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孝义市梁上庄村,修缮完工的清代关帝庙内古建筑修旧如旧,外围修筑了护坡,监控设施俱全,排水非常顺畅。站在关帝庙厢房上眺望,到处呈现出一派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几年前,一家企业认养了这座关帝庙,并承诺认养5年间对其进行维修保护和展示利用,让沉睡的文物资源“活”起来。

文物是一个民族发展与变迁历程的见证,承载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教育后人的功能。吕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901处,约占全省资源总量的11%。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16处。


面对繁重的文物保护工作任务和拓展利用的实际需求,仅靠各级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随着山西省“文明守望工程”的启动,文物建筑认领认养成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重大工程和有力举措。吕梁市出台了《吕梁市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不可移动文物认领认养政策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规范和推动吕梁市社会力量参与不可移动文物认领认养工作,切实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与利用。2020年以来,吕梁市共完成了文物认领认养137处,数量居于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力量累计投入资金6653万元,涌现出了一批文物认领认养先进典型,一批濒危古建筑得到抢救性保护。

“认养文物模式增加了养护资金的来源,有助于从社会上筹得更多养护资金,减轻政府压力。我们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增强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意识和氛围,使文物得到及时有效保护。”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原标题:我市文物认领认养工作成效明显 2020年以来共完成文物认领认养137处,位居全省第一

来源:吕梁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