既得利益集团十分庞大,而国大党被裹挟在各种利益纠葛中,根本无法独善其身。

逐渐发现其中关键问题的尼赫鲁这才明白,改革之路披荆斩棘,长路漫漫。

而早在印度独立之前,英国殖民时期,奉行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先是设立20多个直属印度总督的省,其余565个邦由世袭王公统治。

这样层层相扣下,王公贵族虽然保持了地位,却又必须对英国俯首称臣。

尼赫鲁上台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合并省和土邦,让分裂的印度重新成为整体,接着又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在他看来,只有“一杆子捅到底”,才能真正有能力建立起基层组织。

毕竟一个国家政府的触角是否能到达底层,正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政治领导力。

经过几年时间,在尼赫鲁的改造下,印度有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再加上英国殖民印度200年,为这个地区留下了大量邮电,港口以及军火等企业,还有5.47万公里的铁路,134.7万吨每年的钢产量,和这背后直接带动的600万产业工人。

可以说印度的建国经济基础不知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强了多少。

后来,尼赫鲁将这些产业改造成了印度第一批国营企业,并且在不断壮大国营企业的同时,大量扶持民营企业,真可谓下了一手好棋。

1951到1966年,尼赫鲁制定了三个五年计划,让印度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人均收入增加了9%,原本印度工业基础好,再加上正向引导,那时印度基本成为了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也是在这“一手好牌”的膨胀下,尼赫鲁止不住喜悦开始继续设想起了“大印度联邦”的蓝图。



在这个蓝图里,包括中国的西藏地区,印度,缅甸,锡兰,阿富汗以及其他周围国家,可以形成一个包围圈,把印度牢牢地护在最中间,这样任何国家想要威胁印度,都得先突破包围圈。

那时的尼赫鲁信心满满,认为周围小国全都是些不值得一提的小喽啰,唯有喜马拉雅山以北的中国才能勉强称作对手。

盲目自负让尼赫鲁被蒙蔽了视线,开始把中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假想敌,认为只有把中国的火焰打压下去,印度才能成为美苏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国。

彼时,经历战争的洗礼,新中国还处在工业化的开端,经济实力确实十分严峻,但尼赫鲁却忽视了,中国人血性里对领土主权的坚定,早已深入骨髓,也只有真正触底,才能逆风翻盘,绝处逢生。

2.

而提起中印之间的领土主权,西藏是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晚清民国时期,内忧外患,让中国政府根本无暇分心管理西藏的事情。那时英国就在背后暗戳戳搞事情了,先是派兵攻入拉萨,抢夺了西藏的一切特权,还收割了一大批“虾兵虾将”。

而印度独立前就派代表来西藏传话“印度继承英国的一切权利”在尼赫鲁看来,潜台词就是,英国当时怎么样,如今印度就要怎么样,明明是强盗逻辑还如此理所当然,实属无耻,然而白捡了一个大便宜谁不想要?

当时中国还在进行解放战争,暂时无法完全搭理这件事情,便提出和平解放西藏的办法,谁曾想自以为中国不会出兵的英国,又再次发挥他搅屎棍子的能力,一手导演了一出“驱汉事件”。

毛主席这一看还得了,老虎不发威,真当我们是病猫呢?

于是西南军区第18军开进西藏,用12个月让西藏和平解放,并将一切西藏旧贵族和印度特权彻底清除,结束了这出“闹剧”。

尼赫鲁虽然曾经提供武器支持西藏自治,但一看中国玩真的,秒怂了,改口说承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

可到手的鸭子,就这么“拱手让人”,实在难以接受,便提出“印度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但作为回报,中国也要承认麦克马洪线

这就很搞笑了,西藏本来就是中国的,你非得找个便宜划几块给自己,未免有点过于“蹬鼻子上脸”。

尼赫鲁自以为他是和中国没在一条线上的,还想当然以为承认中国在西藏主权已然是恩赐,可不就是异想天开吗?

那时周总理为了解决这件事情,多次飞去印度与尼赫鲁会谈,最后主动退让,关于藏南和阿克塞钦,中印平分两块争议地区,谁都不多占。



尼赫鲁当然不干啊,还直言“不行不行,我都要”。

两个都是建国不久的国家,因为主权等原则性问题,一下子剑拔弩张起来,中国觉得我好心你当做驴肝肺,那西藏本来就是我的,就更不能让给你一块儿了。

而尼赫鲁却想着,我西藏没了就算了,连这两块地方都拿不到,这可怎么交差?

当然,能让尼赫鲁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这些话,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当时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尴尬时期,稍微一点变故,就是伤筋动骨重头开始,所以一直奉行“能吵吵尽量别动手”的策略,不然周总理也不会主动退让。

这样下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中国根本不愿意出兵印度,即使来了,尼赫鲁也认为如今的印度不会输。

盲目自信下,尼赫鲁越来越飘了,东一想西一想,拍拍肚子保证,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最后也正是这一步错棋,让印度“全盘皆输”,到如今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而他们却在一步步倒退中彻底退出了舞台,如今还在病毒肆虐下让整个国家变得触目惊心,再没有半点曾经风光的模样。

3.

