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水车到炮楼山、陈家背,红18团的战斗轨迹

红三军团在湘江战役的时候,战线拉的比较长,兵力显得不够用。四师是军团先锋,此时已前出到兴安界首的光华铺,负责对湘江渡口左翼的桂军的阻击。五师居中,在灌阳县新圩镇北侧构筑阵地,负责对自灌阳北进的桂军两个师的阻击,五师缺13团,13团此时受军团直接指挥,负责向苏江、泡江方向之敌警戒,军委炮兵营则加强给了五师。六师在水车地域为三军团预备队,等待红五军团来接防。红五军团在进行完潇水阻击战后,正向蒋家岭永安关方向转移。(以上地名在本文最后的附图中都可以查到,算是全网标注最全的地图之一了。

新圩阻击战从11月27日开始打了三天,五师的伤亡很大。按原计划,六师应该在30日凌晨就赶来接防,但迟至下午4点才赶到,而且只有一个团。水车到新圩其实用不了一天的行程,这个迟到的原因还未见有史家能解开。此时六师的兵力布置大致是16团在灌阳东北的高地监视灌阳县城的敌人,17团接防五师13团布置在泡江方向,18团则按照军委部署,将两个营置于炮楼山(这已经是新圩阻击战的第四道防线),一个营置于陈家背。



由于是匆忙接防,根本无工事可言,12月1日拂晓,面对一个师涌上来的桂军,炮楼山阵地很快失守,团长曾春鉴被迫带队退守陈家背。但是这里已经不像之前的阵地处于狭隘要冲,桂军很快就绕到了红18团的侧后,一部直接向湘江边追去,另一部将红18团层层包围。阵地上展开了数轮的白刃战,双方都杀红了眼,满山满岭都在厮杀。团长曾春鉴为了避免全军覆没,指挥部队边掩护边突围,且战且走,但终因拥上来的敌人过多,部队被分割包围于全州隔壁山村的铁犁冲山,最终大部分战士牺牲。



二、红18团整建制牺牲,团长曾春鉴却死里逃生

红18团整建制牺牲后,关于这个团的很多细节都难以搞清,比如18团的政委是谁至今也无定论。上文谈到的为何接防姗姗来迟,也是个迷。一些资料书里甚至把18团团长误作李寿轩中将,李将军确实当过18团团长,而曾春鉴也做过16团团长,长征前夕,两人的职务恰恰对调了一次。湘江战役时,李寿轩是16团团长,曾春鉴是18团团长。

那么,曾团长是如何从陈家背死里逃生的呢?

不幸的是,湘江战役虽然幸免,曾团长在1937年川南游击队时期还是牺牲了,所以知情人就没有了。这个谜团直到几十年后,一名失散红军的后代讲述他的父亲,也就是曾团长的警卫员叶国才的故事,才解开了曾团长在陈家背幸免遇难的故事。



“我父亲叶国才原名方德忠,生于 1917 年2月,故乡在江西省兴国县杰村乡里观村。1933 年 5 月,被编入红三军团六师18团侦察排手枪班当战士,因为表现突出、机智勇敢,被调到团部担负警卫工作。”

按照叶老爷子的说法,12月1日,红18团被分割包围于陈家背,战斗中团长曾春鉴受了重伤,被枪弹击中脸部,参谋长吴子雄命令叶国才等几个警卫员紧急护送已经昏迷的曾团长去战地医院抢救,一行人才因此免遭厄运。最后,曾春鉴团长是被担架抬过了湘江,而叶国才也跟随撤退及时的六师16团,赶上了渡过湘江的最后机会。湘江战役中,像这样被担架抬过江的还有五师15团团长白志文。

渡过湘江后,部队重新整编,叶国才被编入四师10团,在攻打贵州瓮安县城的时候,因为疾病缠身昏迷不醒,就掉了队。后来老人家在当地安家落户,成了一名失散红军。2002 年 5月,叶国才因病去世,享年 86 岁。也就在此时,他护送曾春鉴团长的故事才终为人知。

三、湘江战役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从桂系军队战前的部署看,根本不想和红军硬拼,只想送客式“击尾”,最后取得这样的“战果”完全超出了“小诸葛”白崇禧的算计。

战前由桂系十五军参谋长蓝香山拟定堵截方案有两个,第一案:于红军通过第四日夜,由新圩至石塘圩间将第十五军3个师全部展开,截击红军后尾。理由:一、由于红军每日行军一个多月很疲劳,其目的在于西进,可乘其危,占领了掩护阵地,攻击红军后卫,二、桂军在红军进路的侧面新圩、石塘圩之间展开,红军地处平坦,桂军居高临下,红军前有漓水、后有灌水,处于不利地位。三、湘军第十九师李觉部和第六十三师陈光中部已推进到全州,居红军右侧背,桂军居红军左侧背,中央军薛岳所率领的追击纵队紧跟红军后尾,红军受夹击如入口袋中,形势不利。

第二案:于红军通过第五日夜,在新圩展开一个师,截击红军最后一小部。三个师长王瓒斌赞成第一案,韦云淞主张第二案,黄镇国未发言,军长夏威采用第一案,于是用电话向白祟禧请示,七军军长廖磊先接电话反对第一案,他说,“正面过大,须使用全部兵力,如果红军反攻,桂军要作出很大牺牲,若蒋介石继红军后图广西,我将束手自缚,应保存实力,不可存奢望。”白崇禧接着说,“在新圩用一个师打红军后尾就得”。27日晚,第四十四师师长王瓒斌以莫德宏团在新圩展开,与红军侧面掩护部队接触,由于桂军在隘路中不能向两翼展开,只能用步枪、机枪火力与红军对峙。

桂军在当时总共只有两个军18个团的正规军,从现在的资料看,当时在三个方向动用了其中13-14个团,7个团在灌阳新圩方向、4个团在界首方向、3个团在江华、永明方向。而我军南线有三个军团共计15个团(三军团3个师9个团,八、九军团均为1个师3个团),兵力并不处于下风。

如果三军团的兵力使用能再集中一点,如果红34师不走错山路,如果接防的安排能再灵活一点,可能与桂系的湘江博弈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还是致敬先烈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