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他是站在举重台上让全场欢呼的英雄,60枚金牌的辉煌战绩至今无人超越。
年轻时的才力以“亚洲第一大力士”之名震惊世界,然而退役后的他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身患多种疾病的他,收入微薄,仅靠每月1200元的工资维持一家生计。
到了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他甚至告诫女儿:“就算饿死,也不要练体育。”
是什么让这位曾经的传奇冠军发出如此决绝的警告?
早年的挑战与崛起
才力从小在他的家乡就是个容易被注意的孩子,但注意的方式并非总是积极的。
他的体型较同龄人明显偏大,这在校园里经常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
他走在校园的走廊上,总能听到其他孩子们窃窃私语,有时甚至大声地叫他“小胖墩”。
体育课是学校生活中才力感到最自在的时刻之一。
尽管他的体型大,但在力量和耐力方面,他展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能力。
当老师组织举重和力量训练时,才力总能轻松举起比其他同学更重的器械。
加入举重队以后,才力的身体条件为举重这项运动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加之他对技术细节的精细把握,使得他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许多基本功。
每当举起重量超出常人的杠铃时,他都能感受到教练和队友们投来的赞赏和鼓励的目光。
不久,才力开始参加地区性的比赛。
他第一次站在比赛的舞台上,面对着观众和评委,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激动。
比赛中,他稳健地完成了各项举重动作,每一次成功的举起都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欢呼。
竞技场上的辉煌时刻
才力第一次站上青运会的举重赛场时,他面对的是许多同样实力不凡的对手。
比赛当天,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每一次起杠都沉稳有力。
他精准地完成了每个动作,重量一次比一次突破自己的极限。
当裁判宣布他是冠军时,现场的掌声经久不息。
他的教练走上前去紧握住他的手,告诉他这是迈向更高舞台的第一步。
随后的几年里,才力的比赛日程几乎排得满满当当。
他在每场比赛中都以稳定的发挥赢得了裁判和观众的认可。
无论是全国锦标赛还是区域性的邀请赛,他总能用实力压倒对手。
他的训练更加刻苦,技巧也日益精进。他的教练根据他的身体特点调整了训练计划,他在抓举、挺举两项技术上有了显著提升,每次出场都能刷新自己的成绩。
他的奖牌逐渐从一枚两枚变成了一叠,他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举重赛事的新闻报道中。
1990年,他参加了北京亚运会。这场比赛汇聚了整个亚洲最顶尖的举重选手,竞争尤为激烈。
比赛场上,才力在与多位强劲对手较量中毫不退让。每次站上举重台,他都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他的表现极其稳定,每一轮试举都成功举起了超出对手的重量。
最后,他以打破亚运会记录的成绩结束了比赛。
颁奖台上,他挂着金牌,高高举起手臂,象征着他成为了“亚洲第一大力士”的重要时刻。
随着北京亚运会的成功,才力的职业生涯进入了巅峰。
他几乎参加了国内外所有重要的举重赛事,每次比赛结束后,他的奖牌收藏柜里都会多上一枚金光闪闪的金牌。
他的教练团队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到他的训练上,确保他的技术和体能能够继续保持领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总共获得了60枚金牌。
运动生涯后的挑战
才力退役后的日子并不轻松。他的身体因为多年的高强度训练,早已不堪重负。
腿部和腰部的旧伤经常发作,每次疼起来时,他只能强忍着去完成日常工作。
他的手术后遗症也没有消失,时常让他在深夜里疼得睡不着觉。
但这些身体上的折磨却不是他最大的困扰,真正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是家庭经济上的窘迫。
退役后的才力在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月薪只有1200元。
这个收入在当时并不算高,尤其是对一家人来说,几乎难以维持正常生活。
他的工资卡一直由妻子掌管,每个月工资到账后很快就被分配到各种生活开销上,留给他的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钱。
为了维持生活,才力养成了赊账的习惯。学院附近的小商店几乎都认识他,老板们知道他是举重冠军的身份,也都愿意让他赊账购买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