而在中印博弈之间,还有一件事情不得不提。

1950年,中国出兵抗美援朝,让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急转直下,为了遏制围堵中国,美国开始向印度示好。

原本在1949年,尼赫鲁曾访问美国,希望美国可以给予资金和技术援助,但美国向来只喜欢“收小弟”,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印度不愿意站阵营,他们才不会轻易提供帮助。

于是尼赫鲁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心里的傲娇劲儿难受得紧,一直不知如何发泄,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面对美国的示好,印度像是闹别扭的小媳妇一般始终不咸不淡,正印证了那句“昨天的我你爱答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那感觉别提多爽了。



1950年杜鲁门政府给印度1.9亿美元的小麦贷款,第2年又给了200万吨小麦的贷款,并且组建印美技术合作资金,向印度进行技术扩散。

而苏联看着美国这些小动作,心里也慌了,印度的发展前景如此可观,社会主义阵营怎么能少了这么大一块肥肉,于是也向印度抛出了橄榄枝。

1955年,苏联帮印度建了一家钢铁厂,并且为印度直接提供经济援助,尼赫鲁和赫鲁晓夫互相访问,愈发擦出感情的火花。

美国一看苏联出钱多,生怕印度变心,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于是又掏出更多的钱援助印度。

哎哟,不错哦,尼赫鲁一下子看到其中的奥秘,都想拉拢印度,都想自己的阵营势力扩张到南亚,但只要自己一直奉行不站队原则,还不是两边的好处我都占?

风光无限的尼赫鲁心里美滋滋的,墙头草多好,谁也不得罪,看谁给的好处多,就在某些问题上选择性站站队,左手拿着美元右手啃着卢布,真是吃的满嘴油。

而那时的中国处境却尤为艰难,因为抗美援朝,被美军不断针对,必须时刻盯着西太平洋上的包卫封锁。

再加上坚持独立自主,不接受苏联对各种问题的干预,中苏关系逐渐破裂,中国失去了苏联的援华专家和资金资助。

还有远在台湾的蒋委员长,雄心未灭,积极备战,始终做着妄图反攻的大梦。

可以说中国就是热锅上的蚂蚁,备受煎熬,进退两难,只能勉强夹缝中求生。

那是印度最巅峰的时候,也是中国最脆弱的时候,四面受敌,动弹不得。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美国和苏联都想借印度之手,来一出“借刀杀人”,让中国再难突破重重包围。

那时那景,就是印度拿着王炸,中国却什么都没有,任谁来看,中国翻盘的机会都显得渺茫。

而印度信誓旦旦,气焰嚣张地不断挑衅,也确实肚子是有点底气的,只是谁也没想到,转变就在一瞬息之间。

4

1959年,美国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想要震慑苏联在西欧妄图继续延伸的触角。

意思很明确,“敢再走一步,我炸你信不信”

可苏联可不是吃素的,你有导弹我没有吗?于是转过身向古巴提供武器和资金援助,并且在1962年在古巴部署了数十枚弹道导弹。

这些导弹的射程为1000公里到2000公里不等,不仅可以避开美国的预警系统,而且在每枚导弹上都携带着核弹头

果然,刚还是战斗民族刚,你美国把炸弹安装在我家门口,我也安我的,看谁先被炸个稀巴烂。用中国人的话说,可不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彼此彼此。

可这下肯尼迪是真的慌了,在他看来,这疯子不知道吗?一旦核战爆发,那么对整个世界来说,都将是毁灭性的灾难,如今箭在弦上,谁都不敢大意。

但当苏联和美国的视线都被牵扯进了古巴,来一场大佬之间的巅峰对峙时,也就再没有精力搭理印度的蹦哒和对中国的针对了。

可以说古巴危机给了中国喘息的机会,让那些扑面而来的压力得以缓解,此时解决中印问题,是最好的时机。

而对印度而言,这也是一个好机会,中国的军事实力早已在抗美援朝体现出来,苏联和美国都不希望印度与中国开战,盲目武力解决,给不了他们任何好处。

如今墙头草印度翻身做主,尼赫鲁一拍板“憋屈这么多年,不管了,开打”。



古巴危机10月15日彻底爆发,印度在10月20日就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雄赳赳气昂昂向着西藏前进,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自卫反击战。

只是没想到“弱鸡就是弱鸡,还不够塞牙缝的”这句话,放在当时的情景上,竟然如此贴切。

短短三天的时间,解放军就收复了麦克马红线以南达洛河以北的中国的领土。8天的时间,解放军全歼加勒万河谷等地的敌军,并且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的37个据点。

毛主席一记铁拳,打得尼赫鲁措手不及,原本主席觉得筹码够了,适可而止,没曾想印度却是“蹬鼻子上脸”习惯了,还没长记性,在11月4日增兵3万,誓要死磕到底。

解放军无奈之下只能奉陪,随后又用几天时间,击溃印军精锐,大获全胜。

而在时间线上来看,11月11日赫鲁晓夫撤走42枚导弹,11月20日,肯尼迪也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这场令人胆战心惊的古巴危机结束。

中国则在11月21日发布声明,宣布解放军停火后撤,为期一个月的自卫反击战结束。

此时苏联和美国也才反应过来,印度这小老弟,活生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算是彻底失策了。

当时尼赫鲁因为这次向中国挑战失败,也尤其受挫,他执政15年,对印度的改革水深火热,如今正处在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原本想凭借一次战争的胜利来赢得民心,也堵住那些反对党的嘴,可惜,一切已然难以挽回了。

因为战争失败和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还冒然反击,让尼赫鲁在印度威望大跌,这也让他的政治生命加速枯萎,而他向来把政治抱负看得比自己的一切都重要。

如此重击之下,这位差一点改变印度国运的人物,在两年后的1964年去世,途留下一场镜花雪月,后来的领导者,再没有人能将尼赫鲁规划的“民主社会主义”推行下去,印度也从此退出了舞台。



反观中国,干净利落,毛主席一记重拳,不仅有用,还要以德服人,这才是真正大国的风范。

短短几十年,祖国飞速发展,成就了如今的太平盛世,而国运昌盛,是逆风翻盘的奇迹,也再次成就了如今的底气!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

撰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