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市场经济下,观众就是上帝,而上帝现在想看什么?
那肯定是大女主剧了!女主独立自主,但搞事业、谈恋爱,一个都不能少。
只不过随着市场供需关系失衡,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大女主剧市场鱼龙混杂。
有的剧组用心打磨剧本,精细制作,力求呈现一部高质量作品,而有的剧组,只想赚快钱,粗制滥造,剧本逻辑混乱,人物设定扁平。
这两种不同的创作态度,直接导致了大女主剧市场两极分化的局面。
最近热播的两部剧《蜀锦人家》和《珠帘玉幕》,就是两个典型案例。
前者堪称“灾难级”制作,呈现出的只是披着独立女性外衣的玛丽苏剧,后者虽然剧情略显老套,但至少在逻辑和制作上,还算说得过去。
所以很多观众都非常失望,都在吐槽:想火,想赚钱,都可以理解,毕竟没人会和钱过不去,但能不能走点心?
老套开局——家破人亡
《蜀锦人家》的剧情走向,可以说是“大女主”剧的标准模板。
天崩开局,家道中落,女主在逆境中成长,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金手指”获得成功。
电视剧一开场就是老套的开始展示女主的家世有多好,女主的爹有多厉害,织出了全世界最美的颜色——红丝。
当然,就是红色,可能是咱们没什么艺术细胞,所以欣赏不来,这些都是小事,后面剧情才是主菜。
可能是因为名声太大了,所以季英英的父亲被人陷害了,罪名是“欺君犯上”,结果没等出门就水灵灵的被杀了。
当然截止到现在都还好,毕竟前因后果都解释清楚了。
关键是这个红丝的配方只有女主的父亲知道,但朝廷也没有逼问配方,直接就让他一命呜呼了,这合理吗?
女主和母亲居然还能毫发无伤,甚至光明正大地去个小破房子住。
然后女主就快快乐乐地长大了,也没看出来要复仇的样子啊。
这是被抄家,要复仇的做法么?
那《琅琊榜》里面为了洗清冤屈,胡歌那么精心的筹谋,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做旗子,又是为了啥呢?
其实每部剧的灵魂基本上都是在角色,所以说“大女主”剧的核心自然就在于女主角的塑造。
然而,《蜀锦人家》的女主季英英,却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割裂感的“四不像”。
剧本试图把她塑造成一个聪明、坚韧的女性形象,一个在逆境中崛起的商业奇才。
但实际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行事鲁莽冲动、缺乏逻辑思考能力,完全依赖“金手指”和“主角光环”的“傻白甜”。
就比如剧中几个女主季英英的“高光时刻”,每一个都特别离谱。
女主为了争取七折的价格收购丝线,她竟然用一条狗吓唬债主。
这操作简直让人啼笑皆非,且不说这种做法的有效性有多低,单就这行为本身就透露出一种小家子气,与一个未来商业女强人的气场格格不入。
一个真正的“大女主”,应该靠的是智慧和谋略,而不是这种低劣的恐吓手段。
再看看她如何获得靠山,居然是靠着在光天化日之下开赌坊,吸引国舅爷入局,然后又利用刺史来为自己撑腰。
这波操作堪称“神来之笔”,完全无视法律法规,也无视基本的人情世故。
一个正常的官员,会因为几句解释就相信这不是赌博?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被人利用?
剧中还有更离谱的情节,季英英为了争取颁布禁令,先是威胁刺史,后又堵锦官府后门。
这胆子简直比天还大,完全不顾后果,换作任何一个正常的封建社会,她早就被抓起来治罪了。
然而,在《蜀锦人家》里,这些官员却像是集体失忆了一般,对女主的冒犯行为毫无反应,甚至还对她言听计从。
作为观众真的想问一句,主角光环真的要不要这么强大啊,这不就是把观众当傻子么?
相比之下,剧中其他配角的塑造反而更加成功。
例如陈小纭饰演的泼辣酒馆老板,性格鲜明,敢爱敢恨,虽然戏份不多,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或许是因为配角的设定更加贴近生活,没有那么多“主角光环”的加持,反而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可能有很多观众说现在才播出两集,剧中的人物都不太饱满,但那严重的抠图风也是让人无法恭维。
粗糙的置景
实景拍摄本应是该剧的一大亮点,然而,因为后期制作的不到位,实景和特效的结合显得生硬和突兀。
然而,《蜀锦人家》的制作水平,却让人不敢恭维。
从特效到场景,从滤镜到妆容,都充满了廉价感和粗糙感,严重拉低了整部剧的品质。
开篇的雪地杀人场景,本应是渲染悲剧气氛的关键时刻,却因为五毛特效,活生生变成了“穿帮现场”。
真假场景的无缝切换,更像是一场PPT演示,缺乏电影的质感和美感。
这种“假大空”的场景,不仅无法展现贵州的秀丽风光,反而让人觉得虚假做作,缺乏诚意。
就更不用说过度磨皮的滤镜了,男主郑业成的温润如玉的形象,也被苍白的妆容和松散的刘海掩盖,甚至还被网友调侃成的“行走的病娇”。
所以很多网友都说看了两集真的是看不下去了,女主光环太严重,男主滤镜太丑,布景更是离谱到家了。
在剧中有一句台词是——你给爷评评理啊!
在这真的想说一句,要不你给看这部剧的观众评评理吧!
结尾
一个真正的“大女主”,应该拥有独立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她可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可以选择回归家庭,但无论哪种选择,都应该是基于自身的思考和判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
国产剧在创作“大女主”题材时,应该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摒弃套路化的情节和人设,深入挖掘女性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她们的多元化和可能性。
所以希望每个想要用“大女主”做噱头的剧组都能意识到,“大女主”早就不再是一个标签了,而是一个鲜活的、有灵魂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