尽管如此,这种方式并没有彻底缓解他的生活压力。
他的家庭开销远远超出他的收入,而每一次谈到钱的问题,都会引发争吵。
才力经常感到无奈,他开始告诉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他宁愿女儿去要饭,也不要让她走上自己的职业道路。
他不希望女儿将来像他一样,在年轻时为了荣耀付出健康的代价,却在退役后面对生活的种种艰难。
2003年,才力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尤其是他的睡眠呼吸问题越来越严重。
当年的5月30日,他开始感觉身体不适,但因为平时经常有类似的情况,他并没有去医院检查。
5月31日清晨,他在家中突然晕倒,家人将他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但最终未能挽回他的生命。医生诊断他是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导致的猝死,年仅33岁。
才力去世时,家中的经济状况依然非常拮据,所有的积蓄加起来只有300元。
这笔钱连最基本的丧葬费用都不够,他的家人在悲痛中不得不开始向亲戚朋友寻求帮助。
才巾涵的求助与争议
或许是才力对体育生涯的失落和退役后生活的艰难,让他的家庭对外界,特别是体育系统产生了某种依赖和诉求。
才巾涵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从小就感受到父亲退役后的经济困境和健康问题带来的影响。
2012年,距离才力去世已经近十年。他的妻子刘成菊突然被诊断出乳腺癌,这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医药费用高昂,但家中积蓄早已不多,经济负担陡然加重。
16岁的才巾涵选择在微博上发起求助,她隐瞒了母亲,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募捐信息,希望能够获得外界的帮助。
她的行动迅速引起了关注,辽宁省体育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作出了响应。他们拨款7万元用于刘成菊的治疗,其中5万元来自《老运动员关怀基金》。
2017年,才巾涵自己也被确诊为晚期甲状腺双侧乳头状癌。
那一年,她刚满16岁,疾病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再次陷入困境。高额的治疗费用成为压倒性的难题。
在2月18日晚,她通过互联网众筹平台发起了求助,目标金额是60万元。
然而,这一金额引发了平台的审查,认为金额过高且缺乏具体明细,项目未能通过审核。
之后,在平台的建议下,才巾涵调整了目标金额至20万元。
调整后,这一众筹项目很快得到了大量社会关注。
不到两周的时间里,20万元的目标金额迅速筹集完成,才巾涵成功申请了提现。这笔钱对她的治疗提供了直接的支持,缓解了部分经济压力。
母女求助与舆论风波
在才力去世后的18年里,他的妻子刘成菊和女儿才巾涵多次面临经济困难。
无论是因为健康问题还是生活窘迫,她们向社会寻求了多次援助。从地方政府、体育局到社会各界,始终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根据相关统计,这些年母女两人累计接受的捐款金额已经超过百万元。
这笔钱的来源中,既有官方的专项基金拨款,也有来自公众的个人捐助。
然而,随着募捐次数的增加,舆论逐渐开始对母女的行为产生质疑。
特别是才巾涵在多个场合以生活困难、无钱治病为由发起募捐的频率和具体资金用途,成为争议的焦点。
部分网友开始对她们的实际经济状况提出疑问,尤其是在一些募捐平台和社交媒体上要求公布详细捐款用途后,才巾涵的态度和言辞引发了更大的讨论。
在一次公开互动中,才巾涵对于网友的质疑显得强硬。
她明确表示:“我没钱就管你要,所有发票我都给你开。”
有人指出,母女二人对一些好心捐款者甚至引流的网友态度不友好,甚至有直接指责对方“丧良心”的言论。
这种言辞让部分原本支持她们的人感到不满,更多人开始关注她们是否真正将捐款用在了必要的地方。
面对持续发酵的舆论压力,才巾涵后来公开承认,捐款并非全部用于治疗疾病。
她坦言,其中一部分资金被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甚至包括偿还房贷等其他用途。
这样的表态引发了更大的争议,一些人质疑她是否借助募捐行为获取了超出医疗需求的资金。
而对于要求退还捐款的声音,才巾涵明确表示不会退还,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
不久之后,才巾涵将自己微博账号的所有内容隐藏,只留下了一条认证信息:已故举重冠军才力的女儿。
这条信息让许多网友感到刺眼,认为她在利用父亲的名声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社会同情。
参考资料:死后18年还在被消费的 “亚洲第一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